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r Reflections(关于同性恋的思考)

David McReynolds

LET ME USE MY SPACE in part simply as memory, reflections by a homosexual whose sexual orientation, at 78, is academic.

让我使用我的部分空间作为一种回忆,由78岁的性取向为同性恋的我的反思是学术性的。

Christopher Phelps certainly opened an interesting chink in the history of the left with his article. It is probably as impossible for those under 40 to grasp what the social landscape was like for homosexuals in 1950 as it is for many young Blacks to believe there was a time when night clubs in Manhattan were segregated, and if you were Black and traveled south of the Mason Dixon line, you had to change to a “colored only” car. In the 1950s Allen Ginsberg was the first American “in polite company” who was an admitted homosexual. (After a poetry reading in Chicago sometime in the 1950s, a woman came up to him and said, “Mr. Ginsberg, I love your poetry. But tell me, why is there so much about homosexuality in it?” To which Allen responded, “Madam, it is because I am queer.”)

Christopher Phelps 的文章肯定在左派历史中打开了一个有趣的谜。 对于40岁以下的人来说,掌握1950年同性恋者的社会状况可能是不可能的,因为许多年轻的黑人都相信曼哈顿的夜店俱乐部是被隔离的,如果你是黑人并前往南方Mason Dixon线,你必须改变为“只为有色人种”的汽车。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Allen Ginsberg是在美国“有礼貌的公司”第一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 (在20世纪50年代的芝加哥诗歌朗诵之后,一位女士走过来对他说:“Ginsberg先生,我喜欢你的诗歌,但请告诉我,为什么其中有这么多同性恋内容?”Allen回应道,“女士,这是因为我是同性恋。”)

Why did the left ignore this issue? Why not? Sexual “deviation” was then a matter for the obscure, bohemian margins of society. Particularly, it seems to me, the Marxist Left tends to be rigidly “macho,” conformist on social norms, while radical on political views. And Marxists, because they are part of the society, tend to accept the norms of that society, even while in some areas setting their shoulders “against the norm.” Perhaps it was precisely because Marxists were challenging so many things and had, so to speak, so much on their plate, that they showed little imagination in the sexual byways. Nor was Marx alone — Freud, while not treating homosexuality as “wrong,” did consider it an aberration.

为什么左派忽视这个问题? 为什么不? 然后,性“偏差”就成了社会晦涩难懂的波希米亚边缘问题。 特别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左派倾向于僵化的“男子气概”,坚持社会规范,而在政治观点上激进。 而马克思主义者,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他们倾向于接受社会的规范,即使在某些地区,他们肩负的是“违反规范”。 也许恰恰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者挑战了很多东西,可以说他们的盘子里有这么多东西,所以他们在性的小路上几乎没有显示出想象力。 马克思并不孤单 – 弗洛伊德虽然没有把同性恋视为“错误的”,但认为它是一种畸形。

Invisible

隐形的

HOWEVER POORLY THE LEFT DEALT WITH racism, it did try to deal with it. On something as “socially acceptable” as anti-Semitism (prior to the Holocaust), the left engaged in courageous battle. But one of the reasons homosexuality remained beyond the pale was that to a great extent it was invisible (it still is, of which more in a moment). Jews could be identified, as could racial groups. But homosexuals were, it was assumed, those rare and obvious creatures with touches of makeup, the slight lisp, the gentle sense of fashion, the Oscar Wildes of the world, devoted to a love that dare not speak its name.

尽管左派对抗种族主义的努力很不够,但它确实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在反犹太主义(大屠杀之前)的“社会上可以接受的东西”中,左派进行了勇敢的战斗。 但是,同性恋仍然存在于视线之外的原因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形的(现在仍然是这样,其中更多的是在一段时间内)。 犹太人和种族群体都可以被标记。 但同性恋者们被假设为:那些罕见而明显的化妆品,轻微的口齿伶俐,温和的时尚感,世界的奥斯卡王尔德斯,致力于一种不敢说出其名字的爱情。

As a kid in Los Angeles I used to read one of the comics — Sheena, Queen of the Jungle. While others were looking at the sexy Sheena, I was drawn to the half naked guys who were her cohorts. I worried about my “tendencies,” read what little I could (no internet then), hoped that as adolescence passed I’d find girls exciting. Never happened. I had nothing against girls, but it was the slim young men my own age who drew my attention.

作为洛杉矶的一个孩子,我曾经阅读过一本漫画 – 丛林女王希娜。 当其他人在看性感的Sheena时,我被吸引到她的同伙的半裸人。 我担心自己的“倾向”,看看我能够做些什么(当时没有互联网),希望随着青春期的过去,我会发现女孩们令我兴奋。 这从未发生过。 我并不是反对女孩,但我这个年龄段的苗条青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The how and why I “came out” are not important here (only the date is still clear — May 25, 1949). In those days gay men would ask one another “when did you come out?” in the way one butterfly might ask another “when did you learn to fly?” It was certainly a lonely time. I was very lucky in that the radical group I hung with at UCLA was as much bohemian as it was radical. It was accepting — though only a couple of us in that loose and wonderful group were gay. I could, therefore, be myself as well as take an active part in the Socialist Party.

我“出柜”的方式和原因在这里并不重要(只有日期依然清晰 – 1949年5月25日)。 在那些日子里,男同性恋者会问彼此“你什么时候出柜的?” 就像一只蝴蝶可能会问另一只“你什么时候学会飞翔?” 这当然是一个孤独的时刻。 我非常幸运,因为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触的一个激进组织同样也很波澜壮阔。 它正在接受 – 尽管在这个宽松而美妙的组织中只有我们几个人是同性恋。 因此,我可以做自己,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党。

I wasn’t given to effeminate behavior. I might not have been the butchest guy on campus, but my sexuality wasn’t an issue. It was after I came out that I began to realize just how many men are homosexual. Is it one in ten? It certainly isn’t less than that. When Kinsey reported that 37 percent of men had had homosexual experiences after puberty the only question I had was why just 37 percent? Were the rest not good looking enough, or did they just miss the odd encounter, because, if we discuss sexuality, and if we go by the common experiences of most homosexual men, it is clear that a hell of a lot of straight guys had such experiences. Young men are open to almost any sexual adventure. We have an entire field of sexuality that is largely invisible. By the time men are 25 their sexuality has become pretty defined and some of their sexual past is simply forgotten (or repressed).

我没有被赋予降低行为的能力。 我可能不是校园里最受欢迎的人,但我的性行为不是问题。 在我出来后,我开始意识到有多少男人是同性恋者。 这是十分之一吗? 这当然不会少于这个。 当Kinsey报道37%的男人在青春期后有同性恋体验时,我唯一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只有37%? 是剩下的人不够漂亮吗,还是他们只是被统计者遗漏了,因为,如果我们讨论性行为,并且如果我们查看大多数同性恋者的共同经历,很明显,很多直男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年轻男性几乎可以接受任何性冒险。我们有一个完全隐形的性领域。 到男性25岁时,他们的性行为已经变得相当明确,并且他们的一些性过去简单的被遗忘(或被压制)了。

While one could never ignore the African in a white society, or the Jew in a Christian society, nothing was easier than to assume that the only homosexuals were those who were “obvious.” (It would be my guess that, at best, only one in every six homosexual men are in any way obvious.) Homosexuals were, for the most part, invisible — even to each other, which was why once we “came out” we discovered an entire world we had never known existed. Homosexuals are not defined by race or class, appearing both as common criminals and J. Edgar Hoover, as truck drivers and actors, carpenters and dancers.

虽然人们永远无法忽视白人社会中的非洲人或基督教社会中的犹太人,但没有比简单假设同性恋者只是那些“显而易见”的人更容易了。 (根据我的猜测,只有六分之一的同性恋者在任何方面都很明显。)同性恋者大部分是隐形的 – 甚至对彼此都是隐形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我们“出柜” 我们发现了一个我们从未知道存在的整个世界。 同性恋不是由种族或阶级所定义的,既有普通罪犯也有J. Edgar Hoover,他们是卡车司机和演员,也是木匠和舞者。

“You aren’t one of them, are you?”

“你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对吧?”

I EXPERIENCED LITTLE BIAS WITHIN the Socialist Party. The late, and nearly great, Samuel H. Friedman (a Jew who kept kosher and whose wife was an Irish Catholic) said to me “I’ve heard some nasty things about you, Comrade McReynolds, but I don’t believe them.” Dwight MacDonald once said “You aren’t one of those, are you?” But it was never used against me except by some of those around Max Shachtman (I always thought it ironic that Max ended up with Tom Kahn, whose homosexuality was an open secret, as one of the few who remained on his side to the end). Within the War Resisters League (WRL), where I worked on staff for 39 years, it was never an issue, not because there was some secret gay cabal in the WRL, but because the radical tradition of the secular pacifists was much more profoundly radical than that of most Marxists. Bayard Rustin wasn’t hired by WRL because he was gay (or black) but because he was incredibly talented. (Let it be noted, as part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and as a reminder that even great leaders have feet of clay, that A.J. Muste, so clearly a mentor for me, resigned from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WRL in protest against the hiring of Bayard, because he felt Rustin’s record of making indiscreet homosexual passes would threaten the organization. And Bayard himself, in 1969, when the WRL magazine WIN had a “gay liberation” issue, with pieces from Paul Goodman, Allen Ginsberg and myself, phoned Ralph DiGia to say, “you guys are going to have to fire David — he will destroy the organization.” I never held this against Bayard, understanding only too well what his own experience had taught him.)

我在社会党内经历了一些小小的偏见。已故的和近乎伟大的Samuel H. Friedman(一位犹太教徒,他的妻子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对我说:“我听说过McReynolds同志的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但我不相信他们。 “Dwight MacDonald曾经说过:“你不是其中之一,对吧?”但除了Max Shachtman身边的一些人之外,同性恋这一事实从来没有被用来反对我(我一直认为Max 最终结束与Tom Kahn的关系是很讽刺的,Tom Kahn是同性恋者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为少数仍然支持他的人之一) 。在我担任过39年工作人员的反对战争联盟(WRL)内部,这不是一个问题,也不是因为WRL有一些秘密的同性恋集团,而是因为世俗和平主义者的激进传统比大多数马克思主义者更为激进。 Bayard Rustin,不是因为他是同性恋(或黑人)才被WRL聘用,而是因为他非常有才华。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历史记录的一部分,并且作为一个提醒,即使是伟大的领导者也有粘土的脚步,AJ Muste,显然是我的导师,从WRL的执行委员会辞职,以抗议雇用Bayard,因为他觉得Rustin做出轻率的同性恋通行证的记录会威胁组织,而且在1969年,当WRL杂志WIN有一个“同性恋解放”的问题,并放有Paul Goodman,Allen Ginsberg和我的作品时,他打电话给Ralph DiGia说,“你们将不得不开除David – 他会摧毁这个组织。”我从来没有反对过Bayard,只知道他自己的经验教会了他。)

My personal take on the homosexual issue is controversial. I don’t think homosexuality is “normal” any more than I think my brown eyes are “normal” or my height, of 6′ 3″ is “normal.” Normal is a matter of a norm within a society. Natural is another matter altogether — homosexuality is as natural as any other form of sexual expression. I have found it hard to get used to transsexuals, etc. because those are things that happened long after I discovered who I was. Nor did I understand cross-dressing (except that I’ve learned many transvestites are not homosexual at all, but quite straight). I believe the curve of nature is to reproduce, and for this purpose a good bit of heterosexuality is essential. But in the whole of the animal kingdom there is always, also, a remarkable display of homosexuality. It ain’t the norm, but it is very natural.

我个人对同性恋问题的看法是有争议的。 我认为同性恋不是“正常的”,就像我不认为我的棕色眼睛是“正常的”或我的身高,6’3“是”正常的“。正常是社会中规范的问题。 同性恋与任何其他形式的性表达一样自然,我发现很难习惯变性者等,因为那些事情是在我发现我是谁后才发生的事情,我也不了解穿越性行为 (除了我学会了很多异装癖者根本不是同性恋者,而是直男)我相信自然界的曲线是再生产的,为了这一目的,很好的异性恋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整个动物王国 同性恋也总是有非凡的表现,这不是规范,但是这是非常自然的。

The task of socialists who seek “the liberation of all” must be to understand that this must include all the byways of human sexuality. The only exceptions are forms of sexuality that harm people against their will. Sadomasochism is neither straight nor homosexual — it permeates much of our society. So long as it is consensual we have to accept it, even if we don’t understand it. Children are off- limits not because they are innocent (Freud would be amused at the idea that children were ever really innocent) but because they too easily become victims.

寻求“解放所有人”的这一社会主义者的任务必须被理解为这必须包括人类性行为的所有方面。 唯一的例外是伤害人们并且违背他们的意志的性活动形式。 虐恋不是直的,也不是同性恋的 – 它渗透到我们社会的很多地方。 只要它是自愿的,我们必须接受它,即使我们不理解它。 孩子们被禁止进行性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是无辜的(弗洛伊德会思考孩子们是否真的是无辜的),而是因为他们很容易成为受害者。

Once I asked a group of young gays and lesbian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movement for “inter-generational” sex. They laughed and said they noted that the magazines pushing this view all seemed to carry illustrations of young boys — never of old men. The kids were right. They had put their finger on why there need to be legal limits. But even conceding this, those limits are often unreal — whether in homosexual or heterosexual relations. It is hard to persuade me that a sexual liaison between a 16 year old and a 25 year old is some perversion.

有一次,我问了一群年轻的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关于他们对“代际间”性行为的看法。 他们笑了起来,并表示他们指出,推动这种观点的杂志似乎都带有年轻男孩的插图 – 从来没有老人。 孩子们是对的。 他们指责为什么需要有法律限制。 但即使承认这一点,这些限制往往是不真实的 – 无论是在同性恋或异性恋关系。 很难说服我去认可16岁到25岁之间的性关系有些变态。

A quick note on gay rights and the presence of gays within left organizations. We have always been there. I remember in the early 1950s that in California one friend had been expelled from the Socialist Youth League (linked to Shachtman’s Independent Socialist League) because he was gay. I know from talking with Dorothy Healey that there was a similar policy in the Communist Party — they were worried about possible dangers of blackmail. And until fairly recently it was true of both the main Trotskyist groups and of the Maoist groups (Bob Avakian of the Revolutionary Communist Party viewed homosexuality as a disease of capitalism).

