麦难民相关资料,香港的另一面

香港是个国际金融城市,是资本主义剥削金字塔的顶端,是连续十多年世界经济自由度第一的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贫富悬殊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基尼系数超过0.5)。我曾经的一个香港朋友就天天拿香港做例子来吹捧资本主义。不过,香港存在的麦难民们相当打脸:

特写:香港“麦难民”现象

夜幕初降,这家连锁快餐厅演变成暂住旅舍,这时候已出现数十名贫困者。

尽管这个现象在亚洲其他地方也有出现,特别是在日本和中国大陆;但香港人口老化、房产价格高昂和工资停滞不长等情况,均令香港的“麦难民”现象特别严重。

在这家餐厅“留宿”的常客大部分是老人家,他们的笑容似乎遮掩了背后伤感的个人故事。他们以54岁的阿陈为马首是瞻,他曾当过警察,很会说话。

他说他在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但大部分晚上均在这个餐厅度过,说可以舒适地与朋友聊天打发时间。

阿陈以流利英语对我说:“这是个熟悉的地方,有熟悉的面孔。这些人都是流浪汉,部分人最近才出现,其他是常客。他们大部分人都无家可归。”

66岁的何大卫(译音)到去年为止仍然在打工,他是护卫员,月薪港币一万元(约1300美元或840英镑),但中风后他失去工作能力。

现在他要吃多种药物,全部在公立医院领取,每个月获得政府3870港元的救济。

“你必定觉得我非常懒惰。这并非事实,我渴望工作,但我这个年龄找不到工作,所以我要领取政府救济。”

即使有政府的救济,何大卫也无法负担高昂的租金,这个城市的房价全球之冠。

虽然香港有公共房屋,但供应短缺,等候名单长达好几年。

什么是“麦难民”?贫富悬殊下的香港一角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最近一份“24小时快餐店无家者研究”,在去年12月28日凌晨走访香港其中73间24小时营业快餐店,发现一晚就有384人夜宿,其中约225人集中在九龙西旺区,日间则在区内寻找“散工”挣钱。

社协亦访问了当中116人,男性占88.8%、女性为11.2%,平均年龄约为52岁。受访者平均在麦当劳已度宿超过23个月。而该机构另一份“‘再露宿’研究2017”报告显示,其余露宿街头者的露宿时间平均达8.7年。

为何这些人选择在快餐店夜宿?,36.5%受访者指因为“租金太贵”、26%与失业有关、也有5.9%受访者是希望“节省金钱”、以及3.9%受访者本来的“居住环境过于恶劣”。在女性受访者中,夜宿快餐店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比较安全、以及有免费冷气/暖气。

调查发现,这些受访者平均月入中位数达9600元,其中近40%受访者有达高中、预科、大专或以上学历。数字较2015年增加67%,増幅明显。

这些受访者平均月入中位数达9600元,但㓥房租金中位数已经高达4500元。

年前统计处公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香港约有250户家庭,而居所则有270万个,轮候公屋的家庭却多达80万户。港媒曾形容,有关数据反映港府房屋政策错配。联合国早于1991年提出,住屋是基本人权,政府需要提供稳定、有基本设施、可负担、适合居住及确保每个人都有公平住屋机会的环境,然而港府目前的房屋政策正在与该理念背道而驰,在与商界的“紧密合作”中,将房屋沦为谋财商品。

邱立本·香港“麦难民”启示录

他们被称为“麦难民”(McRefugee)。这也许是牛津字典的新词,但还没收录在新华字典。这似乎是美国所没有的夜景,因为在麦当劳的美国故乡,这样的午夜“睡客”肯定会被赶走。但香港的麦当劳集团似乎很有人情味,说欢迎任何背景的顾客,即使他们逗留的时间特别的长。

麦难民的背后,正反映香港窘迫的居住问题。目前房地产价格飙升,是回归20年的最高峰。香港政治的重中之重,不是政治改革、全民普选,而是房屋的死结,导致“无屋者”与“有屋者”的巨大鸿沟,也导致年轻一代无法购屋,租金高昂,居住在房屋品质越来越差的环境中,形成了一股怨气,引爆了政治上不稳定的局面。可以想像,如果那些年轻人都拥有自己的房子,就不会跑到旺角街头向警察丢砖头,卷进暴乱的风波。(这里这个新加坡人说的有几分道理,即使香港有了政治改革有了全民普选,如果按照我曾经那朋友的想法,香港的资本主义现状不变,那么香港社会的问题,年轻人的愤怒,还是得不到解决。当然,有了真普选之后,香港的现状也很难保持不变了。)

但香港的房屋问题,必须看到铜板的另一面。香港人口差不多有一半买了房子在很(拥有住房的人只有差不多一半,香港的房价真是疯狂,不愧是连年经济自由度第一的城市啊,呵呵),有些不止一套。约300万的“有屋者”,其实是房价飙升的受益者。如果房价下跌,他们就会奋起抗议。回归后金融风暴来袭,以及后来的非典(SARS),都曾导致楼价下跌,不少业主陷入“负资产”的困境。

我曾经看到一个新加坡人羡慕香港人为真普选而战的新闻,结果下面的评论中,大批香港人都在羡慕那个新加坡人的大房子,我曾经那朋友说这是自由的代价,笨蛋,这不是自由的代价,这是该死的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结果!

Public Transport Should Be Free(公共交通应当免费)

写在前面:公共交通是基本人权,当然应该免费

We don’t put coins in street lamps or pay by the minute in public parks. Here’s why we should make subway and bus fares a thing of the past.

我们不会把硬币放在路灯上或在公园里按分钟付款。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应该让地铁和公共汽车票成为过去。

f we are to believe transport experts and practitioners, abolishing fares for all passengers is the last thing public transport operators should be doing. For Alan Flausch, an ex-CEO of the Brussels public transport authority and current Secretary General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in terms of mobility, free public transport is absurd.”According to Vincent Kauffmann, a professor at University of Lausanne and one of key figures in sustainable mobility, “free public transport does not make any sense.” Getting rid of tickets in mass transit is judged “irrational,” “uneconomical” and “unsustainable.”如果我们相信交通专家和从业者,取消所有乘客的车票是公共交通运营商最不应该做的事。 对于布鲁塞尔公共交通管理局前任首席执行官兼现任国际公共交通协会秘书长 Alan Flausch来说,“在活动性方面,免费公共交通是荒谬的。”根据洛桑大学教授,可持续交通的关键人物之一Vincent Kauffmann的说法,“免费公共交通没有任何意义。”在公共交通中取消车票被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经济的”和“不可持续的”“。

However, if we turn to commentators from outside the field of transport, the perspective on fare abolition changes radically. Social scientists, activists, journalists and public officials—often speaking from cities where fare abolition has actually been put to the test—fervently defend the measure.

但是,如果我们转向交通领域以外的评论者,那么关于取消车票的观点就会发生根本变化。 社会科学家们,活动家们,记者们和公务员们—经常来自那些实地测试废除车票的的城市—热切地捍卫这项措施。

For Judith Dellheim, a researcher at Rosa-Luxemburg Stiftung in Berlin, providing free access to public transport is the “first step towards socio-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For Michiel Van Hulten, one of the earliest proponents of free public transport in Europe, “it is about returning to the commons.” Finally, according to Naomi Klein, this is precisely what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should be doing —“to really respond to the urgency of climate change, public transport would have to become free.”

对于柏林的罗莎 – 卢森堡基金会研究员Judith Dellheim而言,提供免费公共交通服务是“迈向社会生态转型的第一步。”对于欧洲最早的免费公共交通支持者之一Michiel Van Hulten来说,“ 它是关于回归公地的。“最后,根据Naomi Klein的说法,这正是全世界的城市应该做的事情 – ”为了真正应对紧迫的气候变化,公共交通必须变得免费。

Fare-Free Experiments

免车票实验

In spite of the controversy that it apparently creates, the number of cities experimenting with fare-free public transport (FFPT) is on the rise. In 1980, there were only six. By 2000, the number had grown to fifty-six. Today, FFPT exists in “full” form in at least ninety-six cities and towns around the world. Full fare abolition means that ticket-free rides are available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local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and services, for the vast majority of users, and for most of the time. In at least 138 other cities, fares are suspended in a partial way — either in specific city areas or modes of transport, or in specific periods of the day or year.

尽管它显然存在争议,但试验免费公共交通(FFPT)的城市数量正在增加。 1980年,只有六个。 到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至56个。 今天,FFPT在全世界至少九十六个城市和小镇中以“完整”的形式存在着。 全车票取消意味着绝大多数本地公共交通路线和服务,绝大多数用户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可以免费乘坐。在至少138个其他城市,车票以部分方式暂停发售——或者是在特定的城市地区还是在运输方式,或在一天或一年的特定时期内。

The United States is where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full FFPT system occurred — in 1962 in the town of Commerce, in the Los Angeles suburbs — and where most FFPT programs could be found throughout the 1970s, 1980s, and 1990s. At that time, the proponents of fare abolition in North America relied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arguments, pointing to the anticipated social benefits of abolishing fares, and claiming that zeroing out fares could help increase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 and counter the high investment in automobile infrastructure.

美国是第一个报告了完整FFPT系统案例的地方 ——1962年在洛杉矶郊区的商业镇—并且大多数FFPT计划可以在整个1970s,1980s和1990s找到。当时,在北美取消车票的支持者依赖社会和政治争论,指出取消车票的预期社会效益,并声称将票价归零有助于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率并对抗汽车所需要的的高投资的基础设施。

The largest cases of that time — now discontinued — were located in Mercer County (New Jersey) and Denver (Colorado). Today, FFPT exists in twenty-seven localiti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small urban/rural areas (e.g. Edmund, Oklahoma; Kootenai County, Idaho), university campuses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Macomb, Illinois) and natural parks and tourist resorts (Crested Butte and Estes Park, both Colorado).

当时最大的案例—现已停产—分别位于默瑟县(新泽西州)和丹佛(科罗拉多州)。今天,FFPT存在于美国各地的27个地区:小城市/农村地区(例如埃德蒙,俄克拉荷马州;科特奈县,爱达荷州),大学校园(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伊利诺伊州马科姆)以及自然公园和旅游胜地 (Crested Butte和Estes Park,都在科罗拉多州)

The first European experiment with abolishing fares began in 1971 in Colomiers, in the suburbs of Toulouse (France), and was soon followed by Rome and Bologna. Perhaps the most renowned historic case of fare abolition is that of Hasselt, in Belgium.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high traffic congestion, its mayor declared in 1996 that “we don’t need new roads, we need new ideas.” Hasselt dropped plans for constructing a new ring road and instead eliminated fares and reformed the network of collective transport, giving it clear priority. Increases in operational costs and change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have subsequently led to the cancellation of Hasselt’s fare-free policy in 2014.

1971年,在图卢兹(法国)郊区的Colomiers开始了第一次取消车票的欧洲试验,很快罗马和博洛尼亚紧随其后。也许最着名的废除车票的历史案例是比利时的哈瑟尔特。 面对高度交通堵塞的问题,其市长在1996年宣称“我们不需要新的道路,我们需要新的想法。”哈瑟尔特放弃了建造新环路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取消了车票并改革了集体运输网络 ,明确给予其优先地位。运营成本的增加和当地政府的变化随后导致2014年哈瑟尔的无车票政策的取消。

Ever since the 2000s, a plethora of fare-free systems emerged in Europe, where most (fifty-six) of the world’s cases of full FFPT are found. A particularly large number of them are located in Poland (twenty-one, all of which have emerged since 2010) and France (twenty). Many European municipalities justify FFPT a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car usage (e.g. Avesta, Sweden; Bełchatów, Poland) and car-related pollution and noise (Tórshavn, Faroe Islands). In many towns, socio-political arguments are used: FFPT is explicitly conceived as a social policy aiming at helping disadvantaged groups (as in Lubin, Poland; Colomiers and Compiègne, France), or as an attempt to re-define collective transport as common good (Aubagne, France; Mława, Poland).

自2000s以来,欧洲出现了大量免车票的系统,其中发现了全世界大多数(56个)的FFPT案例。 其中特别多的是波兰(二十一个,自2010年开始出现)和法国(二十个)。 许多欧洲市政当局将FFPT作为减少汽车使用的策略(例如瑞典的Avesta;波兰的Bełchatów)以及与汽车相关的污染和噪音(Tórshavn,Faroe Islands)。 在许多城镇,这一社会政治观点被使用:FFPT被明确地视为目标为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如波兰的卢宾; 法国的Colomiers和Compiègne),或者试图将集体交通重新定义为公共服务(法国欧巴涅;波兰姆瓦瓦)。

The geography of fare abolition thus embraces small or mid-sized towns with less than one hundred thousand inhabitants. Most of them rarely make the news — have you ever heard of Kościerzyna or Vitré, Hallstahammar or Lugoj, Velenje or Akureyri? An important exception is Tallinn, the Estonian capital, which is the largest city (430,000 inhabitants) to currently host a ticket-free program, providing a strong argument that FFPT can work in a larger urban areas.

因此,废除车票的地理位置包括居民不到十万的中小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很少在新闻中出现—你有没有听说过Kościerzyna或Vitré,Hallstahammar或Lugoj,Velenje或Akureyri? 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是一个重要的例外,它是目前拥有免车票项目的最大城市(430,000居民),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论据,即FFPT可以在更大的城市地区工作。

Still, transport experts seem convinced that fare abolition is irrational, senseless, and irresponsible. How to understand the fact that it nonetheless exists in nearly a hundred cities worldwide? Below I turn to the debate, and illustrate some of the arguments with examples from actually existing FFPT programs in Tallinn (Estonia) and Aubagne (France). The choice of these cities is not accidental; each of them is important in studying FFPT. Aubagne, located in the suburbs of Marseille, is among the most widely discussed cases of fare abolition in France, an important centre of FFPT. Tallinn, meanwhile, promotes itself as “the capital of free public transport,” and is actively promoting this policy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尽管如此,交通专家们似乎确信废除票价是不合理的,毫无意义的,和不负责任的。 如何理解它仍然存在于全球近百个城市中? 下面我将开始辩论,并用塔林(爱沙尼亚)和欧巴涅(法国)这些实际存在的FFPT计划的例子说明一些论点。选择这些城市并非偶然; 他们中间的每一个在研究FFPT时都很重要。位于马赛郊区的Aubagne是FFPT重要中心—在法国被最广泛讨论的废除车票的案例之一。与此同时,塔林将自己宣传为“免费公共交通之都”,并积极在国内外推广这一政策。

Harmful and Irrational?

有害的和不理性的?

Most transport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discuss FFPT in terms of its utility, efficiency, an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or lack thereof). The idea of abolishing fares is criticized for threatening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s. Free access to buses and trams eliminates revenue from tickets while increasing the cost of maintaining security and responding to higher passenger demand. As a transport official from Montpellier (France) explains, zeroing fares is a policy that “deprives public transport of resources essential for its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according to many transport engineers and economists, public transport should function as a self-funded or for-profit agency subject to market mechanisms.

大多数交通学者和从业者在其效用,效率和对经济增长(或缺乏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讨论FFPT。 废除车票的想法因威胁公共交通网络的金融稳定而受到批评。免费使用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断绝了车票收入,同时增加了安全维护和响应更多乘客需求所需的成本。正如蒙彼利埃(法国)的一位交通官员所解释的那样,将票价归零是一项“剥夺对公共交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的政策。此外,根据许多交通工程师和经济学家的说法,公共交通应该作为自给自足的或受市场机制约束的盈利机构。

FFPT is therefore a “fake good idea” based on the illusion that “there are goods or services that have no cost.” In other words, reducing the price to zero allegedly devalues the service to both its operators and passengers-clients. Finally, FFPT is often portrayed as an irrational idea. Supposedly, fares are not only a source of economic revenue, but also as a mechanism that controls passenger behavior. Without tickets, passengers would make trips that engineers deem marginal, “non-productive” or even “useless.” Put simply, the existence of tickets is what keeps passengers from going insane.

因此,FFPT是一种“假的好主意”,基于“商品或服务没有成本”的错觉。换句话说,将价格降低到零可能会使服务贬值给运营商和乘客客户。 最后,FFPT经常被描述为一种非理性的思想。 应该说,票价不仅是经济收入的来源,也是控制乘客行为的机制。 如果没有门票,乘客就会进行工程师们认为边缘化的,“非生产性的”甚至“无用”的旅行。简而言之,门票的存在让乘客远离疯狂。

However, some analysts point out that abolishing fares can help decrease equipment and personnel costs. Getting rid of the various devices and machines used to sell, validate, and control tickets saves money. No money has to be spent on secure cash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include counting rooms, cameras, cash pickup, and deposit services. No commission is paid for third-party ticket sales, paper or electronic tickets, and accounting services.

然而,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取消车票有助于降低设备和人员成本。 摆脱用于销售,验证和控制门票的各种设备和机器可以节省资金。 不再有资金被迫用于安全现金管理系统,这包括结算室,照相机,现金提取和存入服务。不会再有佣金支付给第三方门票销售,纸质或电子机票以及会计服务。

At the same time, the lost revenue from ticket sales usually constitutes only a part of total public transport budget. This means the actual costs of maintenance and investment in a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are never fully covered by its passengers — the public subsidy plays a much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is regard.

