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高考的时候有人建议我写批判高考的文章,其实单纯批判高考的文章很多,我推上也有转载了两篇:北大飞 | 高考日 讲讲我的往事 和 说说我所经历过的高考地域歧视 ,但实际上,单纯批判高考的意义不大。或者说,高考本身也并不是根源,而是根源造成的症状。而根源是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很多人都把高考比作科举,这个类比不能说错,但是是很不准确的。古代皇权专制帝国的科举,面向占社会总体少数的地主士绅阶级,古中国有条件读书识字参加科举的,基本上是地主或官宦家庭,而商人和手工工匠则被朝廷打压,规定不准参加科举,而普通平民则更是想都别想,连读书条件都没有还参加个毛?古中国可没公共教育啊。而科举的目的,是为朝廷选拔官僚(文举选文官,武举选武官)。
参考资料: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停办两次,共举办过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国子学录取284人,总计1,423人。
整個唐朝的科舉取士約一萬人。
明朝二百七十七年開科八十九次,取進士24,536人。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一百一十二次,進士二萬六千人;
来源:中国科举制度
而在这些帝国当时的总人口数是多少呢?
清朝清朝建立之後,明末各種大戰亂又將全國人口縮小到了1億零300萬,減少了6000萬以上的人口。一直到康熙末年,人口才恢復到了明朝最鼎盛的1億5000多萬人。自此之後,中國人口就一路狂飆,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全國人口突破2億,僅僅26年之後的1790年中國人口就增加了1億人達到3億,道光十四年(1834)增至4億。
稍微算算就会发现,帝国科举取士总人数占帝国总人数的比例,最高都不到千分之一,不少帝国时期更是万分之一都不到,如果按照每年取士人数去计算,那是连百万分之一都不到了,有些傻逼喜欢吹捧古中国帝国的科举制度,呵呵,这有什么可吹的?靠这个去“改变命运”,还没现代人出车祸的概率高呢。
而高考呢?先不说实际上有多少人能够读到能参加高考那天,至少比起古代帝国科举的参与人数比例,那是高多了的:
数据显示,中国高考人数一直在持续变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报名人数一度每年只有100多万人。高考人数顶峰时期是2008年,为1050万,到2013年下降到912万,2014、2015年分别增加到939万、942万,2016、2017年稳定为940万。
来源:首批00后高考:报名人数975万,创8年新高_搜狐新闻_搜狐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9亿人,占世界人口总量18.7%[1]
来源:中国大陆人口
算一下就会发现,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接近百分之一,当然也不是什么高比例,但比起古中国帝国时期的科举制的那百万分之一的比例,真的高很多啊。
但请注意:高考和科举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前面已经说了,科举的目的是朝廷选拔官僚,而高考的目的则是上大学。从目的来说,科举更类似公务员考试,而和高考完全不同。
所以高考和科举,无论从参与人数比例还是从目的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机制。但有一点两者是相同的:参与者都想靠这一机制改变命运,或者,更准确的说,实现阶层上升。
至于能否实现阶层上升,我之前转载的两篇文章已经明确说明了,不能。但如果这篇文章止于此,那么我也不必浪费时间写这么一篇文章了。
诸位,先思考一个问题吧:为什么我们非要追求阶层上升?
我想有一个答案肯定很多人都会说:“当然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了!”
那么,思考第二个问题:能爬到金字塔顶端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
很明显,答案是:在全世界都是少数,极少数。如果有人对这个答案有疑问,去看看这篇文章吧:赵皓阳:生而贫穷(转载)
既然是极少数,那么,第三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不推翻这个制造金字塔的压迫性的制度,而非要追求什么阶层上升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大部分人不知道推翻之后该拿什么制度进行替代,害怕血泪之后历史又一次循环;2,资本主义无孔不入的洗脑宣传,导致大部分人有“我可以阶层上升”的幻觉。
对于1,替代制度是核心为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社会主义;对于2,资本主义灌输“阶层上升”幻觉的一个重要说辞,就是“通过教育可以实现阶层上升”。
而事实上呢?有人说,教育的不平等直接断了底层上升的道路,精英垄断教育资源进行精英教育,而平民只能待在资金不足的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都没有的地方(例如教育市场化的中国)就更糟糕了。
单看这话是没什么问题,但通常这么说的人都有一个幻想:教育平等之后底层就能上升了。但是啊,先不说资本主义下根本不可能实现教育平等,因为政客和财团老板等精英们必然垄断教育资源;就算假设某个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平等了,那么底层也还是底层,绝大多数都别想上升。为什么呢?因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压迫性的制度,少数政客和财团老板联手剥削压迫大部分人,那么,这种制度本身就决定了必然是少数人剥削压迫大部分的结构,只不过,如果教育平等,那么政客和财团老板们会采用其他手段垄断资源,并让后代继承,而广大平民依旧只能给他们打工, 被他们剥削压迫。
资本主义的所谓“教育实现阶层上升”,其实就是:奴隶们,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成为奴隶主的!呵呵,说起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就是这类奴才洗脑狗屁吗?当然,奴隶也有奴隶和奴才之分,相对来说奴才们得到的主子的赏赐会多一些,这是主子的收买策略。而还有一种被收买的人就是掌握一定技术的奴隶,掌握技术本身需要资源投入,所以掌握技术的人是少数,而这些人本身可以依靠掌握的技术创造出更多财富,故此对奴隶主来说,他们有收买价值,而大部分奴隶就没这么值钱了。
的确,有些人追求的“阶层上升”并不是成为奴隶主,而是低级奴隶成为高级奴隶。可是,奴隶还是奴隶啊!而且能成为高级奴隶的也必然是少数,因为人多了就没有收买价值了。
所以,资本主义下的教育,一是维持阶级固化保证精英的后代继承特权,二是对奴隶们进行洗脑制造“可以实现阶层上升”的幻觉,三是制造一批掌握技术的奴隶加以收买利用。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那个自己。这是个理想,而这一理想是无法在资本主义下实现的,只有在社会主义下,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