关于同性恋权利的以及左派组织中同性恋的存在的简要记录。 我们一直在那里。 我记得在1950s早期,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朋友被赶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与Shachtman的独立社会主义联盟有关),因为他是同性恋。 我知道,在与Dorothy Healey谈话时,共产党也有类似的政策 – 他们担心可能存在敲诈的危险。 直到最近,主要托派团体和毛派团体(革命共产党的Bob Avakian都认为同性恋是资本主义的疾病)。(这些美国的托派真够脑残的,知道当年托洛茨基是支持同性恋平权,并推动了沙俄时期压迫同性恋者的法律的废除吗?至于毛派倒是不奇怪,斯大林和毛贼都是压迫同性恋者的。)

The irony, for those of us with any sense of history, is that while the Soviet Union became quite puritanical under Stalin, the Bolsheviks, shortly after taking power, eliminated the laws relating to homosexuality. (And, I might add, they abolished the death penalty).

对于我们这些了解历史的人来说,讽刺之处在于,虽然苏联在斯大林的统治下变得非常清教,但布尔什维克在上台后不久就取消了与同性恋有关的法律。(而且,我可以补充说,他们废除了死刑)。

When the first Gay Pride Parades took place, I joined them, because I felt they needed support. But they are now so large (and commercial) that I don’t feel a moral obligation to attend.

当第一次同性恋骄傲游行发生时,我加入了他们,因为我觉得他们需要支持。 但他们现在这么大(和商业化),所以我不觉得有道义上的参与义务了。

On issues such as gay marriage, I am not at all sure if I would have wanted to be married back in the days when this might have made a difference to me (as I said, at 78, some things are academic). But while I might not have made that choice, men and women who are gay and lesbian should have the same right to be unhappy that heterosexual couples have. Why do straights feel that their marriages are threatened if homosexuals get married? How insecure are straights that they are nervous about full rights for gays and lesbians? A person who is comfortable with his or her own sexuality really doesn’t care. The only people who are nervous are those who have a deep homosexual streak they are trying to hide. Show me a gay-basher and I’ll show you someone just one step away from being queer. (This I know from dangerous personal experience, not theory.)

在同性婚姻等问题上,我一点也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在可能对我产生影响的那些日子里结婚。(正如我所说的,在78岁时,有些事情是学术的)。 但是,虽然我可能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但男女同性恋者应该对只有异性恋夫妻有权结婚感到不高兴。 为什么异性恋认为他们的婚姻在同性恋结婚后会受到威胁? 他们对男女同性恋者的完全权利感到紧张,异性恋有多么不安全? 一个对自己的性行为感到满意的人真的不在乎。 唯一感到紧张的人是那些试图隐藏自己的同性恋者。 给我看一个恐同者,我会告诉你有人离同性恋者只差一步。 (我从危险的个人经历中知道,而不是理论。)

Finally, I don’t think homosexuals need the same kind of concern on the left in the way that racial minorities do, or women, or the working class. In those cases we have groups that are systematically excluded from full rights in society. Ironically, when we come to homosexuals, you have Cardinals and offensive characters such as the late, unlamented Roy Cohn among the brotherhood. One reason that gay witch hunts peter out is that eventually you find too many public figures of wealth and power being tainted.

最后,我不认为同性恋者需要左派们进行和种族少数群体或妇女或工人阶级一样程度的关注。 在这些案例下,我们有一些被系统性的全面排除在社会权利之外的群体。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我们来到同性恋者身边时,你们会看到红衣主教和无礼的人物,比如已故的未开化的Roy Cohn。 同性恋猎巫的一个原因是,最终你会发现太多的拥有财富和权力的公众人物被污染。

The Left has done a pretty good job catching up with homosexuality, as it has with gender issues. My own concern is more along traditional socialist lines of class, but when we talk about liberating the oppressed, gays and lesbians are right up there at the top of that agenda, and we should not hesitate to embrace their rights.

左派在处理同性恋问题方面做得非常好,就像性别问题一样。 我个人更关注的是传统的社会主义阶级的划分,但是当我们谈论解放被压迫者的时候,当同性恋者在那个议程的顶端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拥抱他们的权利。

Let me close by noting that the tragedy in the “old days” was how often the issue of homosexuality defined people, as if their form of sexual express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bout them. I probably have never had an original idea, but do recognize one when I see it: Allen Ginsberg put it perfectly when he said that he was not a homosexual poet, but a poet who was homosexual.

让我关注一下,“过去的日子”中的悲剧是同性恋问题如何定义人们,好像他们的性表达形式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 我可能从来没有一个原创的想法,但是当我看到它时确实承认它:Allen Ginsberg说,他不是一个同性恋诗人,而是一位诗人和同性恋者。

DAVID McREYNOLDS is a member of the Socialist Party, of 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 and of the Committees of Correspondence for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He was the Socialist Party’s candidate for President in 1980 and 2000, and the Green Party’s candidate for Senator from New York in 2004. He was probably the first openly gay Presidential candidate.

DAVID McREYNOLDS是社会主义党,美国社会民主主义,以及民主和社会主义相关委员会的成员。 他曾于1980年和2000年担任社会主义党总统候选人,并于2004年在纽约作为绿党(绿党属于生态社会主义)候选人参与参议员选举。他可能是第一位公开的同性恋总统候选人。

http://newpol.org/content/queer-reflections

再談慢必、反歧視法與言論自由

(写在前面:自由的边界是其他人的自由,言论自由也是一样,歧视言论不是自由,而是对其他人的自由的践踏,所以必须禁止。至于那些歧视侮辱LGBT人士的垃圾纳粹们,我建议他们滚去沙特比较好,因为沙特是立法禁止同性性行为的,这可是他们的理想国啊。)

個多月前,立法會議員陳志全(慢必)於港鐵車廂中被兩名女士以粗俗的言語侮辱其性傾向。其後,慢必所屬的大愛同盟連同45個關注性小眾的組織就此舉行了記者會,促請政府就《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以保障不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人士於日常生活中免受不公平對待。然而,有人卻認為,儘管那兩名女士言語粗鄙,她們卻有言論自由去表達她們的想法。的確,言論自由作為基本人權,我們應該尊重他人自由地作出言論的權利。但這是否代表言論自由沒有限制?自由又是否可隨意享用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

言論自由 = 暢所欲言?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1。雖說自由是人自出生就該享有的權利,這種權利卻有其限制:法律、倫理、道德等等都會對自由帶來一定規限,而這此規限正是為了保障他人的權利和自由而設。言論自由也同樣,儘管我們可以按照我們的意願去表達想法,但卻不應以此去傷害他人。雖然有人認為那兩名女士有其言論自由去表達政治立場,甚至對他人的性傾向提出意見,但她們以這種過激的方法來表達,甚至因不同意慢必的工作表現或政治立場而抓著他的性傾向不斷攻擊,對慢必十分不公平。首先,她們所說的言論並無事實根據(「無J的男人」、「條野三吋釘」),而慢必的性傾向更與其工作能力和表現無關。她們這些無稽的言論既無意義,亦傷害到他人,何來應該要受保障呢?再者,在港鐵上使用「任何相當可能令任何人感到煩擾或厭惡的威脅性、粗穢、淫褻,或使人反感的言語」其實可能經已觸犯《港鐵附例》,其言論理所當然地被規限。一個人的自由如果是建基於對他人的傷害上,那真的是我們所推崇的「言論自由」嗎?因此,對於某些文章以「社會不能因粗鄙、欠缺修養和品味就禁止其言論」為由反對《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我認為這並不合理,因為其言論是否歧視與及粗鄙程度或品味根本無關。然而我亦不完全反對那些文章所說的,若單純因個人的粗穢言論而以言入罪固然太過份,對於「言論是否構成傷害」 亦難有客觀的標準。因此,香港性小眾平權聯盟於2014年初提出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民間建議方案,其實著重於日常中各種不平等,而當中有關惡意中傷的條文,其實十分值得大家就著如何落實去加以討論。

《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會限制言論自由?

現時由不同團體共同草議的《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建議書著重的是如何保障不同性傾向的人士均可獲得平等的機會,而非著重於禁止或懲罰言語中傷,除非該言論涉及對人身安全和財產的損害,否則都不是著重處理的部份。正如《種族歧視條例》一樣,在立法前亦有人擔心言論自由會被限制,不小心說出「鬼佬」、「阿叉」等亦會被控告,甚至遭受逆向歧視。幸而這並不是我們所見的,而《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所保障的亦包括任何性傾向人士,逆向歧視的情況並不會出現。若對於《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仍感憂慮,不妨花點時間去看看《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的立法建議書諮詢稿,內裡詳細地寫下了各種豁免建議,確切地保障了不同性傾向人士(包括異性戀)。

這次事件與《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有何關係?

這次港鐵事件正正帶出香港對於不同性傾向的不友善。在「大媽」 的言詞間,我們不難發現她們認為同性戀是不正常的,甚至以侮辱慢必的性傾向來發洩她對其議會工作的不滿。我想,大家也不會認為慢必的工作能力是建基於他的性傾向吧?那侮辱慢必性傾向,不是歧視同性戀者是甚麼呢?在兩位女士的言論中,我們可見她們除了攻擊慢必外,還透露出對整個同性戀族群的鄙視和嘲諷。如果一個人單單因為其性傾向而在公開場所受到惡意的鄙視和嘲諷,這難道不應被制止嗎?慢必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在公眾場合下仍會公然被歧視,我們不難想像一般性小眾平日面對的情況更為惡劣。試想想,若對同性傾向抱有歧視的不是港鐵裏的這兩位女士,而是公司的高層,在他之下的同性戀僱員能得到保障嗎?能跟其他人有平等的機會晉升或表現自己嗎?性傾向歧視法案所關注的是保障不同性傾向的人士,確保他們在其性傾向不影響其表現的前提下跟其他人一樣得到平等機會。《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立法並不是在爭取特權,卻只是在尋求一個最基本的保障。易地而處,如果有人因為他是異性戀者而被人當眾指罵,或得不到合理的工作機會,豈不是很過份嗎?性傾向不應成為被攻擊或被不平等對待的原因,立法作為基本保障是必要的。

立法…然後?

雖然性小眾面對的歧視問題嚴重,立法保障刻不容緩,然而要解決仇恨言論,卻不能單靠立法禁止。要解決對立還是要靠溝通這最基本、卻甚少人願意嘗試的方法。試想一下,若那兩名女士能夠嘗試了解同性戀,便不會說同性戀者是「無J嘅男人」或「趴喺度做女人比人忽」等侮辱的詞句;若了解歧視法的內容,便會明白它並不是要限制言論自由。因此,希望政府儘快就《性傾向及性別認同歧視條例》展開諮詢,讓大家可以就此加以討論,並促進社會各界之間的了解和溝通,以減低對任何人士不必要的傷害。

註解:
” Man is born free, and everywhere he is in chains”,出自法國思想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社會契約論》。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35873

今天,为什么要支持同性恋平权?

(写在前面:这篇文章很不错,但有一点我不认同:古巴和苏联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国家资本主义极权,只是古巴和早期苏联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关于平权的价值观而已)

导语:到底谁有病?

今天是517国际不再恐同日,土逗想和你聊聊同性恋。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ICD)在1990年5月17日大会决议,将同性恋自疾病列表删除,这天就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明明不是病,但同性恋在历史上却一直遭受野蛮“矫正”和“治疗”:将死去的异性恋男子身上的性器官移植到同性恋男子“病人”身上;将性激素注射到“病人”“激素失衡”的体内以期改变性取向,或注射雌性激素进行化学阉割;用锐器通过眼窝进入“病人”的前额叶区域,从而摧毁脑组织,等等。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电休克疗法和厌恶疗法:当“病人”对同性照片产生性兴奋时,就会遭遇电击,或被强迫服用阿扑吗啡等令人恶心和呕吐的药物。问题在于,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表明,这些“疗法”真正产生了改变性倾向的效果。有研究发现,那些声称改变了性倾向的人,也只是在抑制自己的同性性行为。

我们直到2015年,还能看到国内媒体报道的种种同性恋“矫正疗法”新闻。

图片来源:新京报

恐同的锅该谁背?

既然同性恋不是病,那是哪家庸医在指鹿为马?这个锅该谁背?

是社会主义反对同性恋吗?似乎不是:在古巴,本月12日,现任国会议员,LGBT权利运动家,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侄女玛丽拉·卡斯特罗(Mariela Castro),参加了在首都哈瓦那举行的“国际不再恐同日”游行。5月4日,玛丽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将于7月新政府启动宪法改革程序时,极力推动同性婚姻合法化,最终目标是让同志群体享有婚姻权利。1979年,古巴废除了鸡奸法;2008年,变性手术被纳入免费医疗;去年10月,哈瓦那三名法官小组授予女同性恋者儿童监护权,这一裁决表明古巴政府开始接受“非同性伴侣的合法性”。

图为玛丽拉·卡斯特罗于2017年五月参加哈瓦那LGBT游行。图片来源:Washington Blade photo

即使我们强行将目前地球上所剩无几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的古巴打入“修正主义”的大筐,回归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宇宙直男马克思同志似乎也不能给予恐同人士任何支持。马克思反对的是私有财产制度的最小单位——专偶制婚姻,而同性恋情难道不是对这种父权+男权家庭生产关系的最直接挑战吗?早在列宁时代,地球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通过在1917年废除沙皇法典,有效地合法化了同性恋。最初的俄罗斯苏维埃刑事法典没有将同性恋定为犯罪,因为该主题被直接省略。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健康委员Nikolai Semashko将同性恋解放“作为(性)革命的一部分”,并试图在民事和医疗领域推动改革。作者1923年,Georgy Chicherin作为一位公开同性恋者,被任命为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反而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跃而成欧洲的反同急先锋。

那是西方文明在恐同吗?至少,西方文明两大支柱之中的希腊-罗马文明就完全不反对同性恋。男性与男性在一起可以,女性与女性在一起也没问题,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搞基达人。公元前385年出版的《会饮篇》里就有智者辩论称,两个男性间的爱情才是感情的“最高形式”。亚里士多德的好学生亚历山大大帝更是身体力行这一道理,和赫菲斯提安爱得轰轰烈烈,和罗马哈德良皇帝与美少年安提诺乌斯的旷世恋情一道哺育了多少文艺作品。

如果我们试图把反同的锅扣在基督教身上,从历史看也不尽然。美国历史学家John Boswell 在《Christianity, Social Tolerance, and Homosexuality》一书中梳理了西方同性恋历史。我们在书中看到,早期的基督徒不仅没有对于同性恋者持普遍的偏见,而且他们似乎也没有理由对于同性恋行为抱有敌意,除非是作为已婚后通奸的罪行。直到11、12世纪,城镇对同性恋抱有普遍的宽容态度,同性恋文学一度异常活跃。迟至天使博士托马斯阿奎那,教会才有了完备的理论来歧视同性恋,早期教会教父们表示这个锅绝对不背。15世纪,教宗尼古拉五世开始了西方社会对同性恋处以严重刑罚的最黑暗时期,其中也包括死刑。

教会的道德训导不是铁板一块,今天,欧洲多国都已出现同性恋神父和主教,传统如路德宗也开始为同性情侣举办宗教婚礼。在天主教徒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爱尔兰,则甚至2015年以占压倒多数的62.1%得票率,成为全球第一个以公投方式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在被称为“教会的长女”的法国,有调查显示天主教徒中近一半表示支持同性恋婚姻。

左一为挪威同性恋女主教Eva Brunne,她已与自己的同性伴侣结婚。图片来源:QX

是东亚传统文化反同吗?