与此同时,门票销售收入上的损失通常只占公共交通总预算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公共交通系统的维护和投资的实际成本从未被乘客完全覆盖过 —公共补贴在这方面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These arguments are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from Tallinn and Aubagne. Before Tallinn switched to a fare-free system, only one-third of the operational budget of its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was covered by revenue from fares, while the remaining two-thirds were provided by a direct municipal subsidy. Crucially, free fares are offered only to registered residents of the city.

这些论点得到了塔林和欧巴涅的证据的支持。 在塔林转向无车票系统之前,其公共交通网络的运营预算中只有三分之一由车票收入支付,而其余三分之二则由直接市政补贴提供。 关键是,只向该市的注册居民提供免车票。

As a result, between May 2012 (seven month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FPT) and May 2016 the number of Tallinn residents increased from 415,000 to 440,000, visibly attracted by access to free rides. Since Estonian municipalities have the right to collect part of their residents’ personal income tax, and the average tax contribution per resident amounts to €1000 per year, gaining twenty-five thousand new residents meant generating €25 million of additional revenue per year. This largely covered the money lost from fares (€12.2 million). As a result, instead of losing money, Tallinn gained €12.8 million per year.

因此,在2012年5月(FFPT实施前7个月)和2016年5月之间,塔林居民的数量从415,000增加到440,000,明显受到免费乘车的吸引。 由于爱沙尼亚市政当局有权收取部分居民的个人所得税,而且每位居民的平均税收贡献为每年1000欧元,因此新增2.5万居民意味着每年可获得2500万欧元的额外收入。 这主要涵盖了票价损失的金额(1220万欧元)。 因此,塔林不是亏钱,而是每年赚取了1280万欧元。

In Aubagne, revenue from fares was even less (8.6 percent of the operational budget) and fare-dodging was common. A switch to FFPT in part enabled local authorities to increase the versement transport — a tax that French municipalities can collect from local companies with more than eleven employees. Following French law, the tax could be increased from 1.05 percent to 1.8 percent once Aubagne committed to building a right-of-way tram line — a project that should be seen as integral to the shift to a fare-free network, which, besides zeroing fares, meant a thorough re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The increase in the versement transport raised revenue by €5.7 million, which together with operational savings (€160,000) largely covered the cost of fare abolition (€1.57 million).

在欧巴涅,票价收入甚至更低(占运营预算的8.6%),并且逃票很常见。 转向FFPT的部分原因是地方当局的交通经费增加—法国市政当局可以向拥有超过11名员工的当地公司收取税款。根据法国法律,一旦欧巴涅致力于建设有权经营电车线路,税收可以从1.05%增加到1.8%—这个项目应被视为向无车票网络转变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票价归零意味着彻底重新设计和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经济运输的增加使收入增加了570万欧元,再加上运营节省(160,000欧元),大大覆盖了取消车票增加的成本(157万欧元)。

Unsustainable?

不可持续?

Another set of arguments regarding FFPT revolves around the question of its capacity to contribute to “sustainable” mobility. In this perspective, transport is seen as key component of the “good city,” which is not only economically strong, but also socially cohesive and divers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ealthy, and participatory. To increase “quality of life” and “livability,” the proponents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focus on the challenge of facilitating a shift from cars to public transport and “soft” modes such as cycling and walking.

关于FFPT的另一组争论围绕其促进“可持续”运行的能力问题展开。从这个角度来看,交通被视为“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带来经济繁荣,而且带来社会凝聚力,多样性,环境友好,健康和参与度。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宜居度”,可持续交通的支持者专注于促进从汽车转向公共交通和“软”模式(例如如骑自行车和步行)带来的挑战。

From this perspective, sustainable transport researchers claim that disincentivizing the use of cars — through parking policy, congestion charging, or increasing fuel taxes — is mo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regulating car mobility than abolishing fares in public transport. Moreover, it’s assumed that new passengers attracted by FFPT are pedestrians and cyclists, rather than car drivers. Consequently, for many public transport operators, reducing the price of tickets to zero works against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ir service.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持续交通研究人员声称抑制汽车的使用——通过停车政策,拥堵收费或增加燃油税——在管制汽车的灵活性方面比在公共交通中取消车票更有效。 此外,假设FFPT吸引的新乘客是行人和骑车者,而不是汽车司机。 因此,对于许多公共交通运营商而言,将车票价格降至零会影响提高服务质量的努力。

None of these claims seem valid when looking at the data from actual cases of FFPT. First of all, each and every fare abolition program appears to generat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 Tallinn, within three years of fare abolition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increased by 14 percent. In the same span of time in Aubagne, whose public transport network had clearly been underused,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went up by a stunning 235.8 percent. Can such an increase in passengers — whether they previously used cars, bicycles, or walked — be considered a negative phenomenon?

在查看来自FFPT实际案例的数据时,这些说法似乎都失效了。首先,每个车票取消计划似乎都会使乘客人数大幅增加。 在塔林,在取消票价的三年内,乘客人数增加了14%。 在欧巴涅的同一时间段内,其公共交通网络显然未得到充分利用,乘客人数增加比例惊人的235.8%。 乘客的这种增加—无论是以前使用过汽车,自行车还是走路—都能被视为负面现象吗?

Although it was clearly not the among the main aims of the policy, FFPT nonetheless attracted some car users to public transport. In Tallinn, the share of public transport increased by 9 percent, and that of cars decreased by 3 percent. In Aubagne, although no precise data is available, a smaller shift to public transport has been observed in passenger surveys: 20 percent of new passengers who used to drive claim to have abandoned their cars precisely because of free rides. Finally, while in Tallinn as well as Aubagne the quality of public transpor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fore fare abolition, it continued to do so not just despite, but precisely because of FFPT. Providing free rides to passengers generated even stronger political support for developing public transport, which in both cities stands at the center of the political agenda.

尽管这显然不是该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但FFPT仍然吸引了一些汽车用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在塔林,公共交通的比例增加了9%,汽车的比例下降了3%。 在欧巴涅,尽管没有准确的数据,但在乘客调查中观察到较小的公共交通转移:20%的曾经开车的新乘客声称因为免费乘车而放弃了他们的汽车。最后,在塔林以及欧巴涅,公共交通的质量在取消车票之前显着上升,但不仅如此,它仍然继续上升,恰恰是因为FFPT。为乘客提供免费乘车服务,为发展公共交通提供了更强大的政治支持,发展公共交通在这两个城市中都处于政治议程的中心。

Socially Just, Politically Transformative

社会正义,政治转型

The third set of arguments in the debate about FFPT views the policy not in terms of its economic viability or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s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a profound and long-term social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The fundamental value of fare abolition lies in simplifying the way public transport is used: it can be taken by anybody, at any time, according to any needs they may have. Public transport is thus imagined not as a commodity, but as a “common good” — similar to many other public services such as health care, education, parks, roads, sidewalks, cycling paths, streetlights and lampposts, libraries, schools, kindergartens, or playgrounds.

关于FFPT的辩论中的第三组争论认为该政策不在于其经济可行性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而在于其促进深刻和长期的社会和政治转型的潜力。废除车票的基本价值观基于简化公共交通的使用方式: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根据其需求使用任何方式使用公共交通。 因此,公共交通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公共利益”—类似于许多其他公共服务,如医疗保障,教育,公园,道路,人行道,自行车道,路灯和路灯柱,图书馆,学校,幼儿园, 或游乐场。

Just as in the case of these services, we could imagine public transport being continuously provided free of charge, regardless of whether it’s needed in a given moment or not. After all, you don’t have to insert coins to light an individual lamp posts on your way home at night, or pay for every minute spent in a park or library.

正如在这些服务案例中,我们可以想象公共交通是免费提供的,无论是否在特定时刻被需要。 毕竟,你不必在晚上回家的路上插入硬币以点亮一个灯柱,也不必为在公园或图书馆花费的每一分钟付费。

In this sense, FFPT introduces a different logic into transport. It moves away from the market-oriented focus on profitability and demand management. It directly challenges a free-market dogma that “continues to envisage payment as a way of assuring that infrastructure is respected.”

从这个意义上讲,FFPT在交通中引入了不同的逻辑。 它远离市场导向的聚焦于盈利能力和需求管理。它直接挑战了一种自由市场的教条,即“继续设想支付作为确保基础设施受到尊重的一种方式”。

For some municipal officials, it fits the socialist vision of transport as a public, accessible and affordable service. For others, it expresses a more radical, anticapitalist principle of de-commodifying common goods and services, and signals a transition from “customer-passengers” to “citizens.” Abolishing fares may be seen as way of challenging bio-political control over passengers exercised through ticketing and surveillance, which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policing strategies that focus especially on undocumented users.

对于一些市政官员来说,它符合社会主义的交通愿景,即公共,便利和负担得起的服务。 对于其他人来说,它表达了一种更为激进的反资本主义原则,即将公共利益和服务去商品化,并标志着从“顾客—乘客”到“公民”的过渡。取消车票可能被视为挑战通过票务和监视对乘客进行生物-政治控制的方式,这通常伴随着集中关注无证用户的警务策略。

Finally, providing unconditional access to public transport has been praised for directly addressing the issue of social exclusion, inequality, and transport poverty.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for lower-income passengers means creating a more socially just transport system. A fare-free network “shows solidarity with the weak, with those who cannot afford a car, with those who are dependent on public transport, who are particularly affected by its drawbacks.”

最后,因为直接解决了社会排斥,不平等和交通贫困问题,提供无条件的公共交通服务受到了赞扬。增加低收入乘客的可达性意味着建立一个更加社会公正的交通系统。一个免车票的网络“显示了与弱者的团结,与那些买不起汽车的人,以及那些依赖公共交通的人,特别是受到其缺陷的影响的人。”

That outcome is clearly visible in Tallinn. Providing unconditional access to public transport resulted in increased use among the unemployed (32 percent) and low-income groups (26 percent among residents with income less than 300 euros per month). Buses and trams are used more heavily by residents on parental or home leaves (21 percent), and pensioners (17 percent). This phenomenon is visible across age groups, and particularly among the youth (21 percent among fifteen- to nineteen-year-olds), the middle-aged (16 percent among forty- to forty-nine-year-olds) and the elderly (19 percent among residents between sixty- and seventy-four-year-olds).

这一结果在塔林清晰可见。 无条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导致失业者(32%)和低收入群体(每月收入低于300欧元的居民中26%)的使用率增加。 父母或离开家庭的人(21%)和养老金领取者(17%)这类居民更多地使用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 这种现象在不同年龄组中都可以见到,尤其是年轻人(15至19岁人群中占21%),中年人(四十至四十九岁人口中占16%)和老年人( 在六十到七十四岁的居民中占19%)。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 has increased in post-Soviet housing estates where a large share of Russian-speaking Tallinners live, facilitating integration for that ethnic group. At the same, use has also been on the rise in middle-class neighborhoods, showing that free rides are not just attractive for the poor.

后苏联住宅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比例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讲俄语的塔林人住在这里,促进了该族群的融合。 同时,中产阶级社区的使用率也在增加,这表明免费乘车不仅只对穷人有吸引力。

It is clear, however, that FFPT “would not solve all of our problems; rather, at best it would represent the first step” towards a wid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wer relations that shape transport. Against mobility experts who claim that passengers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issues of safety, frequency,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ransport,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 have campaigned for fare abolition.

然而,很明显,FFPT“无法解决所有我们的问题; 相反,它充其量只是代表“朝着更广泛的关于塑造交通的权力关系的转变迈出的“第一步”。 与那些声称乘客更关心安全,班次频繁度,可靠性和交通可用性问题的交通专家相反,各种组织和运动都在争取取消车票。

One of their many examples is the Movimento Passe Livre (“free fare movement”) that emerged in Brazil during protests against an increase of public transport fares across the country in June 2013. The question of increased ticket prices was important not only as a sign of stark inequality between highly mobile car-driving urbanites and the urban poor who have no choice but to use public transport. FFPT also constituted a rallying cry against the continuing commodific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their imposition of purely economic, “rational,” and “sustainable” considerations.

其中一个例子是Movimento Passe Livre(“免车票运动”),它在2013年6月在巴西的关于反对全国公共交通票价上涨的抗议活动中出现。票价上涨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高度运动的驾驶汽车的城市居民与别无选择只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城市贫民之间的严重不平等的标志。 FFPT也构成了对公共服务持续商品化及其实施纯粹经济,“理性”和“可持续”考虑的反抗的号召。

What About the Workers?

工人会怎样呢?

In addition to this debate, the issue of FFPT reflects on the position of transport workers. How does a switch to a fare-free system affect them? In many cities, including Tallinn and Aubagne, FFPT has been applauded by drivers for improving their labor conditions. Even if working hours and salaries remained the same, drivers no longer have to sell and monitor tickets, which used to be a source of considerable stress.

在这场辩论之外,FFPT问题还反映了交通工人的地位。 切换到免车票系统如何影响他们? 在许多城市,包括塔林和欧巴涅,FFPT一直受到司机的欢迎,以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 即使工作时间和工资保持不变,司机也不再需要出售和监控车票,这往往是相当大的压力来源。

The shift to FFPT also means that drivers no longer have to count cash at the end of their working day. In Aubagne, one driver told me that FFPT “is heavenly. It means no more stress . . . about fare-dodging, checking tickets . . . With [FFPT] the driver can focus on driving and welcoming passengers, that’s it.” The policy “transformed the the job of the bus driver, who now has only one question in mind: driving the bus well.”

转向FFPT还意味着司机不再需要在工作日结束时计算现金。 在欧巴涅,一位司机告诉我,FFPT“是天堂般的。 这意味着不再有压力….关于逃票,检票…. 通过[FFPT],驾驶员可以专注于驾驶和欢迎乘客,就是这样。“这一政策”改变了公交车司机的工作,他或她现在只考虑一个问题:好好的驾驶公交车。“

The shift has not been entirely positive for all workers. In Tallinn, as many as seventy out of eighty ticket controllers were made redundant. In Aubagne, ticket inspectors were made responsible for maintaining security aboard buses, since initially there were widespread concerns that fare abolition would result in vandalism. Once security issues were quickly understood to be minor, inspectors were further directed to supervise the drivers’ attitude and performance — instead of monitoring passengers, they now monitor other workers.

这种转变并不是对所有工人来说都是完全正面的。 在塔林,80个票务管理员中有70个被裁员。在欧巴涅,检票员负责维护公共汽车上的安全,因为最初人们普遍担心废除车票会导致故意破坏。一旦安全问题很快被认为是次要的,检查员就会被指示监督司机的态度和表现 – 而不是监控乘客,他们现在监视其他工人。

The decreased scope of duties under FFPT leaves the position of driver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transport agencies the same, if not weaker. In Tallinn, although drivers can join a company-based trade union, their actual capacity to engage in collective bargaining continues to be severely limited by a system in which individual salary bonuses aren’t awarded to employees who raise objections to company policy. As one driver told me, “with or without fares, there is fixed bonus every month: if you drive on time, the bonus comes, but if you make a [complaint] then the bonus can be reduced.”

在FFPT下减少的职责范围使得各交通机构内的司机的地位和以前相同,如果不是更弱势。 在塔林,尽管司机可以加入基于公司的工会,但他们参与集体谈判的实际能力仍然受到一种制度的严重限制,在这种制度中,个人工资奖金不会颁发给反对公司政策的员工。 正如一位司机告诉我的那样,“有或没有车票,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奖金:如果你准时开车,奖金就会到来,但如果你做了[抱怨],那么奖金就会减少。”

In Aubagne, FFPT was introduced in the context of a shift from a family-like business to a privatized network run by a local branch of Veolia, a French transnational company. For one local trade unionist, there is “a major contradiction between abolishing fares and letting a private company . . . manage it.” Although Veolia adhered and adjusted to FFPT, it simultaneously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measures “rationalizing” the PT network. For instance, drivers’ individual punctuality began to be measured by a GPS system, and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managing the company gradually diminished. The introduction of FFPT complicated their situation rather than empowered them in their struggle to join trade unions of their choice, and to have a voice in the debate about the company’s policy.

在欧巴涅,FFPT的引入是在从家族式企业转变为由法国跨国公司Veolia的当地分支机构运营的私有化网络的背景下。 对于一个当地的工会成员来说,“废除车票和让私人公司….管理之间存在着重大的矛盾。”尽管Veolia坚持并调整了FFPT,但它同时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化”PT网络的措施。 例如,驾驶员的个人准确性开始由GPS系统测量,他们对公司管理的责任逐渐减少。 FFPT的引入使他们的处境变得复杂,而不是在他们在加入自己选择的工会的斗争中增强他们,并在关于公司政策的辩论中发表意见。

Transport Is Not (Only) About Transport

交通并不仅仅与交通有关

The controversy created by the question of fare abolition reveals a wider problem regarding how urban transport is conceived and analyzed. The debate about transport seems to be dominated by technical and economic narratives, while the explicitly social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mobility are often sidelined. In the particular case of FFPT, approaching the policy as a transport mechanism generates a series of myths and misunderstandings that are not substantiated by the evidence from actually existing cases of FFPT programs. Although fare abolition is assumed to break the bank, in reality it may help generate new revenue, by attracting new tax paying residents (Tallinn), or raising local taxes (Aubagne). While it’s attacked as a measure that fails to make cities more sustainable and livable, there is evidence that free rides are to some extent attractive to car drivers, and thus help increase the use of public transport, which in turn means less air pollution and noise. The quality of free transport services is not necessarily worse than paid transport — FFPT can act as a powerful symbolic statement of political support for collective transport.