以日本为例,在历史上,日本文化从来没有强烈的同性恋敌视情绪。在明治时代以前,日本的法律并不禁止同性恋,因而在某些场合和时期,男性同性性行为几乎是公开的。直至明治时代,西方文化引进日本后,同性恋才被打上“不道德”的标签。迟至1873年肛交第一次被认定有罪。但仅仅7年后,相关条款被法国民法典取代。自此,日本没有任何法律反对同性恋。1997年,东京政府通过了相关法律禁止在工作上的性别认定歧视。2015年,日本东京都涩谷区议会通过了承认同性伴侣关系的新条例,以保障该群体在租房、医疗探视等方面的权益。今年5月11日,东京都知事在记者会上宣布,东京将立法禁止针对性倾向或LGBT的歧视和仇恨。法案9月提交议会,计划明年起实行。

中国更不用说了,断袖分桃古已有之,明清文学中龙阳之风更是大行其道。不信,翻开《品花宝鉴》,惊喜不断哦。

2016东京骄傲嘉年华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同性恋不是病,恐同才是。对于人们纷纷染上恐同症的原因,一向众说纷纭。

一种解释是,恐同可能是出于对“男子气概”的维护。就像恐高症患者明知道掉不下去,站在高楼向下看时仍会感到害怕,“恐同症患者”发现“男人就一定要如何”的社会刻板印象被打破后,就会产生不安全感,那是谁规定男人就该怎么样呢?

另一种解释是,恐同可能来自于“厌恶”。如果你问一个恐同症患者怎么看待同性恋行为,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是违反自然的”这种回答。可是,动物中也有五花八门的同性恋行为。大约400个物种有同性恋行为,其中与人最接近的物种是倭黑猩猩(雄性和雌性都有)。

第三种恐同症患者的理论依据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不反对同性恋我只反对美利坚”。但根据土逗在上文的梳理,同性恋既不是帝国主义特色,更不是糖衣炮弹啊……

帝国主义的霸权举不起彩虹旗,社会主义反而往往能高扬起平权的旗帜,下面土逗想给大家举两个同性恋平权与左翼运动结合的例子,欢迎大家了解一下。

石墙暴动:美国左翼的运动成果

1969年,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LGBT)在位于美国纽约格林威治村有黑手党背景的石墙酒吧遭到警察临检,双方出现暴力冲突。在这之后,同志群体连续五个晚上聚集在石墙酒吧附近,抗议警方的腐败和暴力行径。这就是同性恋平权史上赫赫有名的“石墙暴动”,拉开了美国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帷幕。

1969年,石墙酒吧冲突现场。图片来源:Getty

不过,一般的论述只看到石墙暴动这一事件本身,却忽略了美国进步力量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努力深耕。一方面,从 1965 年开始,纽约的同志社群开始组织各种各样的街头活动,并掌握了一套吸引媒体注意力的方式。到 1969年初,纽约同志们已经在格林威治村这一著名的同志社区成立了同志解放运动小组。换句话说,在石墙暴动还没发生的时候,纽约的同志活动家们就已经具备了组织公开街头活动的意识经验和组织基础。

在石墙运动后,平权人士们并没有停下脚步。70年代开始,许多LGBT群体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这些积极分子提供了关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的课程、研讨会和阅读书单。1971年旧金山的《Gay Sunshine》杂志刊发了同性恋解放如何需要工人阶级的支持才得以成功的文章。1975年10月,多伦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提供了一门课程,这门课程“从马克思主义分析原理上发展,通过对可用实证数据的考察,试图去阐明阶级社会中同性恋受压迫的物质根源”。LGBT积极分子那时在寻找对压迫的结构性理解,寻找对社会运作的深刻见解,而不再仅仅要求对现行的法律进行改革。

《Gay Left》杂志封面,图片来源:网络

这些行动都充分体现并促进了LGBT群体不断增长的决心——了解权力的运作方式,并研究将人们从压迫中解放出来的方法。美国的同性恋报刊,从《Gay Sunshine》到全国发行的《Gay Clone》(在每一年的五月一日出版,以此纪念国际劳动节),在其文章和书评中,都将社会主义作为他们报道的中心议题。1975年至1980年,一群男同性恋在英国开办了《男同性恋左派》(The Gay Left)这一社会主义者杂志,报道了在古巴和苏联这两个共产主义体系下生活的同性恋者,并刊登了《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反对同性恋吗?》等特色文章。同性恋运动与社会基本问题的相互接触渗透,构成了同性恋解放的深层部分。

《骄傲》:当LGBT携手矿工

1980年代开始,撒切尔政府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强行决定关闭英国境内二十多处国有煤矿,无数矿工面临失业命运。绝望的矿工们在1984年发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罢工,但工会资金不足,政府态度强硬,使得罢工行动处于破产边缘。为此,同志运动积极分子们决定发起募捐,帮助矿工反抗他们共同的敌人——保守的撒切尔政府。

上图为电影截图,下图为历史上的小红车,车身上是工人自发印上去的“威尔士矿工支持男女同性恋者”,图片来源:douban

但矿工这一极端推崇“男子气概”的传统恐同群体,拒不接受同志社群的金钱援助。为此,颇具政治追求的Ashton等同志运动活动家,前往矿场,深入矿工群体,以行动打消偏见,用活生生的个体消除社会加诸在同性恋身上的谣言与歧视。他们组织矿工一起跳舞,来伦敦参观gay bar,支持深柜矿工出柜,和矿工的妻子们打成一片。最终成功举行了轰动伦敦同志社区的“Pits and Perverts”(矿井与同志)筹款演唱会。

虽然在政府的铁腕镇压下,英国矿工大罢工最终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延续了下去。产业工人们意识到,同性恋与他们一样,都是备受压迫的群体,所以大家应该联合起来追求平等与自由。1985年,当警察们傲慢地禁止骄傲游行出现政治类标语时,是矿工工会站了出来,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什么是革命的友谊?这便是了。

图:《骄傲》电影截图

在精英服膺的市场经济逻辑里,工人的劳动力只是商品,劳动只是资本的奴隶。如果劳动者不能满足资本及其代理人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那工人就该被淘汰,死不足惜;

在精英掌控的保守舆论浪潮中,LGBT这种性少数群体就是“变态”的、不正常的、反人性的,所以要“矫正”、要“治疗”、要让所有性少数群体进入父权制度下的异性恋婚姻和家庭;

最后,市场经济把半个世纪以前的电击、厌恶疗法甚至更血腥的同性恋“矫正”包装成生意卖给“恐同症”人士,再把高档化妆品和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卖给“被恐”的同志。一鸡两吃,何乐不为。

父权制度下的异性恋婚姻和家庭则最终让无产者“被迫独居”和“公开地卖淫”,无论是男性苦不堪言的天价彩礼、底层光棍,还是女性勉力撑起的家务和育儿劳动,甚至是出卖肉体以维持生计。

而这一切,牺牲的是大多数人,成全的只是极少数人。

http://www.sohu.com/a/231944779_550943

大荷兰在同性恋合法化方面永不止步,这次,他们把关爱伸向了阿姆斯特丹动物园的秃鹰夫夫….

话说,

大荷兰作为欧洲对LGBT群体最为包容的国家,

在同性恋合法化等问题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众所周知,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全球首例合法的同性婚姻就诞生在荷兰,时间要追溯到遥远的2001年….

在致力于同性恋的平权方面,荷兰永远走世界的前列,这一次,他们把平权行动扩张到了动物界…

阿姆斯特丹的Natura Artis Magistra动物园生活着一对秃鹰Gay夫夫,

两口子自打相恋以来,没事秀秀恩爱,洒洒狗粮,小日子过得也是real岁月静好…

两口子就这样在动物园过了好几年,

事情是这样滴…

一天,工作人员在集体鸟舍里发现了一枚被遗弃的秃鹰蛋…

1

一开始,他们准备拿到实验室的孵化器里进行人工孵化…

但是有一天,他们注意到,秃鹰夫夫正在收集树枝准备筑巢…

难道…他们盯上了那枚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工作人员证实了自己的判断,

秃鹰夫夫早就看到了那枚蛋,准备收养自己孵化。

所以两口子没日没夜筑巢,就是为了给娃弄个婴儿房…

2

工作人员于是干脆将这枚蛋放到了秃鹰夫夫的巢里…

接下来的事就让工作人员啧啧称奇了,

秃鹰夫夫自打“从天儿降”开始,就自动承担起孵蛋的重任,

两口子轮流孵蛋,一秒也不敢怠慢…

通常来说,秃鹰夫妇一般一年只孵一个蛋,夫妇两轮流孵蛋,牙持续长达两个月时间…

而这对秃鹰夫夫,和平常的秃鹰夫妇一样,一旦开始孵蛋就一刻也不懈怠了…

经过两个月不懈地努力,小秃鹰终于破壳而出了….

4

秃鹰夫夫像所有初为人父的秃鹰一般,都欣喜不已,两人一起照料小秃鹰,

他们会将反刍的食物一口一口喂给小秃鹰…

3

会轮流把他护在羽翼下面…

5

两位都尽到了秃鹰父亲应有的责任,比起异性秃鹰夫妇有过之而无不及…

6

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表示:

“在动物界。尤其是鸟类,同性关系并不是常见的事情,但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两位秃鹰父亲共同孵化一个蛋——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他们是何等地称职。”

如今,这个两父一子的秃鹰三口之家继续着他们幸福美满的鹰生…

动物园也表示,父亲节就快要来临了,在此携初为父亲的秃鹰夫夫,祝大家父亲节快乐!!!

Ref: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4563024/Two-gay-vultures-successfully-hatch-egg-Amesterdam.html

同性恋不是不正常的性关系

写在前面:方舟子的文章我很欣赏,他的政治观点也比那些所谓的民运要文明 得多,至于他不明确反共,我的看法是一种策略,如果他明确反共那么他连科普 也别想做了,总之,科普有方舟子,政治经济就需要我们左派们努力了。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此指导 各网络视听节目机构开展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工作,规定了网络视听节目中含 有某些方面的内容或情节的,应予以剪截、删除后才播出,其中有一条是:“表 现和展示非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如乱伦、同性恋、性变态、性侵犯、性虐待 及性暴力等”,也就是说,制定该标准的人把同性恋当成了非正常的性关系。

人们长期以来的确把同性恋当成不正常,医学界、心理学界还曾经发明了多 种治疗方法想要把同性恋改造成异性恋。在一些国家同性恋还曾经被当成是犯罪。 计算机科学创始人之一、英国著名科学家图灵就是因为是同性恋被迫自杀的。但 是这种情形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生变化。1973年,美国精神病科协会率先 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删除,不再把同性恋列为精神疾病, 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性关系、性行为。随后美国心理学会也在1975年采取了相同 立场,呼吁所有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不要再把同性恋当成疾病。美国医学界、心理 学界的做法逐渐获得了其他国家医学界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在1977年还在疾病 名册中把同性恋列为一种疾病,但是在1990年正式将同性恋从疾病名册中去除, 认为同性性取向是人类正常性取向的一种。2001年,中华精神病科协会在《中国 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可见,不管是国际 医学界还是中国医学界,都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不正常的,都公认它是正常的性倾 向。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对同性恋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有人之所以认为同性恋不正常,是因为认为它不自然。其实同性恋是一种自 然的性倾向。这是因为,第一,在其他动物中也存在同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并 不是人类独有的。第二,一个人是同性恋、异性恋或双性恋,基本上是由基因决 定的,是天生的。有人可能觉得奇怪,如果同性恋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性恋基因 是怎么传下来的?对此进化生物学是有解释的,但说来话长,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备注:补充说明一下,研究发现同性恋者帮助照顾亲戚的后代,从而提高了亲 戚后代的成活率,从而使得自己的基因通过亲戚的后代传下来,而跨性别者则是 因为生理性别基因和自我认可性别基因并非完全相互锁定。也就是说,LGBTQ都 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说什么“不自然”不过是教徒的屁话而已。

退一步说,即使同性恋不自然,也不等于就是不正常的。认为同性恋不自然、 异性恋才自然的人,是认为异性性行为能够繁殖后代,所以是自然的,而同性性 行为不能繁殖后代,所以是不自然的。其实人类的性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和繁 殖脱钩了。如果认为不以繁殖为目的的性行为是不正常的,那么很多异性行为也 会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比如采取避孕措施,岂不也是不正常的?在不打算再要小 孩之后还去发生性行为,是不是也是不正常的?在丧失了生育能力之后继续发生 性行为,是不是也是不正常的?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取向,不管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或者什么 都不恋,都是正常的,都是他或她的权利,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应该歧视。