废除车票问题造成的争议揭示了关于如何构思和分析城市交通的更广泛的问题。关于交通的辩论似乎主要被技术和经济叙述所主宰,而明确的社会和政治层面的流动性往往被排除。在FFPT的特殊案例下,将政策作为一种交通机制处理会产生一系列迷思和误解,这些并未得到实际存在的FFPT计划案例证据的证实。虽然假设取消车票会打破银行,但实际上它可能有助于通过吸引新的纳税居民(塔林)或提高地方税(欧巴涅)来创造新的收入。虽然它被视为一项未能使城市更具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措施,但有证据表明,免费乘车在某种程度上对汽车驾驶员具有吸引力,从而有助于增加公共交通的使用,因此减少了空气污染和噪音。免费交通服务的质量不一定比付费交通更糟糕——FFPT可以作为一个对集体交通进行政治支持的有力的符号化表述。

In other words, transport policies are not (only) about transport. It is when looking at FFPT as an urban policy rather than a transport policy that we can begin to fully understand its ambition and impact. This requires seeing it not in a vacuum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r analysis of traffic flows, but in the context of the specific place in which it is designed and put into practice — undergirded by power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interacting with its spatial and social context, affecting the labor conditions of its workers. This means that, while the policy of abolishing public transport fares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field of transport, it cannot be understood as a transport policy alone.

换句话说,交通政策不仅(仅)关于交通。 在将FFPT视为城市政策而非交通政策时,我们可以开始充分了解其雄心和影响。这需要看到它不在数学建模或交通流分析的真空中,而在其设计和实施的特定地方的背景下——由权力关系和政治斗争所支配,与其空间和社会背景相互作用 ,影响其工人的劳动条件。 这意味着,虽然取消公共交通车票的政策显然与交通领域有关,但不能仅仅将其理解为交通政策。

https://jacobinmag.com/2018/08/public-transportation-brussels-free-tickets

【國際不再恐同日特稿】反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是紀念LGBT(女/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權利的日子。在這一天全球大大小小的LGBT社群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倡導活動來提升公眾對同性戀者所遭受的暴力和不公正對待的認識。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全球的同性戀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有一個的地域承認同性婚姻,一個又一個名人驕傲得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全球的觀眾會為高官、富豪、明星們的出櫃歡呼喝彩,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流水線上每天工作18小時女同性戀女工的處境。我們很少會覺得後者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麽關係,哪怕是性別運動的參與者和研究者,我們其實很難想象能夠和後者發生什麽聯合。同性戀運動逐漸變成了一場單獨的中產運動。從被壓迫、反抗、進步到社會接納、同性婚姻,我們其實生活在一種對同性戀運動的線性論述中,同性之間的婚姻權視被為運動的終點。這樣的論述省略了歷史中那些反對異性戀霸權以及各種壓迫制度的同性戀鬥爭。如果說無法想象是因為對過去和現在的選擇性遺忘,那麽本文希望以另一種歷史為線索打開關於左翼立場的同性戀運動的敘述。我們會發現許多現在看起來仍然引人注目的抗爭聯動和令人不安的激進立場,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在半個世紀前的左翼同性戀運動中找到先驅。

【同性戀左翼的興起與消逝】

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目前所熟知的「男/女同性戀者」並非一直以我們現在熟悉的方式存在著,相反,男/女同性戀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在具體的歷史是時空中出現的。

現代同性戀身份(有別與其它許多其他歷史時空中的同性戀身份)興起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中產階級。這樣的同性戀身份認同之下,「同性戀」所指涉的是以同性為情欲和情感對象、不進入異性戀的情感與婚姻家庭關係、不改變自己的「原生」性別、認為自己從屬於一個男/女同性戀群體人。同性戀歷史學家John D’Emilio在對二十世紀美國同性戀運動的考察中解釋道:正是資本主義發展為這樣的身份認同形式創造了條件。當勞動力可以在市場中自由買賣的體制出現後,一大群男/女性在十九世紀後期開始自稱為同性戀者,她/他們認為自己屬於同類型人群中的一員並以某種身份認同在組織參與政治鬥爭。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使得「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的佃農轉換成「自由」的勞動者。一些脫離異性戀家庭的雇傭勞動者得以在異性戀家庭以外發展自己對同性的愛戀,進而建立起個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到了20世紀初,在大都市許多男/女同性戀者的小圈子開始形成。同時,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對家庭的看法,家庭成為個人生活的場所,在此男人、女人形成歡愉和相互鼓勵的關系;而不再是以往作為工作、生產的公共場所。於是乎,一對一的異性戀關係成為一種建立親密關係、促進喜悅歡樂經驗的方式。家庭意義的轉變令得一些人可以有機會來發展自己同性愛為中心的個人生活。

二戰以後,面對美國政府嚴酷的打壓和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同性戀組織開始逐步激化,同性戀認同開始變得組織化和運動化。1950年,以Henry Hays為首的五名美國共產黨人創辦了同性戀地下組織Mattachine社。充滿左翼色彩的Mattachine和當時主要以「同性愛」為中心的地下聯誼會有著顯著的不同。通過在不同地區開展讀書小組,Mattachine一直堅持與勞工和少數族裔合作,認為必須要組織同性戀的集體行動才能改變壓迫同性戀的社會結構,爭取全世界所有少數群體的自由。這種將同性戀的受壓迫狀況和更廣大弱勢群體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視角,對於當時還將同性戀作為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主流左翼來說是難以想象的。

1969年6月,由警方惡意臨時檢查所引發的「石墻暴動」被認為是當代同志運動的起源和導火線。但這樣的起源論一直受到質疑,同性戀組織在1969年之前絕非處在偷偷摸摸孤魂野鬼的狀況中;同性戀者能在一夕之間發動起草根性的解放運動也正建立在二戰後散落各地的同性戀圈子之上。而石墻之所以成為一個政治化的符號很大程度上在於當時許多同性戀組織的反應無法喚起民權運動年代群眾的情感,左翼出身的同性戀運動者們用當時流行的革命話語把石墻運動發展成重要的運動象征。

1969年夏天,同性戀解放陣線在美國成立並在隨後的一年內發展到全美各地。同性戀解放陣線深深的收到了當時高漲的黑人運動和女權主義運動的影響,在它們各自的策略中考量文化和階級的歷史關係,地方和國際力量。

1960年代衍生的這些運動被統稱為新左派運動。事實上,當時許多人都同時參與好幾個運動,很多同性戀解放運動中的積極分子早期就是新左派運動的成員。與新左翼運動一脈相承的同性戀解放運動將資本主義視為壓迫性的社會制度,強調資本主義、性壓迫、性別主義、種族主義、帝國主義之間的聯系。同性戀解放運動也絕對不是完全受到了馬克思主義或者社會主義聯合陣線的影響。在運動中,有那些提到資本主義但是將焦點局限在文化變革的倡導上的,也有很多公然宣稱自己馬克思主義立場的組織,他們會強調文化的問題必須要和全球的經濟結構結合在一起。盡管當時左翼同性戀僅僅是同性戀解放運動的一支,但這些團體的運動立場和分析在我們今天看來仍然沒有過時。

Carl Whitman在1969年的《同性戀宣言》中將同性戀鬥爭矛頭直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家庭制度和異性戀霸權的意識形態。

「爭取平等和尊重的婦女運動和我們一樣,都是在對資本主義對少數群體的角色劃分和剝削,對那些自大的白人直男癌發出挑戰。我們和婦女運動之間當然有差異和問題,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同性戀群體自身的『男權思想』」

「同性戀的解放必須要和女權運動,少數族裔解放和白人中的思想進步者聯合在一起…我們要在同性戀聚集的地區建立自己的制度,重新定義自己,建立免費的學校、糧食合作社還有非『異化』的休閑娛樂場所。」

「直人對同性戀的偏見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那些僭越了異性戀規範的同性戀。這時候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會去譴責那些很娘的同性戀。許多同志現在還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如果有人因為公開了自己而遭受到許多否定和歧視,一個解放了的同性戀應該將矛頭指向異性戀社會,而不是他們。」

同性戀左翼團體「紅蝴蝶」對這樣一份空前的宣言做出了回應,認為這樣的一份宣很好地將每個同性戀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壓迫同社會經濟現實結合在一起,而這些恰好是造成壓迫的元兇。和紅蝴蝶還有Whitman相類似,當時有許多團體都是把性壓迫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分析作為行動的基礎,比如洛杉磯研究小組、淡紫紅色聯合會、同性戀左翼共同體、同性戀社會主義行動計劃等。同性戀左翼共同體在他們刊物《同性戀左翼》中寫道:「(這份刊物)希望促成一種同性戀壓迫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在同性戀運動中推動一種將反對性壓迫和社會主義鬥爭聯系在一起的論述…由於和性別的勞動分工捆綁在一起,性壓迫將無法在資本主義中消除。因此,在性解放中至關重要的是,同性戀需要將自己面臨的壓迫同在資本主義系統運作的更廣泛的剝削和壓迫機制聯繫起來。」

有些同性戀左翼團體也注意到了同性戀內部的性別不平等以及女同性戀受壓迫的特殊性。一個名為「復仇女神集體」的女同性戀團體在她們的工作中聚焦於運動中的「階級特權」、商業資本主義等問題,並開始發展一種超越局限在個人、文化和公民權利議題上的女同性戀論述。

【誰得以驕傲?呼喚反全球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盡管從未成為主流,曾經充滿了進步想象的同性戀左翼運動也從80年代開始急轉直下。當時許多創始人甚至都逐漸放棄了這些組織成立之初所堅守的原則。主要的社會主義社團都堅決的拒絕去認真處理性和同性戀的議題,在無數沒有結果的黨內鬥爭中,這些同性戀社會主義者的激情也逐漸燃盡。全球的艾滋恐慌、右翼勢力的上台和新自由主義開始新洗刷我們對運動和政治的想象。

Lisa Duggan在全球新自由主義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同性戀正統」(new homonormativity)的說法。針對80年代以來的同性戀運動,她發現絕大多數的同性戀運動不但不挑戰以異性戀正統為前提的霸權制度,並且支持並繼續維持這套體制。同時,這樣的政治向國家和異性戀霸權許諾,只要「性少數」能夠獲得同等的(局限在婚姻、參軍、養育方面)權利,那麽被政治動員的同性戀群體將會被遣散,同志文化將全面的私有化、去政治化並且固定在家庭生活與消費領域。

這樣一套運作方式建立在都市中產階級同性戀的日常實踐和生活訴求之上。同性戀的身份認同在一種前所未有的程度上和商品消費捆綁在了一起。一種「市場友好」的同性戀身份開始在商業空間中怒放,我們有了同性戀的餐廳、夜店、化妝品、洗浴、民宿、酒店、旅行團。同性戀成為了商家們夢寐以求的市場,「她/他們有兩份收入卻都沒有小孩」。

一種「無差別」的同性戀敘事將財力充沛和享有特權的經驗說成是全體同性戀的生活經驗,並將這一種敘事作為指導同性戀應該如何生活的腳本。「同性戀喜歡用蘋果不用三星、護膚品的消費力很強,喜歡去酒吧、夜店、影院,買國品牌…」這些充斥在《中國LGBT群體消費調查報告》中「發現」的也在向我們不停的宣告,同性戀的身份早已被物化成了一種關於商品消費的生活方式,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成了人和商品之間的關係。學會如何「正確」的消費幾乎成了做一個同性戀的通過儀式。

沒錯,雇傭勞動和家庭結構功能的轉變讓許多人得以脫離異性戀核心家庭在都市的空間中發展自己的同性情欲和關係。問題在於消費資本主義到了今天,我們在工作以外的一切生活和空間都被私有化、商品化,我們只能依靠極低的工資和福利來消費商品滿足生老病死還有幾乎所有的社交需要。要做一個能交到朋友的同性戀,你必須要有消費的品味和能力,會穿衣打扮,能夠出席同性戀的社交場合,長得不可以難看(不好看就花錢去整啊)。有許多人相信一個個以同性戀友好為標語兜售產品的「彩虹經濟」能夠讓社會變得更好。沒準不久的將來,國際不再恐同日也會變成另外一個購物狂歡節。可是誰會變得更好呢?是庫克和他的同性伴侶還是富士康流水線上正在為國際不在恐同日購物節加班趕貨的同性戀工人? 在反對對同性戀的暴力的一天,我們需要厘清的是究竟要反對誰對誰的暴力?在同性戀的驕傲的日子裡,究竟誰才可以驕傲?

「驕傲」的話語曾經1960年代各個邊緣社會運動的凝聚點,從黑人解放、反戰運動、婦女運動到同性戀解放,代表著要改變不公社會制度的反叛精神。而今天驕傲似乎也換了另一重意涵,變成了我優秀我驕傲、我消費我驕傲,而不再是我不是我反叛(建制)我驕傲。同性戀運動半個世紀過去,很多事情都變了。我們曾經有過許多顛覆性的政治想象,質問為什麽我們必須靠商品便能將自己定義為獨一無二的個體、便能確保自己的幸福;我們嘗試著從性別的壓迫出發尋找與各種受壓迫群體的連接,探尋為什麽我們的文化是建立在少數精英壓迫其他人的勞動、性、族群和文化之上;我們曾努力的創造新的方式、新的組織去改變這個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和性別壓迫相互勾結在一起的資本主義世界。但是,半個世紀過去了,很多東西還沒變,今天我們仍然面臨著這些問題。那麽在新的時代裡,同志們我們拾起前輩的遺產再出發吧,走出一個反全球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34326

極權臨近的反省:經濟並非人生存之目的

「並非是中共消滅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而是以更壟斷、更有利於權貴不斷積累資本的強勢,併合加固又同時極化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需要的恐怕不是訴諸『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的承諾,而是嘗試….尋找壟斷和金錢積累之外的另類生活和價值。」

 

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的許寶強教授在其新著有這樣的說法。《回歸人心:極權臨近的香港情感經濟》(牛津,2018) 更多近期在香港出版後,在知識份子圈子引起不少討論。但是,這本書的觀點不只適用於香港,對台灣以至當下的國際社會都有參考價值。

當資本主義成為全球信仰

 

許氏上述的洞見看似普通,則香港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不是指社會主義勝過資本主義,而是中共實行的極端資本主義壓過港英政府原有的資本主義而已。但是,這種擺脫「社會主義 vs. 資本主義」或「中國 vs. 普世」的想法,其實不多見於大眾的論述之中,反之比較像許氏所言,我們很多時都誤以為「支持『兩制』(或與中共的「社會主義」不同者)則表示守護『私有財產』、『自由市場』、『普世價值』」。

 

許氏正正提醒我們,中國和全球化下的其他國家其實都聚焦對經濟發展的崇拜,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一種把東西都單以經濟向度的詮釋視野,而它逐漸把人心以至社會導向沒有人性,只會享樂不問道德的獸性。如是者,我們才可以明白中國倡議的專制何以愈來愈得到和應。

 

新自由主義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柴契爾夫人等人帶起而成為全球主旋律,「小政府大市場」、「私有化」、「去規管」成為現今還有人深信不疑的「經濟基礎學」,尤其當有工會罷工或政府減利得稅,總有人以「自由(市場)」為名批判反對者阻攔經濟發展和損害社會整體利益云云。

 

政商界近數十年開始在高舉「自由」的氛圍創立有利自己的經濟宗教,並催眠群眾成為教徒,以鞏固勢力。他們提供資金予智庫以說服眾人和政府相信新自由主義的高尚,又改造著名經濟學者的學說,令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社會有責任為窮人提供能夠據以『改善他們狀況』或進行競爭的手段」(國富論,1776)和海耶克(Friedrich Hayek)「如果政府什麼事也不做,將沒有任何一種制度能被合理地維護」(通往奴役之路,1944)種種不利的說法消聲匿跡,淪為只為他們背書的歷史人物。

 

另一邊廂,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者對打壓持批評態度者不遺餘力。以阿根廷著名經濟學家普雷維什(Raúl Prebisch, 1901 ~ 1986)為例,他在二戰後提出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條件由於長期存於劣勢,所以容易被已發展國家透過貿易手段變相掠奪,立刻招來已發展國家和其經濟學家的口誅筆伐,並成功令大部分發展中國家進入自由貿易的大家庭,開展了新帝國主義、後殖民主義的時代。

 

全球的平民百姓開始成為跨國企業的人肉提款機,政府亦礙於失去經濟主權而難有作為,群眾開始在經濟風險增加的處境下對政府的無能和民主商議失去耐性。既然道德被置於一隅,經濟至上,無怪乎許氏以為新自由主義是培育極權的土壤,「與中國(市場)作對毫無益處」之說近年在台港均有共鳴者就是絕佳例子。

 

香港連續24年被美國保守派重要智庫之一的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最自由經濟體,但基尼係數卻高得驚人,誠然是破解新自由主義神話的實證。(攝影:黃樂祈)

 

解藥在「經濟至上」外發掘另類價值

 

許氏看得很通透,強調保障一國兩制某程度並不到位,因為中國的制度自改革開放已轉向資本主義。是以,討論香港的未來,談的不是如何維持過去的「繁華穩定」,如何保障「香港制度五十年不變」云云,而是重新思想自由的內涵。同理,台灣和國際社會亦當細嚼箇中的意義。

 

全球民主倒退,不能只強調專制的勢力與利誘,也當檢視新自由主義如何綁架了民主體制。英國著名地理學家大衛‧哈維(David Harvey)就指出,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其實建基於商品化和掠奪性累積,私有化把社群的共同資源如交通、土地、教育、醫療變成私人謀利途徑,同一時間,金融資本則透過財技和國家再分配扶持 更多,這樣,民主體制往往已成為服務富人的工具,與專制的差異也就大大拉近。

 

日前屏東縣議員蔣月惠公勇路拆屋拓寬案中獲得不少關注與同情,正正是這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之時代的一個寫照。空有民主的外衣,卻陷入政商界創立的新自由經濟宗教,最終只會產生提倡自由卻失去自由的現實。

 

於是,許氏想起了馬克思。當然,這位二百年前出生於德國的學者難免備受爭議,但許氏卻希冀校正讀者的眼光,與其說馬克思是社會、共產主義的藍圖家,其實他是一個致力批判資本主義的思想家。回顧馬克思活躍的世代,正是工業革命在大英帝國發展迅速的日子。

 

可是,劇變的不啻是帝國版圖擴大和經濟表面欣欣向榮,童工、環境污染、工人罷工、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也接踵而起,形成一個汰弱留強,只有贏家與輸家的世界。丁學良亦以為,馬克思是站在人本位的立場上對資本主義制度作出控訴, 更多所以在《共產黨宣言》當中,才有「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之條件」這一句。摒棄後來馬列主義對馬克思的扭曲,或許我們能從這位思想家看到現今世界實際需要處理的問題。

 

當然,共產主義在上世紀已證明其政治上之不切實際,但也是時候解決新自由主義編織多時的謊言。市場需要管控,市場價值不是金科玉律,更重要是需要一個非經濟層面的想像,一個容許不服從「主流」權利的空間和制度,人才有自由和活得有尊嚴的可能。就如最近一期《新新聞》(第1614期)說,統促黨在台灣基層得以生存,不在靠勢力讓人臣服,而在於它滿足基層某些需求,如果基層需求得不到舒緩,北京還是能找到代理人填補。面對專制的輕狂,不宜站在「我們的制度較你們好」的道德高地,而是不斷檢討自己的惡,使民主的社會再次展現不一樣的生命力。

 

蔡英文政府推行的稅改有劫貧濟富之嫌,其實並不叫人意外,因為只要新自由主義繼續主導全球政經的意識形態,各國的執政政府也難以扭轉傾商的方針,台灣自然也沒有例外。(攝影:黃樂祈)

做保姆 是她最后的避难所 还是她的新牢笼?

如今的中产夫妇越来越爱抱怨家政阿姨飞涨的工资,却往往对家政工本身的困境视而不见。家政阿姨的劳动者地位却不被法律承认,也意味着当家政工遭遇家政公司跑路、雇主欠薪、性骚扰和暴力伤害时,她们每一笔“高收入”都将是最后一笔。

同村妇女天南海北往外面跑,韩姐做了“贤妻”;年轻的姑娘去工厂做女工,韩姐做了“良母”;直到债务缠身,已经不那么年轻的韩姐不得不几经辗转来到北京,为家庭、孩子赚取读书生活的费用。

在北京,老龄化问题、二胎政策以及中产工作的高强度制造了庞大的家政工市场。韩姐做不了流水线工人、做不了服务人员,家政行业成了她的职业归宿。然而,十几年的家政生涯,却如渡劫渡难。

第一难,克制的爱

2005年10月,韩姐从天水西口镇铁炉村出来。05年的望京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根本没有家乡人吹得那么天花乱坠。靠着当地妇联跟北京市家政公司的联系,韩姐和一百号人几夜间纷纷找到雇主。

来北京第三天,韩姐得到第一份面试。女主人和丈夫是北京土著,在商海翻滚难以抽身,长辈们身患重疾无法帮衬,家里两个月大的女儿一天到晚不睡觉,一家人被折腾地死去活来。实在招架不住,决定雇个帮手。

中产妇女雇佣家政工主要看服从和可控制性。韩姐瘦弱,三十五岁,比女主人小几岁,外貌和口才普通,生养过三个女儿是加分项,面试结束。韩姐被录用。

“她一回家,就躲进卧室。”上户第一天,韩姐诧异女主人对孩子的厌倦。“也不是产后抑郁,好像不喜欢孩子。”女主人简单交代几句,要给孩子念三字经,启迪心智。之后,像是企划案有了专人负责,女主人对孩子不闻不问。

韩姐却是第一次舒坦地扮演“母亲”。大女儿一岁时,韩姐怀上老二,挺着大肚子,给老大换尿布。等到老三就更费事,两个小家伙在脚边绕着跑,动不动就要抱。公婆没出什么力,最后还是靠着自己硬挺着撑了下来。出村口时,小女儿追着客车跑了半里路,一家人的活路在前面,她不能够回头抱起自己的姑娘。

韩姐把对三个闺女的爱全部倾注在“小不点”身上。韩姐陪着“小不点”唱儿歌、玩游戏,费了心思背下三字经,比紧箍咒还好使,一念“小不点”就安静。没多久,女主人一碰“小不点”,她就哇哇大哭,女主人闲暇时间挤出的笑容突然僵住。

孩子的错认令女主人非常焦虑和慌张。先是不许“小不点”跟韩姐同睡,后来又要亲自帮孩子洗澡,孩子爱玩水,把水溅到她身上,又埋怨韩姐太惯着孩子。25斤的“小不点”整天挂在韩姐身上,身体瘦弱的韩姐胳膊每天“像被皮鞭抽过一样”。四个月后,韩姐的身子终于吃不消,女主人松了一口气,“你离开吧。”

“孩子有没有哭?”离开雇主家才两天,韩姐打给女主人。“孩子没哭,很乖。以后就不用你费心。”女主人掐断电话。

后来韩姐才明白,“婴儿最多只让带到一岁,七个月就会认人。离开之后,雇主也不希望再联系。”

家政工只是女主人短暂的“替身”。刚做家政的韩姐还不懂这个道理。

第二难,求助无门

2007年2月7日,轰动一时的富平案的发生。这一天,一位家政工小雷照顾的小孩因为呕吐弄脏了衣物,小雷将小雨置于沙发后,将脏衣服拿去衣服清洗。而就在此时,孩子从沙发落地,头部遭受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次日凌晨三点,小雨经抢救无效死亡。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富平家政服务公司因雇员过失赔偿幼女父母47万元。而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保姆应当尽何种注意义务,以及保姆与家政中心之间是否是劳动关系。

这个案子对于家政工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富平案”之后,许多员工制家政公司为了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转型为中介制。这就意味着,无法确定劳动关系的家政女工,当面临雇主违约、欠薪、打骂、虐待、超长的工作时间及糟糕的食宿条件等劳动权益受损的情况,很可能无法利用《劳动法》捍卫自己的劳动权益。

09年,韩姐被一个“富婆”雇佣,这是她头一回去高级小区当保姆。起初觉得挺新鲜,没几天,韩姐就被富婆各种挑刺。那阵子,“富婆”的老公出轨,跟一个大学生好上,和她离了婚,只给她留下了一笔钱。而“富婆”的女儿出国留学不在身边,“她得了抑郁症”,一个人苦闷,冲着韩姐大吼大叫,韩姐像丫鬟似的被她欺负。不想干了。“富婆”不是没钱,但是像是神经质般地要守住这笔“分手费”,一分不给韩姐,还扭着韩姐的胳膊,要将她扔出门外。

韩姐反抗,但身形瘦弱的韩姐敌不过体态丰满的富婆。韩姐伤了尾椎骨。打电话报警,警察来了,富婆一亮身份,警察一看是“官家人”,二话不说,扭头就走。韩姐孤立无援,打电话找公司,公司也支吾没法处理。韩姐去劳动仲裁局,被告知没有签署劳动合同,无法受理。没多久,韩姐从电视新闻上看到那个女人在自家的天台,把家里的现钞洒向天空。

韩姐在医院住了多半个月,每晚都梦见富婆在天台的嚎叫和大口吃肉时的狰狞。到最后,她也没从“富婆”那里要回自己的工钱。

第三难,恶意欠薪

2013年,患白血病的赵阿姨出院。出三千,请韩姐照顾。她老公得癌症去世,家里欠了几十万,赵阿姨换血又花了几十万,家里积蓄都花光了。赵阿姨把二居室租了出去,租了间一室一厅,租金几乎刚抵了房租。韩姐睡折叠沙发,但赵阿姨不许晚上十一点以前打开沙发,韩姐累了也没地休息。

早起韩姐熬了一锅红枣粥,煮了几个鸡蛋,端上桌。赵阿姨挑出韩姐碗里的红枣,又从韩姐手里夺去剥好的鸡蛋,“你没生病,我是病人,给我吃。”女儿女婿每天晚上都过来吃饭,做了肉菜都端在他们面前,韩姐够不到,赵阿姨倒是直接,“我女儿女婿工作忙,他们辛苦,都给他们吃。”

冬天,赵阿姨喜欢通风透气。韩姐穿着单衣、凉拖,赵阿姨把自己裹得紧实,打开窗户,冷风飕飕窜进来。家里衣物都得手洗,韩姐在阳台上搓着使不上劲,手冻得通红,双腿发软。感冒了,脑袋沉想找个地方歇一歇,赵阿姨有洁癖,还不让她躺到自己床上,女婿坐在沙发上打游戏,韩姐去厨房摊开凳子眯了会儿,女儿见了非常生气,“付你钱让你干活,叫你睡觉啊。”

“我感冒了,别给老太太传染了,我现在就走。”韩姐说完,女儿呸了一口,“是你说要走,一分钱没有!”韩姐给家政公司打电话,没人愿意来。“没人管,是吧。哪里来的小偷,滚出去。不然我报警了。”一直耗到晚上十点,女婿下班回来,扬言要把韩姐铺盖卷丢到门外。公司给赵阿姨女儿一通电话,说“钱给她结了,我们给你找人。”赵阿姨闺女不答应,让公司重新找到人,再结韩姐的工资。韩姐背着铺盖卷,无处可诉,花了5块钱在公司大通铺过了夜。

那阵子,孩子要交学费,韩姐迟迟拿不到工资,韩姐丈夫向各路亲朋借了笔款子,孩子上学的事才有了着落。公司派人上户那天,韩姐跑去赵阿姨家,被她女儿堵在门口,“你进来我告你入室行窃。你再纠缠,等我老公回来,不撕了你才怪。”韩姐被雇主打过,吃药看病花过不少钱,韩姐怕了,最后赵阿姨从门缝里塞给她四百块钱,韩姐离开了。

第四难,严苛监工

2014年,韩姐拿到高级母婴护理证,当时北京高级月嫂月收入可以轻松过万。韩姐所在的家政公司没有合适的雇主介绍给韩姐,家政行业明令禁止家政工接私单,否则会被拉入“行业黑名单”。

没得挑,韩姐接着做育儿嫂。女雇主是外企主管,男雇主则是国家电网的,家里一对龙凤胎,上小学,住校,韩姐照顾两个月大的双胞胎,月薪六千。

韩姐大女儿刚上了大学,老二老三考上了市重点高中,韩姐的老公跟着去天水市,做保安,一个月一千八,租了二十平米的屋子。每个月一大家子吃穿用度都靠着韩姐担着,“没活,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

女雇主要求十分苛刻。韩姐需要在8开纸上准确记录自己的工作日志,包括孩子的作息、活动内容、洗澡、喂奶时间和份量、辅食份量、钙片的数目。她还经常向高级育婴师请教,指导韩姐的工作。

中午做完孩子辅食后,韩姐才能吃饭。家里还雇有一位四川人张阿姨,负责家里伙食,月薪三千五。韩姐工资远高于她,张阿姨心里不平衡,常常不给韩姐留饭。雇主一家来自湖北,爱吃米饭,爱吃辣,韩姐胃受不了,吃米饭反酸,就想喝点稀的。张阿姨不搭理她,做了肉菜,雇主家吃完,把肉全部夹到碗里自己吃光。到韩姐吃饭,只能干蹬着一盘辣椒,扒拉两口米饭。女雇主知道后也只是劝韩姐不要计较,“张阿姨节省,她怕剩下。”

没多久,韩姐胃病犯了,买了香砂养胃丸。吃药的时候,黑色的小丸药掉在地上,女雇主看见又哭又骂,“你得啥病啊,你的药要掉我儿子辅食里怎么办啊,你要毒死他们啊!”韩姐生气又委屈,指着药瓶,“我这是治胃病的药。”拿出体检报告,“你看,我没有传染病!”女雇主自知理亏,晚上回家,对韩姐说,“你有胃病,给孩子做辅食的时候,也给自己做点。我给张阿姨交代了,以后每顿给你做点稀的。”

带孩子辛苦,带两个孩子更让韩姐吃不消。做了两个月,日夜颠倒,腰疼眼胀,身子垮了。韩姐想走,女雇主退了一步,少五百,让韩姐只带管一个孩子。原先韩姐跟女雇主睡一屋,两孩子睡里间,夜里孩子哭闹,她就得起身去哄。现在,女雇主让一个孩子跟自己睡,另一个孩子睡另一个房间,由韩姐照顾。但女雇主又不放心,专门把孩子姥姥从县城里叫来,监视韩姐。

姥姥刚来第一天,韩姐心就凉了。累了一天,韩姐倒头就睡,没多久响起鼾声。姥姥一把揪起她,“打工的,你吵着我了。”韩姐被惊醒,“你别揪我啊,我以为我犯啥错了。”等姥姥睡熟,韩姐眼皮撑不住了,听见打呼声,被自己吓醒,接着几天不敢合眼。

年三十,韩姐过年回家。离开的早晨,女主人告诉韩姐,“年后不用来了。”

第五难,负荷超重

家政工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家里几张嘴等着吃饭的韩姐没性子等好活,只要酬劳不会太低,大都接受。

2015年12月,韩姐的月薪再次下滑。女雇主在物流公司上班,每个月四千五,“我挣的钱刚够付你工资。”奶奶带了田田两年,女雇主不愿意公婆再插手孩子教育,干脆花钱请人。又担心韩姐虐待孩子,在客厅安了监控器,除了去厕所,不允许韩姐离开监控器范围。即便如此,女雇主还是不放心,每天都要问田田,“阿姨给你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有没有骂你、打你?”田田被惯坏了,淘气,每天对韩姐拳打脚踢,“每天都想教训这个捣蛋鬼”,但有监控,只能忍在心里。

爸妈不在家,韩姐每天喂他吃饭,玩耍,时间久了,田田接受了韩姐。田田三岁生日很快就到了,女主人买了15寸的巧克力蛋糕,田田先切了一块给韩姐。女主人瞥了一眼,韩姐没有拿。买了草莓,女主人自顾自地吃,田田看见问,“阿姨没有吃,为什么不给阿姨?”田田妈说,“那你给阿姨拿一颗。”韩姐吃了。田田又说,“阿姨吃完了,我再给她拿一颗。”女主人烦了,“人家要吃自己会拿,你管那么多事干嘛!”田田被呛哭,韩姐心里也烧起火。

2016年3月24日,新修正的《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于条例》实施标志着北京市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观望很久的田田爸下了决心买了新房,为生老二做准备。这位每晚都要去新家开窗、关窗,除甲醛,经常11点以后才回来。韩姐睡在客厅,男雇主走动的脚步声和开关门声,常常吓醒熟睡的孩子。韩姐刚合上眼又得起身去哄。

起先女雇主不愿意韩姐接送田田。但是产期近了,只好让韩姐送田田上学。雾霾天,女雇主给田田和老公戴上口罩,唯独没有给韩姐,韩姐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是这一年,韩姐家的老二跟老三一起考上大学。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压得韩姐喘不过气。牙疼、肩周炎,被各种疼痛折磨到翻来覆去的韩姐将两个家庭的绳索系在腰间,打个死结,一步一步拖着往前走。

忍不住牙痛,去附近的小诊所种后槽牙,牙没种好,还把两颗前臼齿磨坏,因为小诊所消毒不好,其他的牙齿也受了影响。白搭了六千,协商了大半个月,诊所不愿全赔。去北大口腔医院治疗,又花了两千。正规医院的医生说了,要补之前的后槽牙,还得再花六千。这就得一万五。为了补上这个窟窿,韩姐打算多做点活。

田田妈生了二胎,坐月子雇了月嫂照顾,熬过几天后,觉得人家伺候得不好,辞退了。韩姐帮忙做月子餐,照料幼儿。韩姐有高级母婴护理证,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按当时市场价格韩姐照顾大半月,服务费用七千块,而女雇主认为这是韩姐应尽的职责,只给了五百块钱。

月子刚过,女主人看见韩姐在吃药,“我看你身体不好,你换一家吧。”韩姐没有想到人会这么绝情。已经是17年的秋天,韩姐从雇主家里出来,天阴沉沉,没有阳光,脸却像被炉碳炙烤过一样发烫。

“三个闺女还在上学,三天半月没活,她们就得饿肚子。”韩姐的苦衷,田田妈大概不会在乎。

第六难,养老难题

赶在入冬前,韩姐找到一份新活,照顾老太。老太据说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领头人,“她写的书全是英语的,我看不懂。”老太太老年有些痴呆,而且看起来不好相处,但是两儿子都好,清华毕业,知识分子,挺斯文的,好说话。“每个月给5000元,平时给不少零花钱,他们跟我说我和老太太想吃什么就去买,吃好一点。”