备注:如果你不肯承认其他人的人权,那么你自己也不配有人权。)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kexueshijie/lgbt.txt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导语:如今的三八妇女节,人们关心的不是放假,就是购物。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如果你仍然在生活中常被拉回大清,那么三八妇女节的缔造者可以回答我们内心的疑惑,她们告诉我们,女性的人生与理想,可以如宇宙那样广阔。

今年的三八节,还是那么无聊

今年的三八节与过去几年相比并无新意。天猫“女王节”、当当“闺蜜节”、京东“蝴蝶节”、1号店“3月女人节”……“三八”妇女节俨然成了电商年后开门的第一战。当然,这并没什么可意外的,和双十一、圣诞节都变成了毫无新意的购物节一样,三八节不过是没有幸免罢了。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某电商平台打出的三八节广告。

三八节的祝福总显得过于热情:过三八妇女节的女性同胞们,你们是买买买的主力军,你们是带内需的战斗机,你们最棒!(Welcome to资本主义社会!)是的,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女性解放运动双双褪色之后,重新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资本成为了节日文化的书写人,连哄带骗地,将女性打造成消费的主体。

在此环境中,人们不仅淡忘“三八妇女节”充满魅力的历史(才不是香奈儿、Gucci的那种昂贵的“魅力”),甚至将女权先驱争取的成果加以“侮辱”——“三八”、“妇女”这些几代女权主义者的努力斗争出来的用语成了脏话;女权主义、女权运动成了敏感词。三八节之外,女性被赶回家庭,性别歧视与性别暴力总是发生,各种厌女和反女权言论甚嚣尘上,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却常被迫回到大清。

看到今日之况,那些一生不羁爱自由的女性解放先驱恐怕该掀棺材盖子了。

“妇女节”缔造者的激情人生

在我们回顾妇女节的诞生时,克拉拉·蔡特金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与今天的许多女权活动家不同的是,蔡特金,作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也是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她所发起的女权运动更加“草根”,也更加政治化。

我们不会忘记她受柏林女工所托,在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做的那场开启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光辉演讲。

“我们妇女从原则立场出发,最坚决地反对限制妇女劳动。由于我们绝不想把我们的事业同一般的工人事业分割开来,所以我们不提特殊的要求;我们除了劳动在反对资本的过程中要求的一般保护外不要求其他保护……妇女的解放同全人类的解放一样,最终必将是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的事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妇女和男工一样,才能享受到她们的充分权利。”

——《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克拉拉·蔡特金

“劳动”与“社会主义”是蔡特金女权运动生涯中的的两个关键词。不过,在蔡特金年轻的时候,她也曾着迷于基督教式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女权,虽同情受苦难的劳动妇女,但强调的是社会救济与博爱精神。但是,抽象的和感情上的解释并不能除去克拉拉心头的疑问: 劳动妇女遭受剥削和压迫的深刻根源到底是什么? 正是这种疑问使得克拉拉没有停留在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层次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领袖奥古斯特·倍倍尔于1879年出版的《妇女与社会主义》一书深刻地影响了蔡特金的妇女解放运动蓝图,在接触了该党之后,她选择深入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另一个对蔡特金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她的爱人、同志、革命的伴侣——俄国职业革命家奥西勃·蔡特金。出身于优越家庭、受到过当时最好教育的蔡特金,其与众不同的政治事业及与婚姻选择遭到原生家庭的极力反对——他们希望克拉拉成为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知识⼥性,⽽不是与社会最下层的⼯⼈在⼀起的劳动妇⼥; 希望她能够具有⼥权意识, 以提⾼⼥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 ⽽不是成为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者; 希望她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夫⼈, ⽽不是做⼀贫如洗的外国“流浪汉”的妻⼦。人生的岔路口,蔡特金选择抛弃自己优渥的上层生活,与自己的灵魂伴侣一同投入到底层劳动妇女的解放与社会主义革命中。

1878年,灾难来临。德国政府颁布《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社会治安的法令》,奥西勃遭到驱逐,克拉拉义无反顾随之踏上流亡的坎途。在流亡途中,蔡特金没有放弃与社民党的联系,终于在1881年于国外摆脱德国对妇女参政的禁令,加入德国社民党。

1883年与奥西勃在巴黎结成伉俪后,蔡特金开始着手打通马克思主义与妇女解放之间隔阂。在许多无产阶级劳动妇女的支持下,在路易斯·米歇尔,燕妮·马克思,劳拉·马克思等革命同志的帮助下,蔡特金不断修正党内对妇女问题的错误认识,激烈反对社会党一直以来阻止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观点,终于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促使党将妇女解放运动纳入到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直到今天,女权运动仍然是左翼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第二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代表。

1891年,蔡特金接手了以欧洲妇女运动为目标的《平等报》,并承担了所有的编辑工作。利用这份报纸,蔡特金面向广大劳动妇女,教育她们与男人们一道为改变生活而斗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也正是利用这份报纸,蔡特金抵制住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层出不穷的改良主义妇女路线,明确区分了资产阶级女权改良与无产阶级女权革命。

1907年8月,蔡特金推动了第一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召开。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把《平等报》作为机关报,蔡特金当选为书记处书记。这是史上第一个国际性的社会主义女性联合组织,争取女性选举权成为这一国际组织的首要奋斗目标。

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大会召开,在否决了英国代表提出的有限选举权提案后,蔡特金又与主张取消革命式话语的德国改良派进行了坚决斗争,最终议案重申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对妇女选举权的要求,同时规定了若干争取平权与政治解放的鼓动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即“各国社会主义妇女都要有一个节日。”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1910年8月,在第二国际的哥本哈根会议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Luise Ziets倡议来年举办世界妇女节,当时作为妇女大会主席的蔡特金支持了这项提议(但并没有确定妇女节的具体日期)

这就是国际妇女节的诞生。

三八妇女节最初的理想就是世界性的,它虽与资本主义女性共同争取“政治权利”,却始终强调女性劳动的价值,并最终挑战男权资本主义制度。就像1913年3月8日首次庆祝“国际无产阶级女性团结日”前夕,列宁的政府中唯一的一名妇女委员科伦泰所说:

“女权主义者的目的是什么?是在男权统治的资本主义社会争取和男性同等的利益和权力。女性工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废除一切出身和财富带来的特权。对于女性工人来说,谁是领导者并不重要,是男是女都可以。她只想和整个阶级的群众一起,安安静静地当一名劳动者。对资产阶级女性而言,政治权利仅仅是她们在这个剥削工人阶级的世界里更方便开路的手段。对于女性工人而言,政治权利则是通往劳动人民理想国的坎坷之路的一小步。

——《国际妇女节的真实含义》

“反资本主义”本是三八节历史百年来最核心的议题,三八妇女节的全称其实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如果蔡特金若还活着,不会允许资本主义如此肆无忌惮地侵犯女性,不会看到广大女性在劳动与消费、工作与家庭的N重剥削中沉默不语。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老年蔡特金,未忘革命理想。

那些年的“三八”有多燃

在之后的日子里,妇女节成功动员、组织了大批女性加⼊妇⼥解放⽃争与社会主义运动,妇女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1915年3月7日,瑞士,蔡特金将中立国和参战国的妇女组织起来,进行反战示威。国际妇女节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妇女的反战平台。同年妇女节当日,纽约的社会主义妇女游行以推动市政府对肉铺施行价格管控:“我们孩子所需要的粮食已经渐渐消失了。我们现在要为受苦的全人类有所行动。放下武器吧。我们也是国家的一部分。我们想要和平。我们必须显示妇女也可以保护那些依靠她们的人。

1917年,沙俄物价飞涨,俄历2月23日(公历3月6日),妇女们组织工厂工人和领救济粮的无业者,发动了游行,抗议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沙皇专政。两天之后,也就是国际妇女节当天,沙皇下令军队武力镇压妇女革命,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在俄国上街的女人们。

中国社会主义女性同样拥有激情燃烧的岁月。1922年,在蔡特金的帮助下,列宁将国际妇女节设定为共产主义节日。同年,中国共产党首先开始庆祝妇女节。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时任广东省妇女部长的何香凝经由共产国际委派来华的鲍罗廷(Mikhail Borodin)夫妇第一次了解到国际妇女节,是年3月8日,何香凝于在广州主持了全国第一次“三八”妇女节庆祝大会,为深受封建压迫的女性呐喊:“散会以后,我们挺起胸膛、踏着大步在大街上游行示威,数百名妇女成群结队地喊出了:‘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帝国主义’、‘保护童工孕妇,革除童养媳、革除多妻制,禁止蓄婢纳妾,废除娼妓制度’,‘争取妇女解放’等响亮口号。”(何香凝回忆)

女权主义者没有忘记妇女节反资本主义的初心。1925年3月8日。活动当天,北京妇女国民会议主席台上悬挂“国际劳动妇女节万岁”横幅,周边墙上张贴着“争回人格”、“向民家妇女方面做去” 、“同等工值”等标语。当天的《妇女周报》写道:“……国际妇女节……的目标在于反抗一切压迫和剥削;反抗资本制度的统治,而力争解放无权利受压迫之妇女,尤其是无权利最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女工和农妇。”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广州劳动妇女参加国际妇女节大会。

1927年的妇女节,四万余人与日、苏、美等国的妇女代表以及国际妇女组织的代表齐聚中山大学操场,发表《告女同胞书》,鼓励妇女参与到浩浩荡荡的革命运动中去

“姊妹们和女同志们:……你们除了受五千年来宗法社会的支配,使你们在政治上、经济上、教育上等等都得不到平等待遇之外,还要加受帝国主义和军阀压迫的痛苦。……你们想自求解放,惟有起来奋斗,更当一致团结,然后才可望完全成功!”

1941年,重庆举办了妇女节游行和妇女家庭工作竞赛。女性劳动的价值被充分肯定。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通令全国,正式定3月8日为妇女节。在这一批女权革命者的推动下,国际妇女节成为中国法定节日,作为在一个男权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家里推进男女平等的重要措施之一。

“‘妇女’这两个字,将在什么时代才不需要特别的被提出呢?” 1943年,知名社会主义女权革命家丁玲发表了著名的《三八节有感》:“年年都有这一天。每年在这一天的时候,几乎是全世界的地方都开着会,检阅着她们的队伍……世界上从没有无能的人,有资格去获取一切的。所以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

妇女节过成玛丽苏,女权先辈的棺材怕是压不住了

1938年,丁玲在西安国际妇女节大会讲话。

国际妇女节诞生于残酷的斗争中,改良主义、资产阶级妇女参政论、左翼党派内部的男权思想、社民党的错误路线等等都是它的敌人。但它自诞生伊始,在它的母亲,蔡特金的坚持下,全世界的妇女运动者们已经学会依靠无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政治斗争。

今天消费主义的糖衣炮弹和不事生产的小公主宣传,包括ayawawa、咪蒙之流的精英好女人的教育,要么是资本主义女权的沉渣泛起,要么根本就是披着性别压迫之皮的假女权。

当我们回到妇女节诞生的源头,一切再清晰不过了,妇女节,就是要让广大妇女认清自己劳动者的身份,看到自己被剥削的现状,联合起来,斗争、再斗争。

https://www.toutiao.com/i6530448938258924036/

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第六部分)

第六部分 中国社会转型与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

一、劳工运动与宪政民主运动的一般关系

1、劳工运动是中国社会运动和宪政民主运动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的环节,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阿基米德杠杆的作用。这是由中国权贵资本主义后极权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新生的资产阶级以及知识阶层,在经济政治上对权贵资产阶级有深刻的依赖关系,即使他们很愿意,他们的力量也不足以撬动整个体制的转型。与此不同,劳工阶级在这个体制下纯粹是被侮辱被损害的阶级,他们要求变革的动力是最强烈的,另一方面,又由于大工业已经把他们聚集在一起了,一当他们形成团结和组织起来改变自身命运的意识,他们就能发起有力的、足以动摇体制的集体行动。由劳工阶级撬动、由社会各界追求宪政民主的力量跟进,才可能形成摧毁现存体制的合力。

劳工运动与宪政民主运动的关系是个重大而关键的课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无法转型。劳工运动当然应置于宪政民主运动之中,成为宪政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坚持宪政民主的取向,避免民粹主义化和共产主义化,另一方面,宪政民主运动若脱离劳工运动,若不紧紧地依靠劳工运动的杠杆作用,想要撬翻极权专制,是根本不可能的。实际上,劳工运动必定推动宪政民主运动,比如,在有些地方,罢工工人冲出了厂区,实际上实现了请愿示威游行的自由,而这是其他维权群体较难做到的。鉴于劳工运动在中国社会转型中具有首创性、杠杆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劳工阶级在未来宪政民主社会理应享受较高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而不需亦步亦趋地重复发达国家的道路。这里面有巨大的制度创新空间。

2、一方面,劳工作为公民,本身应享有一般的公民权利;另一方面,劳工作为劳动者应享受的一束劳动权利(包括程序和手段方面的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与实体和目的方面的收入权、休息休假权、职业安全卫生权和社会保障权等),本身就是具体的公民权利,并且劳工权利可能是率先取得的公民权利,这与西方顺序似乎相反。在工业领域和企业范围实现劳动权利,也就是实现了劳工的一部分公民权利;在工业领域和企业范围实现了劳资集体谈判,也就是部分实现了宪政民主,并且对整个社会转型具有示范意义:整个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宪政民主无非是一种放大了的劳资集体谈判,是全社会各阶级各政党之间达成的集体合同(协议),我们称之为宪法或社会契约。

3、宪政民主运动与劳工运动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任务,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前者是全社会范围的、直指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制度变革的,后者的直接目标则是落实劳动领域的基本权利和基本利益,尤其在最初阶段,并不直接针对政权,它只能在基础领域撬动整个体制,而不直接导致整个体制的变革。如果把政治目标直接施加在劳工运动头上,要求劳工在自我组织、罢工、集体谈判过程中提出更高一级的、超出劳工基本权益的诉求,劳工本身是难以接受的。因此不应该把最高层面的政治反对诉求强加于劳工运动。当前而言,通过团结、集体谈判和罢工改善和提高工人的工资、工时、劳动安全卫生和社会保障,就是现阶段的劳工政治。

4、进一步说,劳工运动的政治意义和政治价值是隐微的和溢出的。之所以说是隐微的,一则因为劳工组织的发育本身是形成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工运动本身实现了工业领域的公民权利,为宪政民主奠定了一部分社会基础;二则因为劳资集体谈判制度可以成为宪政民主制度的微型模板或雏形。之所以说是溢出的,是因为虽然劳工运动本身并不解决整个社会的问题,却可以产生强烈的辐射和社会影响,带动其他社会阶级和阶层追求自身的权利,形成整个社会运动的化学反应。

如何实现宪政民主运动与劳工运动的对接,这是一个知识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课题,值得有识之士付出艰苦的努力,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和速度。民运人士放下身段,深入工人社区,做艰苦细致的维权服务和工会选举等工作,是两者结合的可行途经。知识分子和民运人士应该去注册和发展更多的劳工NGO,这方面还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2亿7千多万新工人阶级,目前只有区区100余家劳工NGO,应该有成千上万家才对啊。很多民运人士个人经济条件比较好,也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但是他们成天泡在网络上放大炮,而不愿去做踏踏实实的劳工社区教育和组织工作。[13]

二、劳工运动与中国社会转型的路径分析

1、当代中国的阶级分析

我不惮于使用阶级分析方法,因为我是一个继承了自由主义合理内核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若干仍然具有活力(尤其是对当下中国)的思想。在当下中国,权贵官僚阶级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阶级,是掌控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的第一阶级,并且具有非常明确的阶级意识,其他弱势的阶级如果囚于自由主义的非阶级的、个体化的、抽象的公民观念,而不能形成强有力的阶级意识、阶级团结和阶级组织,怎么可能对抗和推翻这个垄断枪杆子、刀把子、钱袋子、笔杆子的阶级的统治呢?怎么可能实现宪政民主呢?