这个工资比当育儿嫂的低,但韩姐急需用钱,凑合了。但韩姐开始愁,“两人咋说话啊?”老太去年是去年突发脑溢血落下的后遗症,老犯糊涂。半夜两三点,老太起来嚷嚷要吃牛肉面。住在次卧的韩姐听到动静,跑过去,跟对待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拉开窗帘,指着外面,告诉老太太:“黑,别出去。”老太一把推开韩姐,拿着钥匙要走。说不动,韩姐连哄带骗,折腾小半晚,老太乏了,躺回床上休息。

也不是每次都能哄住。老太“痴呆脾气又燥”,一不高兴,就摔东西打人。刚去的时候,韩姐老是挨打,也不敢还手,躲进卧室里,老太踹门,要她的退休金。韩姐哭笑不得,“你钱又不在我这。”老太儿子知道后,留下一句,“那你态度不够硬。”毕竟八十多岁的老太,力气弱小,老太再动手,韩姐一把抓住她,她还不上手,“被震住了”。

没几天,韩姐就遭到老太“报复”。老太有风湿,一丝凉风都不能吹,屋子门窗紧锁,韩姐却被闷得喘不过气。韩姐借着倒垃圾,出去透口气,老太听到响动,将屋门反锁。钥匙插进锁孔,转不开,韩姐慌神了,担心她开煤气,或者乱吃药。使劲敲门,没人搭理,向老太儿子“求救”,听他儿子的建议,往屋子里塞纸条,“我被困在外面三四个小时,才进了门。真是怕了,再不敢出去了。”

今年夏天的夜,溽热又黏长。韩姐吃完去火药,拉开窗户又合上,最后露出一丝窗缝,躺在床上,额头的汗在皮肤褶皱处交汇,沿着脖颈和脊背,渗进枕头和床褥。韩姐脑袋沉了下去,传来阵阵鼾声,梦里被一只手捂住嘴巴,猛地惊醒。

已经48岁,家政平台注册的最后年纪。韩姐在四十多个家庭里扮演“厨娘”、“丫鬟”、“侍从”、“奶妈”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母亲。三个女儿靠着她的辛劳都上了大学,但感情疏离,每年都得靠着丈夫的提醒才记得给韩姐祝福。

帮助数个家庭解决养老问题的韩姐,对于自己将来的养老却没有自己的答案。

家政行业是我最后的避难所

韩姐并不想做家政工,更不想去北京。留在家乡但凡有一条活路,她也不想抛家弃子。

包干到户、包产到户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实施,集体劳动被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被恢复。男人们拿起锄头誓要征服土地,创产增收;“撑起半边天”的农村妇女们退回家庭,洗衣做饭,照顾老幼。“家家都想要男娃,女娃耕不了地,继承不了土地和宅基地。”

正是激进化市场改革将照料的重负抛给家庭和个人,不论是中产女性还是底层妇女,都不得不重新背负家庭照顾责任各种繁重事务,又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这两个女性群体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她们既是完成家庭照顾任务的主体,同时又是雇主和劳动者的关系。

如今的中产夫妇越来越爱抱怨家政阿姨飞涨的工资,却往往对家政工本身的困境视而不见。家政阿姨的劳动者地位却不被法律承认,也意味着当家政工遭遇家政公司跑路、雇主欠薪、性骚扰和暴力伤害时,她们每一笔“高收入”都将是最后一笔。

对于来自西北农村的韩姐来说,在北京做家政工的这十年,受的委屈太多,但家政行业却是她供养她那逐渐疏离的家庭的唯一方式。她已经分不清,做保姆,是她的避难所,还是她的牢笼。

http://www.aboluowang.com/2018/0816/1159148.html

TERFs have no place on the left(敌视跨性别者的“女权主义者”在左派中没有位置)

写在前面:TERF的本质是另一种形式的父权压迫,只是把压迫者换成了女性而已,所以TERF不是左派的,而是极右的。

THIS YEAR, at the annual Socialism conference hos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Organization (ISO) in Chicago, we were quite dismayed by the appearance and participation of a local Chicago socialist (not in the ISO) notorious for her outspoken support for trans-exclusive “feminist” (TERF) ideology.

今年,在国际社会主义组织(ISO)在芝加哥举办的年度社会主义会议上,我们对一个当地芝加哥社会主义者(不是ISO成员)的出现和参与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她直言不讳地支持反跨性别“ 女权主义“(TERF)的意识形态。

For years, this person, who is a signer on an atrocious open letter advocating the rights of TERFs to express their bigotry in left spaces, has had opportunities to engage and learn that these “ideas” are not welcome in the ISO or our events. This person, however, did not limit herself to attendance.

多年来,这个一封残暴的主张TERF在左翼空间表达偏见的公开信上签字的人有机会参与并了解到这些“想法”在ISO或我们的活动中不受欢迎。 然而,这并没有限制她自己出席。

We learned on the final day of the conference that she was there to organize, when she handed an old friend, previous political collaborator and out non-binary ISO member an anti-trans treatise colored in Marxism.

我们在会议的最后一天得知,她在那里参与组织,同时她交给一位老朋友,以前的政治合作者和非二元ISO成员一份涂抹了马克思主义的反跨性别者论文。

We do not know how many other conference attendees received this piece of garbage — one comrade receiving it was one too many. We celebrate that other than this infringement on our well-being, the remainder of the conference was an overwhelmingly safe and beautiful space for people of all genders and expressions.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其他参会者收到了这片垃圾 ——一位战友收到都太多。我们庆祝除了这个造成了对我们的福祉的侵犯之外,会议的其余部分对于所有性别和表达的人来说都是绝对安全和美丽的空间。

This reinforces our pride as members of a socialist organization that demonstrates in practice a deep and thorough commitment to trans liberation, and against TERFism. Immediately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conference, the organizers released an unequivocal statement on the conference Facebook page condemning the actions of this person and reporting the organizers have banned her from future ISO events.

这增强了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组织成员的自豪感,这个组织在实践中表现出对跨性别解放和反对TERF主义的深刻彻底的承诺。会议结束后,组织者们立即在会议Facebook页面上发表明确声明,谴责此人的行为并报告组织者们已禁止她参加未来的ISO活动。

Given that some confusion seems to exist about whether TERFism is just one among a “diversity of opinions” that are equally worthy of engaging on the left, we thought we would take some steps to review the absolute bankruptcy of these garbage ideas.

考虑到关于TERF主义是否只是同样值得参与左派的“多样性意见”之一,似乎存在一些混淆,我们认为我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检查绝对破产的垃圾思想。

Despite being a very small minority in the left, TERFs — aka radfems — have caused havoc for trans folks for decades. Despite claiming to be part of the left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TERFs’ politics on gender tend to align more with that of the far right.

尽管在左派中是极少数,但几十年来,TERFs(又名极端女权主义)已经给跨性别者们造成了严重破坏。尽管声称自己是左派女权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但是TERF的性别政治倾向于与极右更一致。

So much so that TERFs have both collaborated with and have been heavily funded by far right groups in their quest to fight any legislation that betters the lives of trans people and in their push for legislation that makes life worse for trans folks.

因此,TERFs与极右团体合作并获得大量资金,以寻求打击任何能改善跨性别者生活的立法,以及他们推动立法使得跨性别者的生活更加糟糕。

If we do not rid the left of this toxic movement, it will continue to grow like a tumor and persist in making the lives of our trans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comrades hell, while also serving as a significant barrier to winning broader gains for the feminist movement overall.

如果我们不将这种有毒的运动排除出左派,它将继续像肿瘤一样生长,并坚持使我们的跨性别和非顺性别的同志生活在地狱中,同时对女全主义运动整体来说,它也成为赢得更广泛进步的重大障碍。


TERFISM IS a break off of radical feminism, a movement that came out of second wave feminism in the 1960s. Radical feminists believe that instead of the capitalist class and the working class being the two competing class interests in society, the two competing interests are that of (the immutable categories of) men and women.

TERF主义是激进女权主义的中断,这一运动源自1960s的第二波女权主义。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认为,不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是社会中两个相互竞争利益的阶级,而是两个相互竞争利益的阶级是(类别不变的)男性和女性。

They believe that men are innately the oppressors of women, and that all things masculine are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world. The views of radical feminism are very much that of gender essentialism.

他们认为男人天生就是女人的压迫者,男性的一切都是世界上的问题的根源。 激进女权主义的观点非常类似于性别本质主义。

Valerie Solanas, in her 1968 book SCUM Manifesto — SCUM being an acronym for the Society for Cutting up Men — puts a call out for women to get rid of the male sex altogether. The more mainstream solution of the radical feminists was complete separatism from men as opposed to fighting the capitalist system.

Valerie Solanas在其1968年出版的“SCUM宣言”——SCUM是与男性切割的社会(The Society for Cutting up Men)的首字母缩略词——呼吁女性完全摆脱和男性进行性行为。 激进女权主义者的主流解决方案是与男性完全分开,而不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作斗争。

One of their main projects was fighting against pornography. The radical feminists’ ideas began to wane in the mid-1970s as third wave feminism began to change the landscape of feminists ideas as it added an intersectional approach to feminism and incorporated the ideas of Black feminism in a way mainstream second wave feminism did not.

他们的主要项目之一是打击色情。 1970s中期激进女权主义者的思想开始衰落,因为第三次浪潮女权主义开始改变女权主义思想的格局,因为它在女权主义中增加了交叉方法,并将黑人女权主义的思想用主流第二波女权主义没有的方式纳入。

One of the first known splits where trans-exclusive feminism began to become a full-fledged ideology among radical feminists was in 1973. Beth Elliot, a trans woman, was set to perform at the West Coast Lesbian Conference. In response, a group called the Gutter Dykes leafleted the conference calling for Beth to be removed from the bill.

1973年,反跨性别女权主义开始成为激进女权主义中的一个成熟的意识形态,并第一个分裂出来。跨性别女性Beth Elliot将参加西海岸的女同性恋会议。 作为回应,一个名为Gutter Dykes的团体宣传要求将Beth从会议中剔除。

After Robin Morgan, who was the keynote speaker, gave a horrendous speech defaming Beth, a group began to storm the stage in attempt to beat Beth when she went on stage to play her set. Comedy duo Harrison and Tyler, who were set to play the conference later, jumped on to the stage to defend Beth and were beaten as well.

在作为主要发言人的Robin Morgan发表诽谤Beth的骇人听闻的演讲之后,一群人开始闯入讲台,试图在她上台扮演她的角色时殴打Beth。后来准备参加会议的喜剧二人组Harrison和Tyler跳上讲台为Beth辩护并遭到殴打。

Robin Tyler of the duo said in a later interview, “You know what’s interesting? Rather than fighting who’s oppressing us, TERFs go after the most oppressed people instead of building a coalition. It was all just shocking to me!”

二人组中的Robin Tyler在后来的采访中说:“你知道有趣的是什么吗? 比起打击压迫我们的人,TERF们追逐受压迫最严重的人,而不是建立一个联盟。 这对我来说非常震惊!“

In 1974, Janice G. Raymond published The Transexual Empire: The Making of the She-Male, a book that cemented TERF politics and attempted to curb gender reassignment surgeries. The book was accepted by mainstream psychiatrists and set back the transgender movement significantly.

1974年,Janice G. Raymond出版了“跨性别帝国:制造女性化的男人”,这本书巩固了TERF政治并试图压制变性手术。这本书被主流精神病学家接受,并显着损害了跨性别运动。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care Technology sought out Raymond to write its statement on trans medical care. Her statement allowed health insurances to reject claims for trans-related health care and made it impossible for working-class trans people to safely access the life-saving care they needed for decades.

国家医疗保障技术中心寻求Raymond撰写关于跨性别医疗的声明。 她的声明允许医疗保险拒绝对跨性别医疗保障的索赔,并使工人阶级的跨性别者几十年来无法安全地获得他们生存所需的护理。


IN THE summer of 1991, at Michigan Womyn’s Music Festival (Michfest),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women each year in the U.S., lead organizers released a widely disseminated statement proclaiming a new policy that the festival was for “womyn-born-womyn” only.

在1991年夏天,在密歇根Womyn的音乐节(Michfest),这是每年在美国举行的最大的女性聚会,主要组织者们发布了一个被广泛传播的声明,宣布了一个新的政策,即该节日仅用于“生理女性”。

When Nancy Burkholder went to the festival that year with her partner for the second time, she was escorted to the gates and kicked out of the festival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for being outed as a trans woman — sparking the “Where’s Nancy” movement.

当Nancy Burkholder第二次和她的伴侣一起去那个节日时,她被押送到大门,并在半夜被踢出节日,因为她是一个跨性别女人—引发了“Nancy在哪里”运动。

Riki Wilchins, a trans activist, created a place to protest the exclusionary and transphobic policy held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festival nearby called “Camp Trans.” Camp Trans’ goal was to create a dialogue with the attendees of MichFest to advocate for the inclusion of trans women in the festival.

跨性别活动家Riki Wilchins创造了一个地方,抗议在附近的节日的排他性的和敌视跨性别者的政策,叫做“跨性别者的营地”.跨性别者的营地的目标是与MichFest的参与者建立对话以倡导将跨性别女人纳入节日中。

Leadership emerged from Leslie Feinberg and a group calling themselves the Lesbian Avengers [founders of the Dyke Marches that happen across the country as an alternative to commercial Pride festivals, and now known as the more inclusively named Queer Avengers], a trans-inclusive group that formed in 1992 to fight for lesbian issues with direct action.

被来自Leslie Feinberg和一个自称为女同性恋复仇者的团体[Dyke Marches的创始人,发生在全国各地,作为商业化的Pride节日的替代品,现在被称为更为包容的同性恋复仇者]的领导所鼓舞,一个跨性别包容团体成立于1992年,以直接行动对抗女同性恋问题。

Members of Camp Trans successfully entered the grounds of Michfest in 1994 for a dialogue, which seemed at the moment to be relatively successful. However, in following years, the TERFs of Michfest, including founder Lisa Vogel, continued with their volatile exclusion of trans women from the land and spreading their hateful ideas under the guise of “creating a safe space for women.”

跨性别营地的成员于1994年成功进入Michfest,进行对话,目前看来相对成功。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包括创始人Lisa Vogel在内的Michfest的TERF们继续不断地将跨性别女人排斥在地域之外,并以“为女性创造安全空间”的幌子传播他们的仇恨思想。

It is worth noting, however, the divisive and contradictory position they held, wherein trans men were allowed on the land because TERFs considered them “women-born” as part of their transmisgynist ideology.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持有的分裂和矛盾的立场,其中跨性别男性被允许在内,因为TERF们认为他们是“出生时是女性”,作为他们的敌视跨性别的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TERF leadership promoted the ideology of sexualizing trans women’s bodies as inherently endangering other women’s safety,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elebrating other forms of gender non-conformity and queer sexuality on festival grounds. (See Julia Serano’s account of Camp Trans’s intervention into MichFest in her 2013 Excluded for more on this.)

TERF领导层提倡将跨性别女人的身体性别化的意识形态视为危害其他女性的安全,同时在节日的基础上庆祝其他形式的性别不一致和同性恋。(请参阅Julia Serano关于跨性别者的营地在2013年对MichFest进行干预的说明。)


IN 1999, the Lesbian Avengers attempted to enter the land as a group bringing a 16-year-old trans girl with them. They were all sold tickets after disclosing to festival organizers that there were members of their group that was trans. They were hosting a workshop the next day to have a dialogue.

1999年,女同性恋复仇者们试图将一名16岁的跨性别女孩带进这里。在向节日组织者披露他们的团体成员是跨性别者之后,她们都被卖了门票。 她们第二天主持了一个工作室进行对话。

As soon as they arrived on the land they were harassed by attendees shouting things like “Man on the Land.” The festival organizers escorted them to a tent where TERFs verbally attacked and threatened the life of the 16-year-old. Here is an excerpt from an interview with Cristan Williams about the groups experience.

当他们到达这里时,他们受到了参与者们的骚扰,他们大喊“这里有男人”之类的。节日组织者押送他们到一个帐篷里,在这里TERF们口头攻击并威胁着这个16岁的人的生命。以下摘录自对Cristan Williams关于团体经历的采访。

“S. [Lesbian Avenger]: About 10 TERFs were waiting for us when we came in. The whole ‘MAN ON THE LAND!’ started as soon as we walked in. I mean, at the time, we’re kids, we’re teenagers and these are all adults. I mean, when I think about it now, it was just so fucked up. We were trying to give out T-shirts and stickers about being inclusive. But it was getting bad.

S. [女同性恋复仇者]:当我们进来的时候,大约有10个TERF在等着我们。他们在我们一进门就开始喊’这里有男人!’。我的意思是,当时我们是孩子,我们是青少年,而她们都是成年人。 我的意思是,当我现在想起来的时候,它真是太糟糕了。我们试图给出关于包容的T恤和贴纸。 但它变坏了。

K. [trans girl in the group]: A huge crowd of yelling people formed around us, and I started crying at that point. It got so loud that Nomy Lamm, who was performing there as part of Sister Spit, came over and stood up for us…The crowd and me were walked over to a tent area. The way that it worked was that there was a queue of people who were going to get to say whatever they wanted to say. I remember, specifically, one woman looking right at me and telling me that I needed to leave the Land as soon as possible because she had a knife and didn’t know if she would be able to control herself if I was around her.

K. [团体中的跨性别女孩]:在我们周围形成了一大群大喊大叫的人,我开始哭泣。它变得如此响亮以至于作为Spit Sister的一部分在那里演出的Nomy Lamm过来为我们说话……人群和我走到了帐篷区。 它的工作方式是,那里有一列人会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我记得,具体来说,有一个女人看着我并告诉我,我需要尽快离开这里,因为她有一把刀,她不知道如果我在她身边,她是否能控制自己。

Cristan Williams: WHAT? How did people react to that death threat?

Cristan Williams:什么? 人们是如何应对这种死亡威胁的?

K: Because of the way they were queuing, as soon as one person stopped speaking, another would start, so nobody said or did anything about the death threat. At that point, I checked out. At first I was sobbing and [B] was holding my face close to hers, telling me that it would be over soon, but then I just checked out.

K:由于他们排队的方式,一旦一个人停止说话,另一个人就会开始,所以没有人对死亡威胁说或做任何事情。 那时,我观察了一下。 起初我抽泣着,[B]抱着我的脸靠近她,告诉我这一切会很快结束,但之后我只是观察。

S: The moderator did nothing. It was just a mud-slinging, hatred pouring out. It was just like one by one by one being like, ‘You’re a rapist! You’re raping the Land! You’re destroying womanhood! I don’t know what I’m going to do to you!’ — it was just violent, hatred, and I know that most of it was geared at [K]. I was up there being attacked, but I wasn’t getting the brunt of it. This went on for at least two hours.

S:主持者什么也没做。 这只是一种冒犯,仇恨倾泻而出。 这就像一个接一个地说,’你是一个强奸犯! 你在强奸这里! 你正在摧毁女人! 我不知道我要对你做什么!’ —这只是暴力,仇恨,我知道大部分都是在针对[K]。 我在那里受到攻击,但我没有受到冲击。 这持续了至少两个小时。

At least 30 people were allowed to speak at us, but there were around 75 under the tent, and if you included the people around the tent who were watching and listening, well over 100.

至少有30人被允许对我们说话,但帐篷下面大约有75人,如果你把帐篷里的人包括那些在观看和收听的人的话,那就超过100人了。


IN 2011, trans women defied the “women-born-women” policy and bought tickets and attended the festival as part of a group called “Trans Women Belong Here.” They handed out T-shirts and buttons to be worn by allies throughout the weekend and passed out flyers and zines condemning the policy.

在2011年,跨性别女人蔑视“生理女性”的政策并购买门票并作为一个名为“跨性别女人属于这里”的团体的一部分参加了节日。她们分发了T恤和纽扣,供盟友穿着度过周末,传出传单和杂志谴责这项政策。

The next few years, a huge boycott was called of the festival. Petitions went out calling on the artist to pull out of the festival, and ticket sales plummeted. In 2015, Lisa Vogel decided that rather than change the policy and open up the festival,she would rather shutter its gates for good in the name of trans exclusion.

接下来的几年里,一场巨大的呼吁针对节日的抵制开始了。请愿书们要求艺术家退出音乐节,门票销售量急剧下降。 在2015年,Lisa Vogel决定,比起改变政策和开放节日,她宁愿以反跨性别者的名义关闭它的大门。

The TERFs now have a new leader. Cathy Brennan who runs the website Gender Identity Watch, where she doxxes (outs and publicly shames) not only trans adults, but also trans youth on her website genderidentitywatch.com. She has internet-bullied multiple trans youth to the point where they almost took their own lives.

TERF们现在有了新的领导者。 Cathy Brennan负责管理“性别认同观察”网站,她在网站genderidentitywatch.com上不仅doxxes(赶走和公开羞辱)成年人,还有跨性别青少年。 她通过网络欺凌多个跨性别青年直到到她们几乎拿走了自己的生命。

She submitted a letter to the United Nations opposing legislation that would outlaw discrimination based on gender identity and gender expression. She is, quite plainly, a garbage person from garbage island.

她向联合国提交了一封信,反对立法禁止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歧视。 很明显,她是个来自垃圾岛的垃圾人。

In the UK, the left has experienced an infiltration of TERF ideology.

在英国,左派经历了TERF意识形态的渗透。

During Pride season of 2018, the TERFs used their internet platform to threaten violence against trans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Pride festivals. At London Pride, a small group of TERFs protested the front of the parade and were allowed by the London Pride to lead the parade.

在2018年的骄傲时节期间,TERF们使用他们的互联网平台威胁对参加骄傲节日的跨性别者使用暴力。在伦敦骄傲节日上,一小群TERF走在抗议游行队伍的前面,伦敦骄傲节日允许他们领导游行。

In an age where trans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folks are murdered at alarming rates, 23 in 2016, 28 in 2017 and 16 so far this year, the ideology promoted by TERFs is incredibly dangerous to our community.

在一个跨性别和非顺性别的人以惊人的速度被谋杀的时代,2016年23人,2017年28人,今年迄今为止16人,TERF们推动的意识形态对我们的社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While some on the left may dismiss TERFs as just having “bad ideas about gender,” their actions have very real material consequences for trans people every day. We need to be very clear that we stand in solidarity with all of our trans and gender non-conforming comrades and will stand up for them and with them against these bigots anywhere they try to spread their hate.

虽然左派的一些人可能会认为TERF只是“对性别有不好的看法”,但他们的行为每天都会给跨性别者带来非常实际的后果。我们需要非常清楚地表明,我们声援所有跨性别和非顺性别的战友,并且会在她们试图散布仇恨的任何地方与跨性别者们站在一起对抗这些偏执狂。

As socialists, we are fighting for a world where all are free to express their gender freely without fear. The solidarity among and between folks of all gender identities is not only needed to win trans liberation, but also essential to undermine all forms of gendered oppression, no matter who is impacted.

作为社会主义者,我们正在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性别而不用因此恐惧的世界而战。所有性别认同的人之间的团结不仅只是赢得跨性别者解放所需要的,而且对于终结所有形式的性别压迫都至关重要,无论谁是受到影响的人。

TERFism is not only transphobia dressed in leftist language — it is a dead end that will only hamper any anti-oppression movement or campaign. As socialist and feminist fighters committed to full liberation, we must remain steadfast to defeat the pull of hateful and deadly ideologies, whether found on the left or the right.

TERF主义不是唯一的以左派语言伪装的跨性别恐惧症—它是一个死胡同,只会阻碍任何反压迫运动或联盟。作为致力于完全解放的社会主义和女权主义战士,我们必须坚持下来打败仇恨和致命的意识形态,无论是左派中发现的还是在右派中发现的。

Solidarity is truly the only way to win.

团结是胜利的唯一途径。

https://socialistworker.org/2018/08/21/terfs-have-no-place-on-the-left

人性弱点能摧毁一切防火墙:社交工程攻击实践,以及你必须在乎的问题

人类是充满弱点的生物体,他们中即产生攻击者也产生被攻击者,两者都一样有弱点。攻击成功意味着被攻击者的弱点处于暴露状态。对弱点的利用就是社交工程学的主要课题。

请不要误会,社交工程学事实上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小到如普通的交往、谈恋爱、找工作、谋求加薪晋级,大到追求正义的反抗、深度调查性新闻、以揭露阴暗为目的的卧底……当然,还有致命的破坏性的攻击行为,针对任何有利的目标。

它是工具也是武器,就像砖头,能用来盖房也能用来打得别人头破血流。本博客就不介绍社交工程学在恋爱方面的用途了,而是专注于其最具毁灭性的利用,因为,我们的强大对手正在利用这一工具作为武器,以期随时能击倒我们。我们保护自己的方法将需要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好像,如果你想防止被骇客摧毁,那就需要让自己像一个专业骇客那样去思考

我们不想用“网络安全”这样的词了,这个词已经被当权者污染并借此来实施有利于他们的一切歪招,目的是随时打击我们。我们需要自己的*安全*,以破败他们的阴谋暗算,反攻回去。

人性弱点通常是网络防御战略中最薄弱的环节,即使你采取了我们推荐的所有基于技术本身的安全措施、对任何网络威胁保持警惕,你也很可能没有意识到,在社交媒体上一点点放松警惕的小疏忽都有可能带来不可想像的危险,不仅会暴露你自己,还会将你的家人、朋友和公司,全部暴露给攻击者。

就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演示的那样,一场看似普通的旅行,其结果很可能是致命的。攻击者不会仅仅玩键盘侠,在网上跟踪你的一切,他们的实际目标是现实生活中的你 — — 通过你糟糕的毫无防备社交媒体设置和表达,攻击者可以构建完美的操纵和迫害模型。请注意:他们不只有谋求钱财美色的流氓,还有那些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求你的弱点以便可以把你扔进监狱的政权。你需要知道该如何防御这些潜在的威胁。

如何才能发现自己被操纵了?

专业的操纵“艺术”要求其步骤如此小、如此微妙,几乎不可见。话虽如此,但成功的操作确实有一些“关键”的东西在里面,这些恰恰有助于我们确定它何时会发生,比如下面这样:

  • 攻击者可能会看起来非常迷人和友好。他们可能与您非常相似,就像您久违的老朋友那样,你会感觉到一种相见恨晚的快感……还记得我们在“劝导术”系列中介绍的关于骗子的特点吗?嗯,就是那样。但是要知道,并不是说一些看起来很讨厌的家伙、无厘头的挑衅者就不会是有目的的社交工程师,尤其是在网上,这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但警惕那些以大众情人般的姿势接近你的家伙是的确必要的。
  • 攻击过程中他们会试图孤立目标对象。他们需要确保你不会和其他人一起讨论他们灌输给你的谎言。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让攻击者在你身上构建一种<我们对他们>的心态。例如,让你相信你为之工作的公司是邪恶的,或者你的同事和朋友都是为了陷害你才存在于你身边的。这样,由于恐惧你就更有可能把这些谎言保密起来,也就不会得到旁观者清的揭穿了。
  • 小心,任何让您感到情绪激动或恐慌的电子邮件或电话 — — 这是一种经典的攻击技术。通过让你感到焦虑、恐慌、愤怒等等,攻击者可以操纵你冲动地行动,而不会在逻辑上思考。这和你的智商没关系,而是人性弱点,无法控制刺激性情绪。你越是匆忙或担心,你就越有可能犯错!民粹主义政客的宣传大喇叭利用的也是民众这种心理弱点。

延伸阅读:《为什么说“我也是”这句话有些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关于“虚假帮派骗术”》

我们将在下一篇独立的文章中详细介绍关于套话的技术,展示对人性弱点的充分利用。肯定有你想不到的东西。还是要说“感谢”社交网络,正是它,激发了几乎所有现实中潜在的人性弱点,你将能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是何等的容易被操纵。

面对可能的社交工程攻击,你需要在一片虚构中对事实做出清晰的排序

防御社交工程攻击要记住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击者希望你随口说出或透露出一些东西。以钓鱼邮件为例,通常这将包含他们需要您点击的恶意链接或附件。因此,您收到的任何要求您点击链接或附件的*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都应该暂停一下,专注于考虑其真实性。

这在理论层面是伟大的; 然而,大多数网络钓鱼攻击都是以创造情感反应、而不是逻辑反应的方式,制作的。如果我能让你产生情绪化反应(愤怒、焦虑或兴奋),我就可以阻止你从逻辑层面上思考,并让你做出冲动的举动。它们还会呈现一种紧迫感,“中午时分提供将结束”或“下午3点前支付有效过期不候”……这是为了让你自发地而不是通过逻辑地做出反应。如果您收到的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消息让你产生了强烈的情绪,请立即停顿一下,先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然后再回来。我保证你将以不同的方式看到它!

延伸阅读:《互联网上的人为什么如此容易被骗?》(请忽略假新闻的概念,这篇文章中呈现的互联网人的关键弱点,可以被利用来做任何事)

最常见的社交媒体错误操作是什么?

我从人们那里听到的一个常见论点是,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张贴会成为什么威胁,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哦不,出于多种原因,这是极其错误的想法。要知道,你可能还没有遭遇恶性攻击,那不过是因为幸运到了离谱的程度 — — 每次都赶上狼吃饱了,而且,你无法确保自己一直如此幸运下去:

  • 首先,仅仅因为你没有可隐藏的丑闻或秘密并不意味着你对攻击者来说不值钱。我们与特定人员分享帖子和图片,这是我们的选择。如果不是我们想要的话,我们就不希望与每个人分享。于是你的分享、点赞等操作就是你的人格呈现,即便你一句评论都没有,我也能从中看出你的可被利用的弱点。这绝不是什么创意性玩意,扎克伯格一直以来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了你的分享点赞记录,赚了大钱
  • 其次,如果您的帐户没有锁定或设置为私密,您不可能知道是谁正在查看您的帖子,为什么他们正在看,以及他们将如何处理这些看到的信息;
  • 常见的误解是,攻击者正在寻找一些肮脏的丑闻,以便索取你的贿赂。这确实发生过,但很少见。下面让我提供一种相比下很简单的、可以使用公开信息发起攻击的方式,请体验一下它的危险性。

想象一下,我是攻击者。我找到了一个潜在的目标,叫 Rebecca,她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她的 Facebook 设置为私人的,所以我们看不到她的任何帖子。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她有 900 多个朋友。这意味着,总的来说,她可能会接受她根本不认识的人作为“朋友”的添加申请。所以我将她添加为朋友将很容易获得接受。在大多数情况下,隐私设置基本形同虚设,作为“朋友”,我可以看到一切。在 Rebecca 的时间线上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目标帖子:

“今晚在曼彻斯特的美食汉堡厨房与女孩们一起聚会。这是我最喜欢的餐厅 — 我是一个忠诚的老顾客,我应该得到免费的饮料和优惠!“

看起来很无辜是吧?嗯。仅此一条,我就可以使用它在第二天向目标人发送恶意钓鱼邮件:

“亲爱的 Rebecca,感谢你昨晚光顾美食汉堡厨房。我们希望你和你的朋友在这个晚上过得非常愉快。由于您是如此忠实的客户,我们决定为您提供 50% 的下午餐优惠。请点击下面的链接拿到您的优惠券!“

评测一下,你觉得 Rebecca 点击该链接的机会是多少?很高,我可以保证。我们使用她的 Facebook 帖子中的特定信息使我们的陈述看起来非常合理。Rebecca 没有被发现任何脏兮兮的丑闻,这只是关于一个晚上和闺蜜聚会的帖子,就足以让她受到攻击。

这可不是全部,只是一点点,一点点。你经常能看到,一个家庭出门旅行回来就发现被盗了,你的孩子贴了一张自拍照就被暗网的儿童色情罪犯用作了广告,当然,就如我们先前在 #OSINT 揭露腐败的技术中所呈现的那样,富家子弟和政客的亲属也能因此栽得头破血流。

呈现一个操纵案例

请不要小看了自己,也许您真的觉得自己没有利用价值而放松警惕,事实上,您的价值不是您自己能掌握的,而是操纵者在掌握,您永远不可能知道对另一个人来说,你这个人意味着什么。它甚至有可能不是直接价值,而是一个很巧妙的跳板。

来,讲个故事。

我们的主人公是 Jessica,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刚刚在一家大型公司找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该公司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拥有一支技术娴熟的安全护盾团队。

Jessica 在社交媒体上花了很多时间。她在所有主要平台上都拥有不少朋友和粉丝。她贴出的照片是她的家人、宠物、生活方式和旅行。当然没什么特别的,就像你知道的那些人一样。看起来很平庸吗?不,绝不是。

有一天,另一个叫 Nina 的女孩在 Facebook 上向她发送了一个朋友请求。Jessica 接受了,两个女孩开始交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形成了牢固的友谊。他们相处得很好,Nina 喜欢与 Jessica 几乎完全相同的东西,事实上,她们的交流反映了彼此对几乎所有事物的看法。

Nina 对 Jessica 的工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她说她渴望做类似的工作。 Jessica 热衷于分享关于她的工作和她正在进行的项目的各种细节。Nina 总是会去点赞。

有一天,Nina 问 Jessica 是否可以帮她一个忙。她告诉 Jessica,她接受了 Jessica 工作的那家公司的面试邀请,还没有应约。她让 Jessica 不要告诉任何人,因为她们是好朋友她应该保密。女孩子的小秘密,你知道的,充满了甜蜜的味道。因此, Jessica 同意保密,并且非常高兴能与她的新朋友在同一家公司工作。

Nina 说她也很兴奋,但“有一个问题。我非常渴望得到这份工作,你知道我一直在努力赚钱。我虽然是个弱者。我知道其他一些有本事的女孩,她们比我知道的东西要多得多。“

此时两个姑娘的关系已经很融洽了,不顾一切地想要看到朋友的 Jessica 说:“我会帮助你的!告诉我,你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可以排练关于面试和工作的一切“。

Nina 回答说:“我已经做了一些研究,我想你肯定有一些客户对吧,对有些客户你很快就会展开工作。我没时间对它们进行全面研究了,你能不能给我一份客户名单和你正在使用的推销想法?这样我就可以根据目标量身定制我的想法了,他们就会爱我的!“

Jessica 同意帮助她的朋友。Nina 说她不想被取消入职的资格,所以 Jessica 应该让她的一位同事打印出这些信息,这样就无法追溯到她了。Nina 还告诉 Jessica 把打印件放在她的包里,然后在家进行扫描,再发送电子邮件给 Nina。Jessica 做到了这一点。对她来说这太容易了,还能帮朋友,何乐不为。她们很快就能成为同事了啊,对一个新入职的员工来说,在微妙的办公室政治风浪中是多么需要一个亲密伙伴呢。

那天之后,Jessica 再也没有从 Nina 那里听到任何事。这个“Nina”彻底消失了。我们发现“Nina”是假的。事实上,“她”来自受到攻击的公司的竞争对手。他们基本上把 Jessica 变成了恶意的内幕突破口,而完全没有被意识到!