困扰当代中国的两大社会矛盾,其一是官民矛盾,其二是劳资矛盾,这两个矛盾又可以归结为权贵官僚资本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在权贵官僚资本集团中,虽然权贵官僚与资本家、权力与资本经常是相互勾结和利用的,权贵官僚和权力相对于资本家和资本又占着主导的地位,是现存体制的始作俑者和最大获益者,是变革的主要对象和顽强阻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已死”的判断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自上而下的改革或改良,即使有的话,也不可能成为中国政治转型的主要动力。

中国新生的大资本力量和大资本集团,整体而言,是从计划经济和国家所有制中衍生出来的,先天地带有权力垄断、钱权交易、贪贿腐败的原罪,整个大资产阶级对于权贵官僚阶级,迄今仍然是依附性的,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是不独立的,其中一部分是现存体制的分享者和推波助澜者、权贵官僚集团的合谋者和勾结者,一部分是现存体制的顺从者、忍受者和受害者,只有极少数意识到了资本相对于权力的独立的社会本质和历史使命,正在努力切割与现存体制的苟且关系,追求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自由发展。但总的来说,大资产阶级在目前阶段还远远不能成为中国政治转型的发动机和原动力。

处于权贵-官僚-大资产阶级与社会底层之间的中间阶级(Midlle Class),包括大部分中高级知识分子、中小企业主、企业白领和中高层管理者、普通公务员、经营较好的个体工商户、富裕农民等社会成分,它们基本上是依附于现存体制的,是受到权力资本网络的层层渗透和控制的,在未来半个世纪之后,它很可能会成长为中国主要的、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阶级,但在目前历史阶段,其不能作为政治转型的主要力量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对大资产阶级而言,这个阶级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与宪政、民主和法治的动力、愿望、意识较强,但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缺乏推动结构性转换的意志力量、行动力量和实体性的经济政治力量。

那么就剩下工人、农民、下层知识分子了。工人和农民是匍匐于社会底层的两大阶级,占就业人口和总人口的大多数(80%以上)。下层知识分子,不构成一个独立的阶级,而是介于工农阶级与中间阶级之间的一个阶层,在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进入企业,担任技术工人和初级管理者。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下层知识分子,对受剥削和压迫的感受很尖锐,同时又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高生产力,其中一部分将在劳工运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另一部分则因为具有较高的个体竞价能力而倾向于沿着资本和管理的通道往上攀爬。

在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这两大阶级中,农民阶级不太可能成为积极地推动社会转型并深刻形塑未来社会的主要力量:

——大部分农村壮年劳动力已经、正在、将要转移到城市,成为新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剩下来的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将越来越少;

——大部分农民处在远离城市的乡村、处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外围地带,在农业这个夕阳产业谋生,缺乏经济竞价能力,并且文化程度低、分散而难以组织,缺乏主动的政治参与和博弈能力;

——农民受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现代意识最弱,将是最后一个在政治上发育起来的阶级。只有直接卷入城市化进程的农民才有较强的经济政治参与意识和博弈能力。

与农民阶级相比,工人阶级将是一个积极得多、主动得多的经济、政治、文化主体:

——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把大量工人聚集在同一生产线、同一工厂、同一产业、同一城市社区,为他们创造了进行积极的经济谈判、政治博弈和文化竞争的客观条件;

——多达数亿的新生代工人已经主观上不想退回客观上也退不回农村,他们要想在城市定居下来并获得平等的市民身份和公民权利,唯有团结和组织起来与他们所受到的多重经济政治文化压迫进行抗争;

——信息和互联网时代加速了工人的阶级意识的形成和组织化的进程,同时迅速淘洗掉传统文化打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如果说权贵-官僚-大资产阶级不愿、中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不能撬动整个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话,那么工人阶级则不仅非常愿意(因其受到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而且有能力(因其可以团结和组织起来)做到这一点:首先,工人们团结起来以集体谈判的方式向大、中、小资产阶级争取自己的天经地义的权利和利益,迫使资产阶级为产业和平、为生产的连续性和长期利润而做出一定的让步;第二,工人向老板施加的压力一定会迫使老板们向老板的老板即权贵官僚集团伸张自己的权利、争夺自己的利润空间,迫使资产阶级成为公民、成为真正独立的经济政治文化主体,而不仅仅是狗苟蝇营地在权力庇护下分赃逐利的经济动物。

于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主要指其中的中小资产阶级或中产阶级)这一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中的双胞胎,就会为了双方的共同利益,而形成反对党国专制、政府垄断、官僚腐败的基本共识和政治联盟,就会一起推动中国向“小政府大社会”的、宪政民主法治的公民社会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中间阶级或中产阶级一个阶层的知识分子会起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剂和粘合剂的作用,而农民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也会逐步地组织和联合起来,加入反对极权专制权治、建设公民社会(宪政民主法治)的大合唱之中。这个大合唱的肇始者和发动者,就是劳工阶级,劳工运动就是打破改革已死的政治僵局、撬动整个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阿基米德杠杆。

社会民主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首先保留了自由主义的人权、自由、公民权利、宪政民主等理念,而否定了抽象人性论、非阶级化、原子化和个人主义化的取向;另一方面,社会民主主义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部分内容,否定了其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大一统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取向。社会民主主义必须同时向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说明的是:

——阶级分析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发明和专利,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之外、之后,都存在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矛盾不等于阶级斗争,因为工业市场经济的内在结构和劳资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阶级斗争与阶级妥协和合作同时存在;

——阶级斗争也不等于你死我活的暴力革命,更不等于以阶级斗争为纲,在阶级斗争之上有人性的共同价值,在阶级斗争之下有个体的自由选择;

——阶级斗争并不必然导向无产阶级专政,并不必然消灭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并不必然导向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19世纪末和20 世纪欧洲阶级斗争导向的就是社会市场经济、多党制和宪政民主,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极对立向中间靠拢,中产阶级崛起为主导力量,从而使阶级结构向阶层结构转化成为可能。

2、宪政民主革命的主体序列、路线图和时间表

根据上面的阶级分析,就会形成了一个宪政民主革命的动力和主体序列:工人(劳工)阶级——农民阶级——中间阶级(以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主)——民营竞争性大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就是共产极权专制制度及其捍卫者:权贵官僚阶级以及与之结盟的大资产阶级。而宪政民主革命的路线图,在第一种情况下,是“底层发动——中层跟进和放大——上层分化和投机”;在第二种情况下,是“底层发动——中层跟进和放大——底层和中层联盟与上层决战”。

就中国的社会和政治转型而言,社会民主主义固然强调劳工阶级的主力军角色、地位和作用,但也认为劳工运动只是一个原动力、一个把宪政民主法治模型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阿基米德杠杆,而并不能单独完成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间阶级、农民阶级的跟进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劳工维权运动孤军深入一家独大,不仅是很难成功而且甚至是不可欲的:首先,权贵官僚阶级会联合和利用其他阶级进行严厉的压制,使得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愈演愈烈,使得中国政治转型过程极其漫长而艰难;其次,即使劳工运动仅凭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胜利,其所建立起来的绝对只能是一个经济上新型的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政治上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这将意味着中国将再一次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毛泽东时代。

中国宪政民主革命有没有时间表?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八九事件和苏东转型之后,很多人做出乐观的预期,没想到极权专制统治又维持了差不多三十年之久!有鉴于此,郭飞雄自己准备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和理想主义者一道把宪政民主政体操作成为中国大陆的制度现实。其他人的预测也很不一样,比如民主老人康国雄就认为只是两三年的事了(结果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就饮恨身亡了),而另一位民主老人鲍彤则认为需要十年以上。最乐观的要数高智晟律师了,他预言2017年中共倒台!

这里有必要对著名历史学家吴思在2014年6月所做的一个名为《国内未来形势》的研究报告做一点评论。吴思把社会和政治危机分为五级:“我的核心观点是,革命形势并不存在,但危机始终存在。如果把危机分作五级,法国大革命或其他导致政权被民众推翻的革命属于一级危机,六四式的中心城市蔓延到全国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危机属于二级,重要省会城市的危机属于三级,县市一级的危机例如瓮安事件是四级危机,那么,中国最常见的是乡镇和村庄范围的五级危机,每年都有许多。这个分类依据的是块块,许多危机发生在条条里,如出租车行业,复员军人,但维稳的责任还在块块。这些危机,其制度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由知识分子阐释提升,再通过网络传播,媒体强化,调动起大众甚至体制内某些权力的参与。一旦处理不慎,例如乌坎事件,就可能从五级升到四级。南周事件大概可以算做四级危机。四五级危机还有可能升到三级。在目前的形势和维稳体制之下,六四那种二级危机重演的可能性不高。”为什么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主要依据是中共手中还有一手好牌:一是可以对民营经济放开国家垄断领域,二是可以把3万亿美元储备用于缓和经济和民生危机,三是可以把60万亿国有资产用于缓和经济和民生危机,四是可以实行土地私有化来吸纳天量货币,再造经济发展动力。其中每一张牌都可以延长好多年的稳定,因此未来一二十年内不可能有革命危机。

吴思可能低估了将近40年“中国模式”经济高速发展所积聚下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总爆发的强度、长度、广度和深度,以至于这四张好牌一起打出来,也很难支撑20年,或者说在这四张好牌充分发挥效应之前,革命形势已经形成了。另一方面,即使为了保党救国而忍痛打出这四张好牌,每一张都意味着大幅度地放宽对民间和公民社会的控制,都意味着民间力量和公民力量的扩张,由于党国赖以维稳的经济资源被大规模耗竭,在遍及全国的第四、第五级民众抗争中,宪政民主力量一定会趁机发展壮大起来,独立的工会、商会、农会、学会、学生会、青年会、妇女会一定会遍地开花,各种政党也一定会在各地民众抗争过程中宣布成立,这时候,公民社会雏形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党专政实际上也就只保持一种弱势的乃至形式上的存在了,那么,即使它还能够控制全国一二十年而不轰然倒地,只要实际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有了大规模的落实,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从漫长的极权专制转向宪政民主,一二十年旧形式失去内容和新形式获得内容或者说旧形式框住新内容的过渡时期,还是可以忍受的。所以说,如果权贵官僚大资本集团拒不向民众让步,随着经济危机的加深,革命形势很快就会成熟,五六年之内实现极权专制向宪政民主的根本转型,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权贵官僚大资本集团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愿意打出吴思所说的那几张好牌,那么在官民拉锯、民进官退的过程中,一党专政、极权专制再保持一二十年弱势的甚至形式上的存在,也属于和平转型和宪政民主革命的题中之义。

3、宪政民主的左右两翼:社会民主与自由民主

关于政党问题,目前宪政民主阵营还没有清晰的考虑。1991年胡石根创立的是自由民主党,依据的是自由民主主义的政治理念,1998年徐文立等人创立的是民主党,其宗旨比自由民主党要宽一些,后来海外成立的社会民主党,好像与民主党海外委员会是两个名称一套人马,可能是想进一步明晰民主党内存在的不同政治诉求。总之,大家都还没有从政治哲学、政治逻辑和政治历史的高度出发,明确宪政民主本身存在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左右两翼这个在大多数宪政民主国家早已成为现实的政治结构。从郭飞雄的自辩词和上诉状中可以看出,他也是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来阐述宪政民主的,对社会民主主义没有涉及,他只提到要建立中国的反对党,要实现多党制,至于这些政党不同的社会阶级基础、不同的政治纲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则没有来得及论述。

的确,在西方宪政民主历史上,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主义和制度率先登上政治舞台,那时候,没有普选制,选民资格受财产、性别、种族等多种限制,工人阶级不仅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没有结社自由,不能成立自己的工会和政党,历经宪章运动、街头暴动和武装起义,直到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各国工人阶级才争得了基本的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不过它们也放弃了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马克思主义,转而选择了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选择了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选择了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工党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代表。虽然继续主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产党还存在,但其影响力日趋衰退,最后成为边缘化的极左政党,在很多国家甚至销声匿迹了。于是,在西方国家形成了宪政民主的左右两翼,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相互制衡、轮流执政,这种政治结构迄今保持快一百年了。不管左右两翼政党的社会阶级基础、政治理念、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有多么大的不同,但双方都认同和遵守宪政民主的共同制度、框架和规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展开政治竞争,以数人头而不是砍人头、争取选票而不是依靠暴力获得国家权力。由于中左的社会民主党和中右的自由民主党(共和党、保守党)代表了主流民意,就使极左和极右的政党和政治力量趋于边缘化,并且也不得不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展开其政治活动。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政治成就。