⚠️ 请重点关注上面故事中被突出编辑的黑体字,那是关键的细节。

我知道,这个故事也许会让你感觉不舒服。我们都想要朋友,尤其是在这个超个人主义的冷漠时代里,孤独是我们共有的伤疤。但是,鉴于这些文章的主题,我们有义务告诉你这类状况的存在,尤其是当你是一个组织的负责人,或者一家公司的领导,你应该知道如何在防止人性弱点的层面上培训你的下属,以免他们因为善良而令你和你的事业陷入困境

我们尤其希望提醒民间组织和独立团队的负责人,你需要吸纳那些真的在乎和理解安全防御知识的盟友,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团队从内部被摧毁的话;即便你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你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事,也需要特别注意!请与熟悉安全知识的人交往,否则,他们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就把你带入了危机境地。反过来,如果你只是想交往有能力的朋友,同样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现实中变得更加可靠可信。

每个人都应该练习的安全规则有哪些?简要介绍 — —

  • 永远不要在社交媒体应用上启用位置服务,不要在任何地方发送你的坐标,包括私密聊天中;
  • 尽可能让你的所有社交媒体帐户都设置为私有。如果你希望拥有更多的公共帐户,请务必仔细审核内容!不要拿出任何个人的东西,你要在互联网上谈论自己!
  • 隐藏你在 Facebook 上拥有的朋友的数量和姓名。这将使攻击变得更加困难;
  • 如果你希望公开分享帖子,应该停下来思考,你是否乐意与全世界以及其中的所有好人和坏人分享这些内容。如果是,那就发布。如果不是,删掉它!

在线保护自己有什么好的经验法则?

我经常模仿社会工程师的策略,以查看公司和个人的弱点在哪里。如果你知道是哪些东西帮到了攻击者,那么你就知道应该如何做出改变。请记住那句流行语:“像骇客一样思考”

以下是一些重要提示:

  1. 隐私设置:检查您的 Facebook 帐户是否已锁定。删除那些您实际上并不认识的人,并隐藏您拥有的朋友数量。检查一些历史帖子上的设置,你会惊讶地发现我能找到多少线索!
  2. 审核自己:在线搜索自己的名字或者常用 ID,看看你能找到什么。如果有任何过于个人的或您没有意识到而存在着的东西,请立刻将其删除。
  3. 帖子:小心你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的内容!我最近发现可以通过扫描航空公司登机牌上的条形码,从中获取人们的出生日期;显示您年龄的贺卡和生日照片也可以告诉我您的出生日期;我可能会在一张位置不佳的自拍照上看到您的门牌号码;您的宠物项圈上的电话号码、或您在手机上使用的应用程序。不要只是检查照片是否讨人喜欢,看看镜头中还存在什么东西
  4. 谈论: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有关安全的信息。截取网络钓鱼电子邮件的屏幕截图以警告其他人(不要将网络钓鱼电子邮件转发给其他人)。我们必需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防守战中来,才能让攻击者失去市场。

我们的读者中有不少技术高手,通过回复就可以看出,不论是攻心技术还是数字技术,这让我们感觉很兴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一些读者过于轻敌的表态。轻敌是一种立场或被称为“士气”,但它绝不是策略。轻敌无法成为武器,正相反会让你陷入因疏忽而导致的弱点毕露。尤其是当你并没有完全娴熟于上述技术时,请切莫放松警惕。◾️

https://medium.com/@iyouport/%E4%BA%BA%E6%80%A7%E5%BC%B1%E7%82%B9%E8%83%BD%E6%91%A7%E6%AF%81%E4%B8%80%E5%88%87%E9%98%B2%E7%81%AB%E5%A2%99-%E7%A4%BE%E4%BA%A4%E5%B7%A5%E7%A8%8B%E6%94%BB%E5%87%BB%E5%AE%9E%E8%B7%B5-%E4%BB%A5%E5%8F%8A%E4%BD%A0%E5%BF%85%E9%A1%BB%E5%9C%A8%E4%B9%8E%E7%9A%84%E9%97%AE%E9%A2%98-1080b745430

一名非传统社会主义者的心路历程

非传统社会主义者?没错,就是我。我是一名社会主义者,但不是一名传统的社会主义者。

很多社会主义者是传统的社会主义者:从家庭中或后来机缘巧合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思想,通常只接触了某个派别的思想,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等早期社会主义者的作品起步,很多同时崇拜作者,在成为社会主义者之后开始慢慢去除原有的一些思想残余(有些人终生都没能去除)。

这类社会主义者,最典型的一个特征就是虔诚,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否认作者的不足之处,甚至有些会发展到为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的暴行洗地。

但我并非如此。我在成为社会主义者之前,是一个进步右派,当时的我以为资本主义是捍卫人权的,而社会主义就是共匪朝鲜之流(当然我这么以为是受到了不少误导所致,具体如何受到误导,我之前在博客上写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当时的我已经摆脱了国族主义洗脑,至于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我就从来没有过。

但后来我发现资本主义根本就不捍卫人权,反而为了利润四处践踏人权(主要是《海盗与君主》和《新自由主义简史》的启蒙)。此时我开始怀疑资本主义,同时也开始怀疑资本主义嘴里的“社会主义”到底有多少是真的。但此时我也不想直接去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我更想知道的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的,有哪些思想,哪些流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此时需要提到一个人:长毛(梁国雄),这是我曾经的香港朋友介绍给我的。但我发现:他一边赞美长毛坚持反共,还在英国殖民时期进过监狱,但一边又不认为长毛适合进入政府,并且嘲笑长毛的福利国家设想。

然后我问他:长毛到底是怎样的思想?他当年为什么会进英国人的监狱?

然后他说:长毛自称托派,至于他当年为什么进英国人的监狱,我也不清楚。

我追问:托派?托派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说:我也不知道,但我不关心这些,长毛反共就足够了。

可我不认为“足够了”,尤其是此时我已经开始怀疑资本主义,我产生了一种直觉:长毛的思想必然是反资本主义的,特别是经济方面,所以才会被我曾经的这个把弗里德曼当偶像的朋友嘲笑。

然后我自己google了一下,结果看到以下资料: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托洛茨基主义理論[6]。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切·格瓦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7]

当时我根本就看不懂“不断革命”“世界革命”这些,而长毛曾经参加的“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更是令我惊讶。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反共?这只能说明一点:共根本就不是根据马克思的理论行事的。当然,共现在不是不等于以前也不是,没准长毛是另一种“毛左”呢?

要证实或证伪这点,就要搞清楚到底托派是什么。然后我继续查找资料,结果找到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在那里,我找到了很多问题的答案(原来托派和毛派是死对头,原来陈独秀被赶出中共是斯大林派夺了托派的权,原来奥威尔是社会主义者),同时也越来越不相信资本主义。但我认为单独一个网站提供的资料还是太薄弱了(此外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的亲苏态度也令我不放心),我应该多找些外国社会主义者的资料,于是就很自然的以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上提供的作者和流派的信息为线索搜寻英文资料,然后搜出了大批左派网站,然后我慢慢的把这些网站上的文章,和宗旨,特别是对中国的态度,都仔细的阅读了一遍。

在阅读的时候,我并不在乎作者属于哪个派别,事实上我很讨厌宗派主义,我只看作者到底是不是反压迫的,是不是支持民主自由人权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逐渐独立形成了经济民主设想(一开始我并没有读到经济民主相关的资料),并且据此找到了更多左派网站,其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就是DSA。可以说,当我找了很多网站,然后发现DSA无论是对苏联和中国的评价,还是对社会主义的阐述,都和我自己的思想非常切合,特别是看到他们的经济民主主张时,真的是个惊喜啊。

然后?然后我就正式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了。此时我觉得有必要看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了,看了之后发现:马克思果然是被冤枉的,共匪的暴行和马克思毫无关联,但马克思基于19世纪的社会背景进行的分析,有不少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但资本论是适用的),相比之下恩格斯的理论适用现代社会的还多一些。所以,对我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和大卫哈维以及霍华德津恩等人一样的社会主义作者而已,此外我本身就很讨厌崇拜。

现在,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关注现代社会主义者的新文章和新理论,只有在研究左派历史的时候才会去翻故纸堆。有人关注作者的派别,有人关注作者的家庭,而我只关注,作者的思想。

 

 

 

历史的先声——论中共夺权之前是如何骗人的

非常非常多的人(无论是反共还是挺共)都以为中共是完全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去骗取支持的。但这并不是事实。事实是,中共靠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骗到的不过是极少数的理想主义者(例如王实味),而当时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更别提去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了。

那么中共是完全靠苏联的武装援助和日本侵略提供的机会吗?也不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本土基础,苏联和日本的外因也无法发挥作用。把中共推向天安门,当时的中国人是出了大力的。顺便说一句,除了少数小国之外,绝大部分国家的独裁者夺权都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

也许你会觉得当时那些支持中共的中国人太白痴。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支持中共并不是一个明显的糟糕选择,一来中共没上台,本性没怎么暴露;二来,当时的中共的宣传也的确相当有欺骗性,特别是和极右的独裁KMT对比,当时的中共从宣传上看简直是民主先锋队啊。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看看当时的中共是如何宣传的吧。哦,在看之前,首先要说明一点:毛贼思想大部分是抄袭自斯大林的,但当时中共的宣传基本不怎么提抄袭自斯大林的那些(一国社会主义,中央计划经济/指令经济,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发展重工业,人民被党领导,党被领袖领导),事实上抄袭自斯大林的那些是从1953年才开始大肆宣传并执行的。

当时中共宣传的内容之一是毛贼原创的新民主主义,内容是:至于还有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但必须实行无男女、信仰、财产、教育等差别的真正普遍平等的选举制,才能适合于各革命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适合于表现民意和指挥革命斗争,适合于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这种制度即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的政府,才能充分地发挥一切革命人民的意志,也才能最有力量地去反对革命的敌人。“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精神,必须表现在政府和军队的组成中,如果没有真正的民主制度,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叫做政体和国体不相适应。

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我们现在虽有中华民国之名,尚无中华民国之实,循名责实,这就是今天的工作。

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它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正确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概括一下就是:民主,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化。这是社会主义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充满了法西斯“阶级合作”的味道,当年墨索里尼就是鼓吹阶级合作的。顺便说一句,国有和公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国有是公有的第一步(民主政府所有),而公有的本质是所有和经营都实现完全民主,而中共抄袭自斯大林的独裁“国营经济”,连国有都不是,就是纯粹的党官僚私有。当然,很明显毛贼当年骗人的时候可没承认自己会独裁。

不过毛贼在鼓吹新民主主义的时候,至少还提到了和斯大林与苏联的关系(原文链接中有),但在其他大部分时候,毛贼和中共连苏联都不怎么提,他们吹捧最多的国家是:美国!

这里就要隆重介绍一本书了:《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里面收集的是中共上台之前的宣传文章,以下为部分内容摘录:

1,民主主义是生命的活力:那是在一八六四年。美国的“南北战争”已经继续了三年多。正在战事十分紧张的时候,举行了总统的改选。大家都知道,那次改选的结果是林肯大总统再度当选。林肯在那时是美国人民的民主力量团结的中心,他所领导的战争是为保卫民主制度的一个战争,所以在战时的大选中,他再度受到人民的拥戴。

这相距八十年的前后两次大选交相辉映,其意义,正如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是向举世证明民主主义是生命的活力”,而这种伟大的活力是经得起战争的考验的。——《新华日报》1944年11月15日

(实际上南北内战可不是为了保卫民主制度,中共可真是个美国粉。)

2,“中国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应在所有领域贯彻民主”
——1944年6月12日毛泽东答中外记者团:我重复说一句,我们很需要统
一,但是只有建筑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才是真统一。国内如此,新的国际联盟亦
将是如此。只有民主的统一,才能打倒法西斯,才能建设新中国与新世界。我们赞
成大西洋宪章及莫斯科、开罗、德黑兰会议的决议,就是基于这个观点的。我们希
望于国民政府、国民党及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主要的就是这些。中国共产党所
已做和所要做的,也就是这些。——《解放日报》1944年6月13日

(“只有民主的统一才是真统一”,这在当时说出来,不,即使在现在,也能爆掉大一统教徒五条街啊。)

3,中国要求的只是民主: 中国共产党在今天并不要求一个共产主义的中国,甚至也不要求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人民仅仅要求如英、法、美及其他民族的人民享有已久的那种权利。

这就是说,中共要结束中国的封建时代,以及寄生在这种基础上的独裁、
官僚政治。

由于这种要求,使中共代替中国的广大人民说话。但是却遭到反动派猛烈
的反对,正象克伦威尔、华盛顿、罗斯福所遭受的那样。

今天,中国共产党要求停止进攻民主解放区的内战,停止外国人干涉中国
内政;同时要求一个民选的国民大会来解决中国未来的机构。它热切期望这一中国
临时政府,将是一个各党各派组成的政府,并包括共产党在内,以便毫不犹疑、毫
不迟延地实施这些步骤。
……
——《新华日报》1946年5月1日

(中共连社会主义都不要求了,啊,这的确是事实,呵呵。)

4,“ 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H·福尔曼·:福尔曼先生认为这些共产党员是优秀的中国人。……这些共产党员并不在“实行共产主义”。他们并不实行集体化。他们倒是在鼓励私人企业、合作主义以及国营事业。他们实行着有效的民主政治,承认非共产党和别的政治集团,并限止每一机构中共产党员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以避免不良的控制。他们的最基本的目标是农业改良、教育卫生和工业的进步,这些和俄国的共产主义实在没有相同之处。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政治家,曾经这样表示出中国人民的希望:“我
们并不需要、亦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并不主张集体化,也不反对个人的活动——事实上,我们鼓励竞争和私人企业。在互惠的条件下,我们允许并欢迎外国对我们的地区作工商业的投资……我们相信着,并且实行着民主政治”。他说得很对。
——《新华日报》1945年4月19日

知道为什么当年会有不少外国人偏向中共了吧?当年外国并没有什么毛派,系统性的毛贼神教输出主要是依靠文革进行的,那些偏向中共的外国人大部分并不是社会主义者,恰恰是资本主义者。

5, 论英美的民主精神:美民主政治所重视的平等,正是这一含义,我们从国父孙中山先生的话中可以更清楚了解,如果英美人人在法律之前没有平等,若是与王云五先生所说英国人民的见解相反,假如至今英美仍不准人民有平等的权利,那末怎样能够谈得到民主、怎样能够实现民治呢?说到“自由”也是一样,如果连人民言论、集会、身体的自由都不允许,则民治从何谈起?德国和日本两个法西斯国家的人民缺乏了平等和自由权利,所以永远不能成为民主国家。英国没有成文宪法,但是英国人民有平等有自由,所以虽没有宪法也是民主国家。由此看来,民主政治的主要标志是人民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除掉德日等法西斯国家的反民主的侵略者之外,我们想今天整个世界的人们对英美民主政治这两大精华——人民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是不会仇视的,是要赞扬的!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贝。若从世界正义人类的地位来说,我们所求的只有希望这些平等自由更加充实些、更加宽广些,应该决没有一个人会把这些精华连根毁损而加以唾弃的。 ——《新华日报》1944年3月30日

(我忍不住想要鼓掌了,这水平比起今天很多民逗强多了。)

6,象征民主自由的日子:今天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这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的象征的日子,这是一个由人民的力量在世界上建立第一个共和国的日子。它的光辉不仅照耀着新大陆和旧大陆,而且照耀着几个世纪,直到今天,美国还是民主世界中最年青的向上的国家之一。

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人民的解放要求是不能违背的,这两点在美国的独立革命历史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美国人民也应该永远相信这个真理。就因为这个基本的真理,产生出一个独立自由而民主强大的美国,这国家,直到今天还是民主世界中最年青向上的国家之一。——《新华日报》社论 1945年7月4日

(看看这对美国的吹捧,比起今天的美国粉们如何?程度不落下风,水平却高多了,至少当年的中共没有吹捧基督教。)

7,民 主 颂 ——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
杰弗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
们所代表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
爱玛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
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
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道德上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
值来计算的。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谢抗战以来的一切一切
的寄赠与援助;但是,在这一切之前,之上,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
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
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我们相信,这才是使中美
两大民族不论在战时,在战后,一定能够永远地亲密合作的最基本的成因。——《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是不是非常难以置信啊?如果我不进行说明,怕是没人会相信这是中共的说辞吧?)