由于以下三个原因,中国反对极权专制、追求宪政民主的人们,大都简单地把宪政民主主义理解为自由民主主义,而对社会民主主义一无所知或者知之不多,更不能理解自由民主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之间历史的和现实的关系:

——在世界历史上,率先对宪政民主做出贡献的,的确是资产阶级、第三等级、中产阶级或市民阶级及其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工人阶级和社会民主主义对宪政民主的贡献是后来才有的,因此后发国家引进宪政民主时会受到先前历史和模式、先入之见或曰成见的影响,以为后发国家也要经历先发国家那样的宪政民主历程。

——首先来到中国的现代政治哲学和政治理念,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和政治理念,它们对于解构中国传统的皇权专制以及20世纪的共产极权专制,的确居功第一,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哲学和政治理念,则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才逐渐为国人知道,而且至今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介绍和研究。

——中国本土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想,是随着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兴起才浮出水面的,一些劳工运动的理论家和实行家,在介入劳工运动的过程中,感到用自由主义当然无法指导与资本争权夺利的劳工运动,但同时也感到市场经济不可逆转,不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劳工运动,于是便向社会民主主义寻求理论思想资源。

然而,对于中国社会和政治转型而言,自由民主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社会民主主义出场并承担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中国社会和政治转型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没有多达三个多亿的工人的参与,没有劳工运动这一阿基米德杠杆的撬动,单凭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根本无法摧毁和取代极权专制政权和极权专制制度。在当今国际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和民主形势下,工人阶级一定会提出自己的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要求,而不可能甘心情愿地成为替其他阶级火中取栗的工具和炮灰;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如此明显,阶级意识如此强烈,工人、农民对自己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对自己的利益所在,有着明确的判断,完全有能力选择自己的政治代表,完全有能力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存在素质论者所说的不能行使民主权利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任何理由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

——中国社会转型不应该也不可能亦步亦趋地重走西方国家所走过的先有资产阶级民主后有工人阶级民主的道路,在现有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也有必要把两百多年来西方社会所获得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文明成果继承下来,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政治转型之路,反过来说,假定推倒极权专制政权之后,只有一部分人才能获得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包括立法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结社自由和成立政党的权利等等),而把工人农民排除在宪政民主结构之外,则不仅落后于近几十年来所有转型国家已经形成的宪政民主惯例,而且必定会激起工人农民的强烈反抗,从而重新出现急风暴雨般的乃至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想来这也是自由民主主义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社会民主主义登上当代中国政治舞台,也是有传统资源可以继承的,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发育不良、力量弱小,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思潮和政治力量就没有什么作为,反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带有一定社会民主主义色彩的三民主义以及以张君劢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和政治力量,成为推动宪政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47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就带有相当程度的社会民主主义色彩,是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某种结合。将来中国一定会重新制宪的,不过,中华民国的国号和47宪法,对于打通过去与未来,对于赓续亚洲第一个宪政民主共和国的道统和政统, 应该是一笔可以选择和继承的重要的政治资源和政治遗产。

在即将到来的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短期内一定会冒出几百个政党,不过,政党政治的逻辑,至今尚未超出阶级政治的范畴,因此,围绕着我在上面所做的阶级分析,各政党之间一定会合纵连横、重组整合,最终形成四个主要的政党:

——自由民主党。这是以中小资产阶级和中高层知识分子(两者合称为中产阶级、中间阶级)为社会基础的政党,会把促进市场自由竞争、保护私有财产和企业权利、减低税收与限制政府权力和规模等作为主要的政治目标和纲领。由于中产阶级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较低,作为自由民主党上台执政的选民基础不够厚实,因此自由民主党会向社会下层争取选票,但即使它不能成为执政党,也会成为最强大的在野党和反对党。

——社会民主党。这是以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下层知识分子为社会基础的政党,会把促进平等和公平正义、保护劳工权利、提高社会福利、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等作为主要的政治目标和纲领。社会民主党能够影响和号召的选民人数最多,在转型以后很可能首先成为执政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中产阶级人数的不断增多,社会民主党和自由民主党会进入常规的政党轮替。

——新共产党。在一个较长的、可以预见的转型时期,经济会处于低迷状态,市场经济还不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社会福利还不够,贫富差别还很大,因此,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下层知识分子中最底层的那一部分,由于在市场经济中缺乏上升的空间而陷入绝望之中,就会产生否定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激进要求,会依据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和毛主义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共产党,也是最左翼的政党。

——保守党。即使完成了社会和政治转型,在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条件下,仍然会存在并且会重新产生一个非常富有的大资产阶级,其中包括一些投机革命、摇身一变的前共产党权贵官僚,和一些做大做强的民营资本家,他们天生倾向于垄断市场并且会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力,会通过金钱的力量形成院外压力集团对国家权力施加影响,并会依据精英主义、国家主义、儒家等意识形态,形成最右翼的政党。

不管是什么政党,只要遵守全民公决制定的宪法和依照民主程序制定的法律,只要承认宪政、民主和法治这一基本的社会契约和政治竞争规则,就都是合法的政党,即使是最左翼和最右翼的政党,也不能诉诸于暴力革命,也要老老实实地争取选民的投票支持,通过议会民主政治获得权力以及施加对于国家法律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力。[14]

(降英缤纷:中国大陆独立学者)

[1] 本文的基本阐释框架主要依据王江松教授的《劳动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初版,2013)。该书是王教授所主持的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梳理了劳动哲学思想脉络,建立了一套首尾一贯的劳动哲学体系,主张在宪政民主法治框架下展开劳资博弈,期待中国劳工运动沿着社会民主主义的方向发展。

[2] 国家统计局:《2015年中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01/12/8524160_555343750.shtml

[3] 参见邢少文:《中国正在走向权贵市场经济?——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南风窗》,2010年第18期,頁65-67;郭于华:《关于极权主义与中国社会转型的思考——哈耶克对中国的意义》(2014年4月23日),爱思想网www.aisixiang.com/data/74207.html

[4] 沈原、郭于华等:《新生代农民工的困境与出路》,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071.htm

[5] 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4/t20150429_797821.html

[6] 秦晖:《中国经济发展的低人权优势》,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596a814110661ed9ad51f3b9.html;《中国以“低人权优势”造就惊人竞争力》,博客中国秦晖的专栏http://qinhui09q.blogchina.com/569025.html

[7] 参阅王江松:《弥天大谎:人力成本上涨导致制造业衰退和经济危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48790102wzov.html

[8] 所谓超经济剥削,与国家权力基本中立情况下的一般的经济剥削不同,是指国家权力与资本合谋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企业既要获得足够的利润,还要满足权力的索贿寻租,而劳动者则受到权力和资本的双重剥削。

[9] 参见王江松:〈多角度透视2010年“中国劳动关系年”〉,《中国工人》,2011年第2期,页4。

[10] 参见王江松:〈2014,劳工界登上当代中国历史舞台〉(2014年11月21日),王江松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48790102vei3.html。

[11] 参见窦学伟:〈2014:劳工事件盘点〉、谢玉华:〈市场化集体谈判成功案例——番禺利得鞋厂劳资集体谈判分析〉,《中国工人》,2015年第2期,頁10-13、23-25;王江松的新浪博客系列文章:1、〈劳资集体谈判的典型案例:广州大学城环卫工人罢工维权事件始末及其分析解读〉(2014年9月10日);2、〈88天拉锯战:佛山工艺总厂的劳资集体谈判〉(2014年9月29日);3、〈从自在到自为:广州番禺胜美达工会选举案例研究〉(2014年10月6日);4、〈戏剧性博弈:奇利田工人的集体行动和劳资集体谈判〉(2014年10月11日);5、〈广东省劳动关系地方立法应该、可以、如何走在全国的前列(首届珠三角劳动关系研讨会参会论文)〉(2014年12月8日);6、〈劳工运动遭遇组织化瓶颈:对波澜壮阔的裕元大罢工功成垂败的初步探析〉(2015年1月6日);7、〈绝地反击:番禺新生鞋厂工人维权紀實及其分析〉(2015年4月19日)。以上文章由劳工互助网(www.laogonghuzhu.org)、中国集体谈判论坛(www.jttp.cn)及其刊物《集体谈判制度研究》、新青年網(www.youth-sparks.com/bbs/viewthread.php?tid=4278),以及众多劳工微信公众号转发,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12] 陈步雷:《工人代表制:“制度边缘”的革新——以我国珠三角地区的案例为考察对象》,《探索与争鸣》2016-11-20;2016年1月13日在天则双周论坛所做的学术报告:《中国特色的工人代表制:自赋权行动模式及其“边缘性革命”意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48790102yg6j.html

[13] 参见王江松:《为什么要致敬并学习利得工人?》(2015年4月28日),王江松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48790102vz1j.html;《山重水复、峰回路转:利得工人集体维权纪实和总结》(2015年4月26日),王江松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d48790102vyts.html和集体谈判论坛http://www.jttp.cn/a/report/review/2015/0429/6800.html]

[14] 王江松:《当代中国的劳工政治》,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15年第6期。

https://twishort.com/4RNmc

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第五部分)

第五部分 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前途

中国的劳工运动向何处去?这是摆在中国劳工界、企业界、知识界、政界和其他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整个国家导向、GDP至上、高利润低人权、强资本弱劳工的中国模式(权贵资本主义或官僚资本主义)保持不变,如果政府继续以暴力维稳思路对劳工集体维权抗争采取强硬打击政策,必然的结果就是贫富继续两极分化并达到没有人再能够忍受的程度,就是底层民众的愤怒、仇恨和绝望不可逆转地走向爆发,就是整个社会的崩溃和动荡,到时候,上层的毛左和极左势力就会与底层的激进革命要求汇合在一起,一场毛泽东式的工农暴力革命就会在中国大地上重演,最终结果是重建一个以国家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经济基础的、党国垄断全部社会资源的新的极权主义社会。中国又将进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之中。

另一种可能并且应该尽最大努力争取的前景是:一方面,执政当局放开或者容忍一定的社会自组织空间;另一方面,劳工运动则沿着比较温和的工联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方向,与政府和资方进行和平、有序、反复、可持续的博弈,一步一步地改变强政府弱社会、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逐步缩短贫富两极分化,避免剧烈的阶级斗争,最终建立一个宪政、民主、法治的政治结构和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结构。

这需要劳资政三方以及全社会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形成一定程度的共识,也就是最低限度的共识:我们要避免第一种可怕的前景。有了这种共识,各方才可能做出妥协和让步。

1、政府的理性应对

——放开对劳工NGO的限制,通过立法规范其注册、工作范围、权利和责任;

——立法保护工人的团结组织权,落实工会直选,允许工人对现存工会进行自下而上的改造,允许其他工人组织形式得到合法的存在和发展;

——立法保护工人的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使劳资博弈进入一个制度化、法治化的通道。

2、企业的理性应对

——提升财富观和利润观,由对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转变为对长远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由对弱势劳工的剥削和压迫的血汗工厂制度改变为追求劳资双赢的现代企业制度,容忍乃至欢迎劳工组织起来与自己进行和平理性的正和博弈,而不是一方之所得是另一方之所失的零和博弈;

——资方也要组织起来,一方面与劳方进行有组织的博弈,另一方面由对专制权力的消极忍让和苟且勾兑,转变为勇敢争取企业公民的合法权益,推动小政府大社会的形成,最终实现把权力关进笼子的目标。

3、劳工的理性应对

——劳工阶级认同自由、平等、公正的普世价值,认同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的市场经济制度,认同宪政、民主、法治的政治制度,不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激进政治目标与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激进经济目标;

——通过自下而上地改造现存工会为独立自治的工会来实现工人的结社自由和团结组织权;

——不到万不得已,尽量把罢工等集体行动保持在厂区范围内,通过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解决劳资冲突,实现劳方利益诉求。

4、社会各界尤其是知识界和舆论界的理性应对

——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弱势劳工维护和争取合法、合理权益的集体行动,推动劳工三权的立法和真正实施;

——要有更多的知识分子成为劳工学者、劳工律师、劳工媒体人,要加入或创办更多的劳工NGO,深入劳工群体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工人的自组织、集体谈判和罢工提供直接的知识、技术和法律服务;

——在发生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劳资冲突的时候,要在劳资双方之间做最大努力的调解工作,促成双方妥协并达成集体协议。

https://twishort.com/2RNmc

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当代中国劳工运动存在的若干问题

客观地说,中国的劳工运动仅仅处在初级阶段,第一阶段,其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择其要者论述如下:

1、权利意识和阶级意识发育不足

一般而言,一种社会行动,当且仅当其同时具备意识、组织、行动三要素时,才可以称之为社会运动。中国劳工阶级的主体意识还存在双重的发育不足,一是公民权利意识发育不足,二是阶级权利意识发育不足。

前面讲到,一般的权利意识就是指人权意识和公民权利意识,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启蒙运动的普及和深入,很多劳工也逐渐了解和认同了,甚至表现在他们的集体行动中了,但大多数劳工还不怎么了解,甚至有一部分劳工虽然有所了解,却因为受到共产主义文化的洗脑教育而不能接受和认同,他们接受和认同的是马列主义毛思想的阶级观念和阶级意识,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观念和意识。如何进一步解构共产主义文化而建立人权和公民权利意识,仍然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劳工还没有形成一种与人权和公民权利意识相一致的阶级意识,或者说一种属于劳工阶级的特殊权利意识,即在市场经济制度、宪政民主法治的政治制度、多元竞争的文化制度以及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下的劳工的阶级意识,团结和组织起来以一个阶级的力量争取人权和公民权利(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权利)的意识。就是说,劳工阶级还没有从一个自在的阶级变成为一个获得了“自我意识”的自为的阶级。

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否定任何形式的阶级意识的,认为只要有人权和公民权利意识就够了,阶级意识一定会到导致社会撕裂和阶级斗争。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实际上掩盖了自身的一种特殊的阶级意识,让劳工阶级默认事实上存在的阶级不平等,承认“先富起来”的资产阶级的特殊地位和利益。在客观上存在阶级分野、矛盾乃至斗争的情况下,阶级意识的发育就是必然的和必要的,否定马列毛式的阶级意识并不等于否定一切形式的阶级意识。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正是因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各自具有了清晰明白的阶级意识,才能各自组织起来进行民主共和制度下有效的经济政治斗争,如果双方都是一盘散沙,反而会陷入到无序的丛林状态与无效的零和博弈之中。资产阶级和雇主阶级通过行业协会、雇主协会、企业家协会直至自由主义政党组织起来,工人阶级和雇员阶级通过互助会、工会、工人委员会直至社会主义政党组织起来,在法律框架内展开和平的竞争和斗争,构成了市场经济国家正常的经济政治生态。无疑,这是以各自的阶级意识为前提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早期发展阶段,工人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处于弱势状态,阶级意识与阶级团结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2、工人组织和集体行动的形态、规模和水平还处在低级阶段

如前所述,工人代表制作为对官办工会和老板工会的一种替代形式,在珠三角劳工运动中成为工人团结和组织的主要形式,但是,受制于现行法律的限制,即使在同一个企业里,它也不能成为一种长期化、制度化的团结组织形式,随着一次集体行动的结束,这种组织也就解体了,更别说突破企业的边界,形成行业性和地区性的工人代表组织了。比如,东莞裕元鞋厂5万工人罢工,同在高埗镇和东莞市的其他几十万鞋业工人就没有起而响应;南昌沃尔玛两家分店因为抵制综合工时制而发起罢工,全国各地沃尔玛分店的工人也没有普遍响应。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鞋业工人联合组织,或者沃尔玛全国400多家分店的工人联合组织。等待国家主动放开控制、允许官办工会之外的工人组织自由发展,目前还看不到希望,于是,工人们自己如何突破限制,使工人代表制普遍化、长期化和高级化,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由于工人团结和组织形式受到的限制,工人集体行动也始终局限在一个一个企业内部,呈现出此起彼伏、旋生旋灭的状态,尚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劳工运动。严格意义上的劳工运动,一定是跨企业(行业)、跨行业(地区)、跨地区(全国)地连成一片的。我们只是在劳工抗争事件成倍增多且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的趋势和态势上,称当今中国的劳工集体抗争为初级阶段、低级阶段的劳工运动,它是由分散无序、无团结组织、无集体行动向阶级团结和阶级行动意义上的劳工运动的一个过渡阶段。

与此相适应,在诉求的水平上,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斗争、依法追讨应得的补偿和赔偿是最常见和主要的诉求和目标,要求增加工资、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增长性的诉求和目标还不常见,至于对结社自由和团结组织权的诉求与对普世价值、人权、公民权利的诉求,就更为罕见了。

3、劳工运动中的内部阻力或结构性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在此一波劳工运动最高潮的2014、2015两年,劳工界内部表现出高度的团结,发动和组织数千人参与某一个签名声援或者公开声明,是常有的事,各家劳工机构和各个劳工维权团队团结协作、集中力量于某一次劳资博弈,也常常取得较好的成果。12.3事件以后,劳工界受到重压,有影响力的机构和人物不敢再出头倡导和协调了,于是各家机构和各个团队之间就很难合作了,甚至出现相互争夺资源和影响力的山头和宗派,出现分裂和内斗。这种现象在2016年沃尔玛劳工维权过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来,沃尔玛有10万工人,一时之间达不成完整的联合,出现几个维权团队就是正常的;只要这些团队都以维护劳工权益为目标,都以沃尔玛资方为共同抗争对象,即使它们之间没有密切的合作和统一的组织,也是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情况出现了,那就是山头主义者和宗派主义者对其他维权思路和策略不一样的团队,展开了极为凶悍的攻击,为此不惜引进极左网络写手,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把别的团队说成是“工贼”、“分裂团伙”、“境外势力”,并且极尽造谣、污蔑、诽谤、抹黑之能事,在几十个沃尔玛工人微信群里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也使得普通工人对维权机构和维权人士失去信任和信心,这是造成一时轰轰烈烈的沃尔玛工运很快偃旗息鼓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现象。一旦社会运动(不限于劳工运动)内部出现结构性的分裂和窝里斗,就一定会造成比外敌的镇压和打击更为严重而深远的后果:或者因为内外交困而失败,或者虽然经过内部的强力整合和统一并终于战胜了外敌,结果也一定是造成一种新的专制。中国有数千年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江湖文化,每到一个王朝末年,各路豪杰称王称帝,在朝廷还没有推翻之前,各路人马就先行厮杀起来,经过多轮、反复的兼并重组,付出了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最终建立的新王朝不过是旧王朝的翻版而已。当代中国的社会运动(包括劳工运动),如果重蹈此一覆辙的话,就不可能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型,宪政、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如果任由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坐大,中国的劳工运动就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4、极左的思潮和潜在政治力量正在向劳工运动渗透

对于极右当局有没有派遣卧底进入劳工界从事挑拨离间等破坏活动,我们的确没有什么证据,不过,极左实力渗透劳工运动的迹象,已经可以观察到了。这里有必要简单扫描一下当代中国各种思潮和潜在政治力量与劳工运动的关系: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有三种形态,极右翼自由主义或者叫做“中国特色自由主义”,与权贵资本主义合流,旗帜鲜明地反对劳工运动;居中的学院派自由主义对劳工运动存在疑惧心理,或者视而不见、存而不论、不置可否;左翼自由主义则对劳工运动持同情甚至支持的态度。

——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这一派在经济制度上主张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与社会市场经济,在产业关系上主张通过工人团结、集体谈判和罢工行动来解决劳资冲突,在政治制度上认同多党制和宪政民主法治,在社会政策上主张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它理所当然地以劳工阶级为社会基础、以劳工运动为政治依托、以劳工选民为未来票仓。

——新马克思主义。这一派以部分原典马克思主义、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新左派)为思想资源,猛烈批判当代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不公平现象,但并不要求退回到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而倾向于主张人道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支持劳工运动,但与社会民主主义聚焦于劳工三权不同,它更多地强调产业民主。

——极左派。部分理论资源来自于原典马克思主义(如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但更多地是继承了列宁主义、托洛茨基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要求否定邓小平开启的官僚资本主义而返回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弘扬文革的不断革命精神,实行所谓真正的工人民主和人民民主。

由于劳资关系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关系,劳工运动是一种结构性的社会运动,因此劳工运动一开始就具有潜在的理论维度和政治维度,并且终于会获得显性的理论和政治形态,因此,劳工运动内在地具有理论的、意识形态的和政治的需要,就给社会上各种思潮和潜在的政治力量提供了竞争和渗透的空间。在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中,左翼自由主义在理论上和舆论上提供了一定支持,但基于其自由主义立场,对劳工运动还是有所保留和批评的,因此几乎没有人在行动层面实际地介入劳工运动;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舆论上支持劳工运动,但认为在资本统治的框架内积累和提升工人的博弈力量,无助于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对主流劳工运动还没有找到有效的介入路径,行动层面侧重于工人教育与工人合作社的实验和探索,企图寻找一种能够取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型生产关系;社会民主主义显然在第一波工运高潮中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多数辅导和帮助劳工维权的NGO都是比较认同和接受工联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的,都选择通过工人代表制、集体谈判和罢工行动争取各项劳工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极左思潮从与自由主义公知的意识形态斗争(所谓左右斗争)中,开始分出一部分精力关注正在兴起的劳工运动,他们开始意识到,没有劳工阶级的支持,他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就无法实现,因此,虽然现实的劳工运动的姿态并不符合他们的政治正确,但他们从策略层面或革命阶段论视角出发,也给劳工运动提供了一些思想舆论上的支持,有几个红色网站甚至捐款支持正在进行的工人抗争,更有个别人身体力行地介入到劳工运动之中,并且与社会民主主义猛烈地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指导思想地位。

极左力量渗透劳工运动,的确不是一个好兆头。从欧美国家劳工运动和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展进程来看,基本上是一个社会民主主义逐渐成为与自由主义分庭抗礼的主流思想政治力量,而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极左力量逐渐被边缘化的过程。如果极左力量最终主导了中国的劳工运动,就极有可能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走到与世界文明主流愈行愈远的极权主义道路上去。

https://twishort.com/1RNmc

当代中国的劳工运动(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 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第一次高潮及其发展趋势

一、2010—2015年: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010年5月17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的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数百名员工因对工资、福利、中日员工同工不同酬不满而罢工一天,由于罢工工人受到打击报复,21日开始了全厂罢工。工人们提出四项主要诉求:基本工资每月提高800元,年度提升不可以少于15%,年终奖、节日资金不能少于或等于上一年;追加工龄补贴,工龄每增加一年加100元,10年封顶;对罢工员工事后不能解雇、辞退、劝退,前几天因此事件被辞退的员工必须安排复工,并保证不对罢工事件进行追究;重整工会,重新选举工会主席各相关工作人员。经过几轮谈判,厂方同意将工人工资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提高35%,约增加500元,劳资双方据此签订了协议,持续半个月的劳资冲突落下帷幕。工人谈判代表团表示:“我们的维权斗争不仅仅是为了本厂1800个员工的利益,我们也关心整个国家工人的权益,我们希望立下工人维权的良好例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由南海本田开启的2010年劳工潮,由南往北波及全国14个省份,其中大连开发区创造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罢工人数(7万人)、发生罢工的企业数量(73家)最多的地区纪录,引起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虽然此前年份各地已有罢工事件,但都是零零散散的,引发全国性连锁反应的当属南海本田罢工,所以我们把2010年看作是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开始年份。[9]

2011年发生的著名劳工抗争有日立环球深圳工厂罢工(2500人)、LG Display 南京工厂罢工(8000人)、海信集团罢工(人数不详);2012年发生的著名劳工抗争有深圳冠星链表厂罢工(1100余人)、珠海格力分厂罢工(人数不详)、惠州索尼罢工(人数不详)、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罢工(3000人)、江苏无锡小天鹅公司罢工(1000余人)、上海闵行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罢工(人数不详)、新飞工厂罢工(近10000人);2013年发生的著名劳工抗争有固铂成山罢工(5000人)、诺基亚工人罢工(4000人)、联想深圳福田保税区工厂罢工(1000余人)、深圳富士康罢工(200余人);2014年发生的著名劳工抗争有IBM深圳工厂罢工(1000余人)、三星代工厂罢工(1000余人)、格兰仕员工打砸工厂事件(2000人)、TOTO上海工厂罢工(1000人)、沃尔玛常德分店工人集体维权(100余人)、哥士比鞋厂罢工(其中女工周建容跳楼自杀)(约600人)、深圳奇利田高尔夫罢工(2400人)、深圳宝威亚太罢工(1100人)、深圳公明环卫工集体维权(1000人)、深圳庆盛制衣厂第一次罢工(900多人)、广州大学城环卫工罢工(100多人)、番禺新生鞋厂集体上访追讨权益(100多人)、广东裕元鞋厂罢工(约50000人);2015年发生的著名劳工抗争有东莞兴昂鞋厂罢工(8000人)、广东中山欣昌鞋业罢工游行(近10000人)、美的罢工(数百人)、海信科龙罢工(400人)、利得鞋厂三次罢工(2700余人)、厚宏制衣工人游行讨工资(1000余人)、深圳福永骏达马达厂罢工(2100人)、深圳庆盛制衣厂第二次罢工(400多人)、四川德阳中国二重工人集体维权(10000余人)。根据中国劳工通讯的网络统计数据,全国较大规模的劳工抗争事件,2011年185起,2012年382起,2013年656起,2014年1379起,2015年2775起,基本上呈现出逐年翻倍的趋势。

2014年的“嵩山会议”,是当代中国劳工运动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劳工界作为与政界、商界、学界四足鼎立的独立社会力量,正式登上当代中国历史舞台的一个标志。会议以湖南常德沃尔玛员工集体维权事件为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国劳工运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劳工代表、劳工NGO代表、劳工律师代表、劳工学者代表、劳工媒体代表,以及部分体制内官员、工会干部和企业家、社会人士代表,完整地体现和彰显了以劳工为主体和核心、以支持劳工运动的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劳工界”范畴。会议发布的《嵩山宣言》,向全世界简要宣告了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基本纲领和方向。[10]

嵩山会议之后,劳工界积极介入常德沃尔玛工人集体维权、东莞裕元鞋厂大罢工、深圳奇利田高尔夫用品厂集体谈判、深圳哥士比鞋厂集体谈判和周建蓉事件、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公司粉尘大爆炸事件、广东番禺胜美达工会选举、广州大学城环卫工集体谈判、佛山工艺总厂集体谈判、番禺新生鞋厂集体维权、番禺利得鞋厂集体谈判、东莞新力鞋厂工人集体维权,深圳宝威亚太工人集体维权、深圳公明环卫工工人集体维权、东莞兴昂鞋厂工人集体维权、深圳福永骏达马达厂工人集体维权、中山翠亨制包厂工人集体维权、深圳庆盛制衣厂集体维权、四川德阳中国二重工人集体维权、广东省出台企业集体合同条例前的劳资博弈等重大劳工事件,初步显示了劳工界的合作、团结、互助的集体力量,在国内外引起了重大的反响,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经济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以及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做出了初步的贡献。[11]

劳工运动的这种上升势头引起统治阶级的警觉和惶恐不安,并终于痛下杀手。2015年12月3日,广州大举抓捕当年春季介入利得鞋厂劳资冲突的劳工NGO工作人员和劳工积极分子,传唤数十人,至少8人被刑拘或被控制人身自由,官媒大举报道,其中央视新闻频道竟然做了长达24分钟的舆论审判或未审先判。历经10个多月的侦查起诉审判,最终有4人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罪名被判处1—3年有期徒刑,其中3人缓刑,1人实刑;此外,各地多名涉入劳工运动的人士也受到多种形式的警告、监控和处分。对劳工运动的此番打击,是当局继扫荡新公民运动、南方街头行动、女权行动、基督教运动和人权律师死磕运动之后,摧毁正在发育的公民社会的收官之作。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各劳工机构纷纷停止活动,各劳工微信群和自媒体也趋于消沉,受此影响,虽然经济形势继续下行,劳资矛盾更加激化,劳工抗争事件也没有因此而消停,但前几年那种爆炸性增长和成倍增长终于被遏制,据中国劳工通讯的统计,2016年前三个季度罢工数量为2054起,全年可能与上一年持平。2016年,劳工机构“顶风作案”介入的只有深圳雅骏眼镜厂、深圳高亦德、深圳光协电子、深圳有丽塑胶、深圳千百度模具、沃尔玛工人抵制综合工时制等区区数起工人集体维权而已。因此,12.3劳工案可以看作是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第一次高潮落下帷幕的象征。