8, 为了人类-史 纲:

为了人类!为了人类!
于是年轻的美国,升起了旗,
吹起了号角,击响了战鼓,
在新的土地上,新的天空下,
结集了世界爱自由的人,
开始实验着新政体,直到今天。
古老的有宿疾的欧洲,
早他六年就说了“自由、平等、博爱”,
年轻的美国却从出世婴儿
那时就实行了“民治、民有、民享”,
她没有高高的巴斯蒂尔要攻打,
她建立了高高的自由女神。
只有一种历史——人类的历史,
人类的结合——不是分离——的历史,
年轻的美国一章又一章的写
乔治·华盛顿写,杰弗逊写,
林肯写,而惠特曼歌唱,
如今是罗斯福在炉旁著述。
我们该如何羡慕年轻的美国,
像一个圆球的民主国家,
能平滑地滚动,富于弹性的蹦跳,
不象多边多角的法西斯统治。
年轻的美国没有对人类失望,
将来人要知道世界本是个圆球。

——《新华日报》1943年7月4日

(这程度怕是多数美国粉也比不上。)

9,言论自由与民主:

雪梨市民所喊出来的两个口号,正是相连一贯的两件事:有民主就有言论
自由,没有言论自由就不是民主。我们拿英国来作例,英国是一个民主国,所以英
国即使在战时,对言论的自由也是尊重不渝:报纸送检是出于自动,而且只限有关
国防的稿件;刊载了有害国防的消息,至多也不过事后由政府提出公诉,没有其他
任何直接干涉言论的行为。——这些事实,是一民主国对言论态度的标本。就拿现
在发生纠纷的澳洲来说,报纸和人民也还有对言论限制作抗争的权利,可见民主和
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
榜样。

——《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如果我没有说明,你能区分这是当年的中共的说辞还是今天的哪个民运的吗?)

限于篇幅,我就不再继续摘录了,想要看的读者可以去这里下载:https://www.bannedbook.org/resources/file/2452

现在知道中共当年是靠怎样的说辞骗取支持了吧?不是靠别的,就是靠今天民运和民逗们依旧在喊的“民主”和“自由”,而不是当了冤大头的马克思主义。而上台之后,政权到手了,再怎么胡作非为都没人能阻止了。

那么,既然中共当年喊的“民主”和“自由”是骗人的,今天的“民主人士”们当然一样有可能也是骗人的(事实上我也完全有可能是骗人的,哈哈),那么有办法进行辨别吗?

答案是,有,但要看情况,而且进行辨别并不容易。我说说我的辨别方法吧:

1,首先看自称的“民主人士”们有没有组成一些组织,如果有,那么就查找该组织相关资料(尽可能找第三方的资料),特别关注组织本身的民主程度如何,如果组织本身并不民主(特别是海外的组织,墙内的组织由于必须要秘密行动实现民主有很多困难,但海外组织理应民主),那么参与组织,特别的在其中担任重要职务的“民主人士”就有问题了,不应当相信。当年的中共就是非常不民主的组织。

2,如果没有参与组织呢?那么就要看该“民主人士”的单独论述。注意,单独论述,转推然后加几句骂共匪的话谁都会,不足为据;特别是那些没什么单独论述,大部分时候都在附和名人的“民主人士”(例如郭粉,姨粉,川粉等各类脑残粉,还有教徒),这种即使不是挂羊头卖狗肉,也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这类人是没有勇气和意志承担民主赋予他们或她们的责任的。

那么如何从单独论述中判断是否真的支持民主自由呢?首先明确一点:民主是人民决定政府(这里暂不考虑经济民主),而自由是每个人都有权做除了践踏别人人权之外的任何事。所以那些鼓吹素质论的,鼓吹精英专制的,鼓吹基督教带来民主的,都可以滚了,当然有些人不会很明显的鼓吹,这就需要多看看其单独论述然后仔细分辨(这个是需要经验积累的,通常刚翻墙的人因为没有相关经验,很容易上当,我当年就上过几次当)。然后,那些鼓吹大一统的(通常这类人也是KMT粉和汉民族主义者),反共更反分裂的(例如对维吾尔和图伯特独立诉求的敌视,在维吾尔和图伯特问题上变身为CCAV分台),也可以滚了,大一统的本质就是反民主的暴力奴役。

这些明显的坑躲过去之后,接下来就要观察不那么明显的坑了:对平权的态度,例如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对女权主义的态度。很多“民主人士”平时的单独论述中根本不会出现这类话题,结果就是无从判断(你主动去问他们很多时候也不会回答),但特定时刻他们会爆发出来,例如最近的metoo,还有共匪迫害性少数群体的事件爆发时,他们就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对于那些表露出反平权的纳粹,直接滚就是了,他们和共匪是一路货色。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是否支持新自由主义。要判断这点,要综合观察以下几点:对邓坦克的态度,对“改革开放”的态度,对福利国家的态度,对欧美福利制度的态度,对全世界独立工会和工人运动的态度,对奥地利芝加哥学派的态度。基本上那些动辄米塞斯哈耶克弗里德曼语录挂嘴边的,敌视福利国家的,根本不管工人死活的,一提到左派就“毛左”如何如何的,把外国社会主义者和共匪混为一谈的,认为马克思应该为共匪的国家资本主义暴行负责的,只宣传毛贼暴行不提坦克的“改革开放”造成的种种恶果的,这种资本主义哈巴狗宣传民主自由是假,自己想要当右翼独裁者才是真。
 

维吾尔问题和图伯特问题相关资料推荐

关于维吾尔问题,汉人“民主人士”这边总是飘着一股浓浓的帝国主义臭味,他们其他问题上不相信共匪的说辞,但一碰到维吾尔问题,他们马上就成为CCAV分台,所以,绝大部分汉人”民主人士“关于维吾尔问题的说辞都是不可信的。

而图伯特(西藏)问题情况稍微好一些,因为达赖喇嘛名气很大,但帝国主义汉人“民主人士”很多一边捧达赖喇嘛,一边无耻的篡改图伯特历史,为大一统造势。所以他们关于图伯特现状的说辞可以参考,但相关历史不可信。

同时我也观察到了一点:基本上支持维吾尔人和图伯特人的人权的(大部分不是汉人,或者厌恶汉民族主义(例如我)),同时也支持帮助难民,不歧视非白人,更不会四处当仇穆十字军。而是否真的支持人权,对维吾尔和图伯特问题的态度是一个关键的标准。

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些可靠的了解维吾尔和图伯特的资料:

维吾尔问题:

1,伊力夏提:维吾尔人,美国维吾尔协会主席。其在博讯和其他一些网站上发表过不少文章:”维吾尔人不是中国人!“”伊利夏提:“东突厥斯坦”还是“东土耳其斯坦”?“”乌鲁木齐7-5大屠杀7周年游行“”7.5周年祭伊利夏提:现代维吾尔民族名称复兴之简述”“民族压迫中被牺牲的维吾尔儿童/伊利夏提”“中国人和伊斯兰教/伊利夏提”“只有维吾尔人是“恐怖分子”!?/伊利夏提

这些网站上还有更多文章,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文章是我认为汉人(或者说自认的汉人)特别应该看看的。当然,作者是个虔诚的穆斯林,而我并不赞同其对伊斯兰教的护教态度,不过作者说中国人跪舔基督教是因为被基督教国家打败过,这倒是有几分道理,想象一下如果在美国蹦哒的不是福音派而是瓦哈比主义(两者都是原教旨教派),那么今天余杰王怡曹长青之流就会鼓吹伊斯兰教救中国了,呵呵(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奉的本就是同一个上帝,安拉只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基督教的bible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经书,只是最高权威是古兰经。而那句经常被仇穆十字军嚷嚷的“安拉胡阿克巴”是阿拉伯文的音译,而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帝是伟大的”。纳粹们捧基督教而踩伊斯兰教,逻辑等同于捧狗而踩dog。还有一点,伊斯兰教的禁止吃猪肉的教义是来自旧约的,反倒是基督教一直都不遵守教义。)。

摘录一下关于七五事件的真相(因为很多傻逼汉人总是重复共匪的谎言):“2009年7月5日,在东突厥斯坦首都乌鲁木齐,以各大学学生为主的维吾尔年轻人,在目睹了互联网上疯狂传播的,一大群汉人暴徒手持棍棒袭击在广东韶关打工无辜维吾尔打工者的视频后,组织了一场和平游行;目的是要求自治区政府有所作为,保护在外打工维吾尔年轻人,依法惩处暴徒、打死维吾尔年轻人的凶手;然而,和平游行,在中共殖民政权王乐泉为首一群屠夫的精心安排下,成为了对维吾尔年轻人的一场血腥屠杀!

“热比娅女士在回顾了7.5大屠杀始末之后,以“维吾尔人曾经信任过中共政权、信任过移民汉人;维吾尔人以为可以和汉人在一起和平生活;但7.5对维吾尔人的大屠杀事实证明,特别是7.5之后的汉人移民在中共殖民政权组织下,冲到街头、维吾尔人家里,大规模屠杀任何遇到的维吾尔人;无论其为何人,认识的不认识的,或曾经是邻里、同事,大人、小孩;这一残酷的事实证明,中共政权及其在东突厥斯坦的汉人移民,不仅没有把维吾尔人当成中国的一员,而且对拥有千年文明的维吾尔人极尽侮辱、歧视、排斥,对维吾尔文化、信仰、语言等进行恶意的亵渎、践踏,他们根本就没有把维吾尔人当成人。”

热比娅女士继续慷慨激昂说道:“我们是人,我们是一个创造过千年文明的民族;我们的祖先曾经建立过很多的帝国、建立过独立的国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贡献;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压迫、屠杀、恐怖威胁。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就是要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呼声,要让中国殖民政权听到我们的呐喊!我们要让全世界听到那些在7.5大屠杀中为追求自由、平等而献身维吾尔年轻人的声音,要让中国殖民当局听到我们这些人愤怒的质问,听到我们自由的呼声!””

2,伊力哈木:维吾尔人,曾经的大学教授,现在的良心犯。相关文章:“多数维吾尔人认为政府是汉人利益的表达”“伊力哈木:中国的民族政策不需要反思吗?”“伊力哈木:和平、公开、平等、尊重、善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汉人对维吾尔人的压迫资料摘录:2011年,维吾尔在线做过一项调查,该调查由维吾尔学者,维吾尔在线创始人伊力哈木·土赫提组织。根据该调查,67%的维吾尔人认为政府仅仅是汉族人利益的表达,并认为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政府对汉人予以优待。同时,绝大多数汉人支持对维吾尔族的强硬政策。89. 4% 的新疆汉人希望在各个层面保持并强化汉族人的优势地位。82.3%的新疆户籍汉人支持继续保持排他性的权力控制。

调查显示,汉人在新疆政治上享有较多的参政权。各级党政部门几乎都有汉人人担任第一把手。就任高职的汉人远远超过维吾尔人的比例。

对此,伊力哈木·土赫提表示:“维吾尔人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存在是一个无法篡改的历史和现实事实,其生存与发展、利益和要求须在自治区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保证和体现,否则,必定有缺陷并遭遇危机。”

此前,针对仅有12名维吾尔族代表入选中共十八大名单,伊力哈木·土赫提表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维吾尔族在中国的政治地位。 维吾尔人在参政、就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系列不平等问题。比如维吾尔人参政。”伊力哈木进一步表示,“几乎所有文明国家,都有禁止种族歧视的法令。联合国于2011年《德班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周年之际召开会议认为,种族隔离是对人类的犯罪。然而,新疆当局的政策,不仅鼓励种族歧视,而是清清楚楚的种族隔离政策。连普通维吾尔人,仅是因民族身份也要被特别检查,住宿、租车、打工、就业等被拒绝或受到冷落。”

统计数据也显示了民族间的不平等。约90%–92%的维吾尔人生活在农村,特别是新疆的南部地区。去年,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称,整个新疆年人均 GDP19000元,农村地区的人均年收入为3,800元(560美元),但南疆农民的收入还要低得多。例如,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和田地区农民的平均年收入仅为2,226元,南疆还有不少乡村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左右。干旱程度不太严重、可以开垦的土地,条件优越的耕地,以及水源和政府投资兴办的农场,主要是由以汉族人为主的准军事化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控制。

汉族人的控制已经超出了能源和大规模农业等领域。比如地方当局在招聘公务员岗位时,绝大多数岗位明确限定招聘汉族。在国有企业经营的各个领域,绝大多数职位招聘汉族似乎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汉族人甚至还在维吾尔族传统产业上也取而代之,从传统市场到穆斯林食品,比如飞往新疆各地和穆斯林国家航班的清真食品供应权,被汉族企业家霍兰兰经营的新疆佳雨工贸有限公司(Xinjiang Jiayu Industrial & Trading Co.)所垄断,提供46种清真食品。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霍兰兰承认说,公司的300名员工主要都是汉族;公司里也有少数维族员工,如一位做清洁的女性,但所有的高级职位都是汉族人。当然她补充说,所有清真食品公司都要有维族员工,这是一项要求。另外,往返于乌鲁木齐和喀什的飞机虽然有许多乘客是维吾尔人,但机舱内广播使用的却是中文和英文。

3,维吾尔人权项目:维吾尔人权项目(UHRP)是有美国维吾尔人协会(UAA),于2004年在美国民主基金会(NED)拨款支持下设立的。维吾尔人权项目的目的是:促进维吾尔人人权、民主,揭示正发生于东突厥斯坦——中国当局自1955年起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UAR)的人权践踏行为。2016年,维吾尔人权项目成为一个独立、非盈利(501(C)3)、免税研究机构。

网址:https://chinese.uhrp.org/    推特账号:@UHRP_Chinese

图伯特问题:

1,唯色:图伯特人,作家,其文章大部分发布在个人博客“看不见的西藏”上。 不了解图伯特的历史与现实的人,推荐阅读其博客文章。推特账号:@degewa

2,唐丹鸿:汉人,作家,现居以色列。其文章发布在多个网站上,有个人博客“唐丹鸿博客:轮回中轮回的瞬间”,还有一些文章:“唐丹鸿:西藏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吗?”“唐丹鸿:西藏问题–帝国三部曲”“唐丹鸿:移民西藏——殖民者脏污的权利”这几篇文章推荐不了解图伯特的人好好阅读一下。推特帐号:@DanHongTang

关于汉帝国主义的资料摘录(我不承认汉人这个共匪强加给我的身份,我是社会主义者,我是人,我是地球人,我不是什么狗屁汉人,共匪强加的汉人身份没经过我的同意):1913 年,民国临时总统袁世凯给十三世达赖喇嘛发去了一份滑稽的“复职”电报:“目前,民国建 立,五族汉、藏、满、蒙、回共和,达赖喇嘛自然应感到和祖国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情况下, 他先前的错误可以忽略;他的封号‘诚顺赞化西天大善自在佛’从此恢复,希望他支持黄教,帮助 民国。”[5]可是达赖喇嘛并不感到和“祖国”有什么联系,他回复表示,他并未向中国政府请求以 前的封号,他‘要在西藏行使世俗和宗教统治’。十三世达赖喇嘛并公告了“我们是一个依照佛法, 享有和平自由之独立小国”[6]。一年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宣称“中华民国之领土,依 从前帝国所有之疆域”——强调一下“帝国之疆域”。

《清帝逊位诏书》直到今天,还被中国学者用来论证“合法性”:“《清帝逊位诏书》成为帝国主 权转移至民国的重要合法性文献……作为原帝国所辖领土的辽阔的边疆民族地区因此被当然合法 地纳入民国法统之下。”呵呵,帝国、帝国,我有点惊讶天朝学人这么堂皇地使用这个词:“帝 国”——武力征服异域、军事控制、政治干涉、经济掠夺、文化同化、无正当性的集合,唯独没 有最重要的证据:藏回蒙的认受,怎能证明“合法性”呢?

“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中国人,在二战后世界各地殖民地纷纷独立的时代,怀着帝国主 义殖民主义受害者的悲情,使用“落后”这一典型的殖民主义式理由,赋予自己“先进”与“解放”的 典型殖民主义式身份,占领了图伯特和东土耳其斯坦,华丽转身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主。新中 国,是一个远超“九州”“华夏”疆域的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图伯特人、东突厥穆斯林、蒙古人、 满洲人通通成了“少数民族”。

“蛮戎狄夷”、“番国”、“藩属”、“族”、“少数民族”,名称的演变,正是帝国的扩张史。而从“藩 属”到“少数民族”,则经历了最血腥的过程。今天,当汉人爱国者们俯察包括“中国西藏”、“中国 新疆”的心爱的版图时,请一并看见,那些数字骇人的被杀死的番邦异族:男人、女人、老人、 幼童……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特征:异族势力入主,通过军事占领、政治统治、经济掠夺、文化同化、 人格奴役、不平等贸易等,以获取殖民者的利益——当代中国符合所有项。

3,藏人行政中央官方中文网:根據現代民主製中三權分離的原則,藏人行政中央是由最高法院、西藏人民議會以及內閣(噶廈)所組成。藏人行政中央噶廈在噶廈(政府內閣)領導下,有七個部和三個獨立機構所組成。另有還有一些獨立經營但由藏人行政中央領導的團體或機構。上面有详细的图伯特历史与现实介绍。

网址:http://xizang-zhiye.org/    推特账号:@xizangzhiye

相关参考书籍推荐:https://onedrive.live.com/?id=F5B0090663FEEADA%211067&cid=F5B0090663FEEADA

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民族自决和殖民地革命论可以说是为维吾尔和图伯特人民量身打造的,这两个殖民地的人民有权独立,有权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