二、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主体及其主要诉求

1、新工人阶级是当代劳工运动的主体

当代中国劳工运动的主体不再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的老工人阶级,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工人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他们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加工业、服务业(如交通运输业和环卫业),大部分就业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劳务派遣工就业于国有企业。绝大部分劳工抗争事件都发生在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只有少量反生在国有企业;发生在国有企业的,绝大部分是劳务派遣工,在国有企业正式编制内的工人,则大多拥有城市户籍并相对具有比较稳定和良好的待遇,很少发起或参与劳工抗争事件,除非企业发生大规模的裁员以至倒闭破产。

2、新工人发起抗争的主要诉求和目标

——为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斗争。这主要发生在企业克扣工资和欠薪,尤其是每到年底,都会发生大量建筑工人堵路游行讨薪的群体性事件。这是被逼到绝境的工人不得不为了追讨一年的劳动所得而奋起抗争。纵观历史,放眼全球,大规模欠薪这种极其恶劣的现象只出现在眼下的中国,它不仅突破了法律的底线(法律规定按月支付工资),还突破了道德的底线(自古打工给钱,天经地义,连工人的血汗钱都敢拖欠,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因此集体讨薪行动会得到社会舆论广泛的同情和支持,甚至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宽容。

——依法追讨应得的补偿和赔偿。这主要发生在企业大规模裁员、搬迁、破产倒闭的时候,被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工人,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要求企业给予不低于每年一个月工资的补偿,此外还有追讨加班费、高温补贴、带薪年休假等按照法律规定应该支付给工人的补偿或福利。这些法定的权益,很多企业出于利润最大化、用工成本最低化的如意算盘,能不给就不给,过去绝大部分工人也默默接受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工人不答应了。他们会在罢工和集体谈判中明确提出这方面的诉求。

——要求增加工资、降低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与前两类依据现行法律和法定劳动标准的维权诉求不同,这一类是一些增长性、发展性的权利诉求,往往超出了现行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其实质是,劳工阶级要求依据自己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做出的实际贡献,与资本、土地、管理、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要求进行公正的分配,以不断提升应得的收益和份额,并降低自己付出的牺牲、成本和代价。这些权利是劳工阶级最为重要的实体性权利,一直是欧美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劳工运动的主要诉求,也将长期成为中国劳工运动的主要诉求。

——对结社自由和团结组织权的诉求。中国劳工已经逐渐意识到,没有劳工的团结和组织,以上那些诉求的实现都是不可能的,因此,很多罢工的工人或者像海南本田工人一样提出了重整工会的要求,也就是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自由、自主、自下而上地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和工会主席,或者绕开现行工会,选举产生工人代表去与资方展开集体谈判。前一种情况的著名例子有盐田港、海南本田、欧姆电子、哥士比鞋业以及广东深圳许多发生罢工的企业开展的工会选举,而在2012年开始占主流的工人团结组织方式,是由冠星链表厂工人与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创的工人代表制。这已经是工人独立政治意识和政治要求的萌芽了。

——对普世价值、人权、公民权利的诉求,即对自由、平等、正义与宪政、民主、法治的追求。这是一部分工人已经达到的最高诉求。东莞诺基亚工人罢工时就打出了“工人不是商品,不是资产更不是奴隶,请不要出售我们”、“我们是有人权和尊严的”的横幅;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二医院首席工人代表孟晗在法庭自辩时沉痛指出:“工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尊严”、“作为一个老工人,如果连体面劳动的权利也被剥夺,我宁愿选择在监狱里度过我的余生”。工人们痛恨政府动辄出警镇压工人的反动行径,他们要求政府让劳资双方自主谈判解决冲突,他们说,我们不要求政府偏袒我们,只需要政府保持中立和公正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宪政、民主、法法治意识。最后这一项诉求之所以最高也最重要,是因为各国工人运动的历史经验证明,要突破工人团结的瓶颈而形成大规模的组织和集体行动,要上升到阶级发展与社会改造的高度,仅仅有前面四个方面的诉求是不够的,只有当工人阶级普遍意识到自己的人权、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时,只有当他们强烈感受到一种基于人性的“屈辱和愤怒”时,只有当他们对自己的非人生活再也不能忍受下去,而要求得到“像人一样的对待”时,他们才会把劳工运动推进到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结构的高度。对这一点,具海根在《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一书中有很好的论述。

三、新工人抗争的组织和行动方式

1、新工人抗争的组织形式:工人代表制

最初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的是重组工会,就是通过直接选举把现有工会改造成为工人自己的组织,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那些罢工的企业,也出现在那些没有罢工的企业。但对工会的民主改造遇到两个强大的阻力,一是工会通常掌握在资方的手里,工会主席通常由企业高管兼任,绝大多数工会是所谓老板工会或者黄色工会,资方当然会极力阻止工人办自己的工会;二是对于是否成立企业工会具有审批注册权的地方总工会不支持工人的民主诉求。举几个著名的例子:一是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到北京市城建工会去申请成立工会,就被拒绝了;二是番禺胜美达工人自主成立工会筹备组,向镇总工会提出申请,结果镇工会不仅不批准而且向资方通风报信,资方立即成立了一个由其控制的傀儡工会;三是沃尔玛工人按照工会章程的民主程序改选工会和竞选工会委员,结果遭到资方的打击报复,工人积极分子被解除劳动关系。不是别的,正是现行《工会法》和官办工会成了工人自由结社与团结组织的直接障碍。可以说,只要现行政治制度不改变,所谓工会的改革(群众化、民主化)就是不可能的,而习近平所痛斥的工会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就是不可避免的。

工会不能发生作用,而集体行动又迫在眉睫,怎么办呢?工人们和劳工律师创造了一种叫做“工人代表制”的替代机制。2011年年底,深圳冠星链表厂1100多名工人罢工,遭到维稳系统的打击,工人们找到著名的劳工维权机构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请求法律援助,律所主任段毅要求工人征集半数以上的工人签名,委托劳维所律师为法律顾问,工人们很快征集到了必要的签名,段毅等人进入工厂,指导工人以完全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了13名工人谈判代表,随即向资方发出集体谈判邀约。经过几轮激烈的谈判,劳资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从这个案例中,段毅律师总结了一个“工人代表制”的模板,并且很快在珠三角工人运动中得到普及。

不言而喻,在宪政民主法治的环境下,工人代表制的合法性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中国加入或签署的一些国际人权公约和劳工公约都反复宣告了工人自由结社的权利。即使是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也可以为工人代表制找到若干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工人的团结权和组织权无疑就是公民结社权的具体落实。这是工人代表制的最高的宪法依据。

——《工会法》第2条: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虽然该法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唯一合法的工会,违背了“自愿结合”这一基本原则和基本要件,但从法理上说,工人是建立和组织工会的唯一主体,工人享有不可剥夺的团结组织权,应该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当官办工会不能满足工人结社、团结、组织、维护和争取权益的需要时,工人以其他形式自愿结合起来,是符合工会法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其第六十三条等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方兴未艾的工人代表制完全适用民法上述委托代理的法律规定:工人选举产生并委托自己的代表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

——公司法第十八条规定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公司研究决定改制以及经营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重要的规章制度时,应当听取公司工会的意见,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那么,工人大会、工人代表委员会当然应该属于“其他”民主管理的形式了。

——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第五十一条规定, 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订立;尚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由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

——《广东省集体合同条例》第十条规定,集体合同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第十二条规定,已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首席代表应当由工会主席或者工会主席书面委托的代表担任,其他代表由工会确定。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职工一方代表由职工民主推举产生,并应当有半数以上职工同意。首席代表由参加协商的代表推举产生。

虽然上述法律处处强调法定工会的优先代表地位,但一个“或”字,也为工人代表制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没有工会的企业,工人选举产生工人代表委员会当然是完全合法的。争议较大的,一是在有工会而工会不作为、工人不信任的企业,工人有没有权利产生工人代表委员会?我们认为,“工会或者职工”、“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的表述,已经给工人代表制留下了法律空间,而且在法理上,工人、职工显然比工会具有更高的法律地位;二是上级工会指导没有工会的企业选举职工代表,应不应该理解为上级工会的指导是必备条件而工人没有直接选举职工代表的权利?显然不能这样理解,因为这会剥夺工人的组织权和选举权。上级工会的指导必须基于工人的同意和请求,上级工会有帮助工人选举代表的义务而没有否决工人选举产生的代表的权力和法律依据。

虽然如此,由于《工会法》预先确定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中国唯一合法的工会,因此“工人代表制”和“工人代表委员会”就不可能取得与官方工会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它最多只是被官方容忍的、在工人罢工时临时产生的代表机制,一旦罢工结束(不管是被镇压还是工人获得胜利),这个机制和临时性组织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它想成为长期存在的、制度化的代表机制的话,立刻就会被指控为“非法工人组织”、“第二工会”,甚至涉嫌“颠覆国家政权”了。工人代表制之不能常态化和制度化,大大阻遏了工人团结和组织的进程,不仅一个企业内工人团结和组织的成果不能得到延续和巩固,而且工人们不能以此为平台与其他企业、行业、地区的工人联合起来。[12]

2、新工人抗争的行动方式:罢工、集体谈判、集体上访、示威游行

——罢工和集体谈判。欧美早期劳工运动都以自发罢工为主,只有在工会获得合法存在以后,才过渡到以集体谈判为主、以罢工为辅。当代中国劳工运动也处在早期阶段,也是以自发罢工为主的,只有少数事先在劳工机构帮助下按照工人代表制组织起来的案例中,才是以集体谈判为主、以罢工为后盾的。自发罢工当然也不是完全无组织的,而是说不是以公开的、民主选举产生的工人组织来领导的,是工人们在私下里有所串联并且在QQ群或其他网络社区相互讨论,约定罢工的诉求、时间和步骤等等,谁也不愿意站出来承认自己是罢工的领导者,其他工人也不会指认这样的领导者,都说自己是随大流。这个过程中当然也会涌现出一些积极分子、骨干分子,但并没有正式的头衔,也没有来自工人的正式的授权,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权威,如果罢工不能顺利过渡到集体谈判(被强权镇压了),或者不用过渡到集体谈判(资方及时满足了工人的诉求),这些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也就重新归于沉默了。

因此,在程序上,与发达国家的工人集体行动通常是先谈后罢相反,当前中国工人的集体行动通常是先罢后谈。一方面,团结组织权、集体谈判权、罢工权并没有得到法律的保护,工人集体行动具有极大的风险,另一方面,很多紧要的、迫在眉睫的损害又使得工人忍无可忍了,于是他们就开始行使一种自然的权利,自发抱团、自发罢工、自发地向企业施加集体压力,其中首选就是自发地切断与资本的结构性联系,亦即收回劳动、中断生产链条,从而对资方构成实际的威慑和损害。管他合法不合法呢?先罢起来再说吧!把傲慢的老板逼到谈判桌上来再说!这就正像撒尿是人的自然权利,不在大街上盖厕所让人们文明地撒尿,就一定会逼得人们当街粗野地撒尿,毕竟人不能被尿憋死啊!这又像是人们有过马路的自然权利,但如果十字路口老是亮着红灯,自然就会逼着他们集体闯红灯。对这种集体闯红灯或者集体违法的情况,当权者也面临执法的困境,通常以“法不责众”的方式不了了之。然而这样做的后果一定是大街上臭气熏天,或者交通秩序完全瘫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不是对所有“犯法者”予以严厉处罚,而是修建足够的厕所、安装科学的红绿灯,也就是说,应该废除侵害人们自然权利的恶法而制定公正合理的良法。

我们相信,社会各界以及工人们自己,都希望由以罢工为主、集体谈判为辅以及先罢后谈这样一种无序的、自发的、本能的、对抗性的抗争,过渡到以集体谈判为主、罢工为辅以及先谈后罢这样一种有序的、自觉的、法治的、建设性的博弈,但这以拥有权力和资本的强势一方做出让步为前提。其实,立法保护劳工三权,对于劳资政三方都是有利的:资方可以取得工人的理解、认同和合作,政府可以取得工人和民众的支持和新的合法性,而工人则可以更加理性、有序地、安全地积聚自己的力量,并不断提升其经济政治社会地位。

——集体上访和游行示威。罢工和集体谈判通常发生在那些正在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而在那些悄悄转移资产突然宣布搬迁或者破产倒闭的企业,原来工作场所的生产经营已经终止了,甚至老板都跑路了,罢工和集体谈判因为已经失去对象而变得无效了;或者虽然建筑施工还没有结束,但由于建筑业层层分包的体制,直接与建筑工人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包工头跑了,或者即使没跑,上面几层发包方相互推诿踢球而拒不支付工资,工人们不知道找哪一级老板要钱,于是只好向监管部门(劳动局、信访办、维稳办、工会)甚至当地的党委、政府、人大表达自己的诉求,请求它们运用公权力追回工人被侵占和被损害的权利。当然,也有正在生产经营企业的工人越出厂区上访请愿和游行示威的情况,不过极为少见。宪法当然有一条是要保障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不过,具体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只要没有得到当地公安局的批准,集会游行示威就是违法的,迄今还没有听说公安局批准过一例。然而,正像撒尿和过马路是人的自然权利一样,集会游行示威也是一种自然的、正当合理的权利,当他们不能被合法地行使的时候,就一定会被“非法”地行使,实际上,当企业倒闭、老板逃跑,工人们的血汗工资以及其他基本权益眼睁睁就会化为乌有,一家人等米下锅时,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成群结队地去上访请愿;如果上访请愿采用的是打着横幅、呼着口号在马路上行进的方式的话,其实已经是游行示威了。有些游行示威被当地警察驱散了,有些则碍于人多,而且工人是被逼到走投无路时进行的,具有绝对的道义优势,赢得了公众的普遍同情和支持,打击他们会引起公愤,警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过来维持现场秩序了。

https://twishort.com/yRN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