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日据时代资料索引

经常看到有无耻的垃圾纳粹们鼓吹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多么多么好,好个屁,他们对以下真实历史都是装瞎的:

抗日除了賽德克·巴萊還有「大分事件」:300名布農族人武裝抗日18年 成為台灣最後歸順蕃:

不只如此,日本政府制定的「六三法」,授權總督府可以「權宜管理」原住民,導致總督府可以隨意決定族人的生或死,這些慘無人道的情況還包括了任意的欺負布農族婦女,甚至強制迫遷原住民族,並實施槍械沒收,這一切的種種,都成為了原住民族紛紛起義抗日的導火線。

拉荷阿雷的孫子阿里曼(aliman)曾口述了這段歷史:「有一天,日本人的長官下令全部沒收布農族的槍枝,大叔公大發雷霆,到日警駐在所理論,痛批日本人怎麼可以強制沒收我們賴以維生的獵槍,那是祖傳的生存工具。」

「對此,日本警察高層非常生氣,下令擒拿大叔公。好幾個日本警察合力將大叔公制伏綑綁,並輪流用木棍毆打,並趁夜押送到鐵牢裡。半個月後,駐在所派人通知我們領回大叔公,祖父將大叔公帶回來時,大叔公已病得很嚴重,當天深夜就過世,臨終前他曾說:『我又沒有犯錯,日本人沒有理由把我打成這樣』,大叔公的過世讓我們全家人都無法釋懷。」

台灣抗日運動:這20年的武裝抗日運動,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階段[1][2][3],第一期是1895年5月到10月為保衛「台灣民主國」的乙未戰爭;第二期是緊接著台灣民主國之後到1902年之間的抗日游擊戰,幾乎每年都有武裝抗日行動;第三期自1907年的北埔事件起,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之後,台灣抗日運動轉為維護台灣文化的非武裝形式,不過期間發生了一件武裝對抗的霧社事件

台灣日治時期:根據後藤新平引述官方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台灣「土匪」人數為11950人[61],日本統治台灣前八年,共有三萬二千人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62][63]

徐宗懋專欄-掀開李扁課綱三大黑箱:這裡放一張日據台南玉井的歷史影像(見圖,作者提供),下方註名「昭和16年(1941)8月26日,玉井聯合保甲婦女團結成式紀念」。這張照片令我深思良久,因為主角是噍吧哖的婦女,照片拍攝時,已是噍吧哖事件後的26年了。這些婦女當年或只是小孩,親睹日軍殺戮恐怖場面;或尚未出生,但後來仍可聽到大人敘說慘痛經歷。噍吧哖民眾不僅不敢多言,也同時被八田與一所代表的日本殖民神話重重踩在腳底下。不過,這張照片4年後,日本亡國,神氣的日本警官打包行李走人,噍吧哖佃農解除被奴役的命運,獲得了自己的田地,過去被殺戮的冤屈終獲平反。去年台南新化挖出3000骨骸,一些學者證實為噍吧哖的受難者,台南市政府對嘉南先人的劫難反應平淡,反而吹捧八田與一,等於是幫著日本殖民者,在受難先人的骨骸上再補上一刀。

曾文惠憶當年求學 校方鼓勵學生當護士實際卻是慰安婦:賴祥蔚表示,當時包括第三高女與嘉義高女等女子學校,通常要家境不錯才能入學就讀,到了日據時代末期戰爭緊張時刻,日籍校長竟會鼓勵女學生去當前線的護理人員,有人到了前線才知道所謂的護理人員,其實就是慰安婦。當時在第三高女就讀的學生證實了這項說法,並且指出那時的同學當中,有一位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就是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夫人曾文惠女士

洪素珠是台獨樣板:日本統治台灣50年,只有不到3%是”皇民化家庭”。
你以為那3%就榮昇為皇民了 ?
不,皇民化家庭,仍然不是皇民,因為只有日本人可以做皇民。
但台灣人,不配做日本人,是次殖民地人民,位階比琉球還低。
日據時代,只有5%的台灣人可以就學。
80%以上的全台灣土地,屬於日本政府或是日本商社。
日本統治下,70%台灣人是農民,而最保守的估計,70%(有人估計80%)的農民,都是佃農。
那是直到蔣介石的”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 和 “耕者有其田”,才讓多數台灣人,世世代代第一次有了土地。
那是直到蔣介石的六年國教,九年國教,台灣才從此沒有文盲。
沒有這群老榮民,台灣人甚麼都不是,甚麼都沒有。

徐宗懋專欄-永遠告別八田與一:至於嘉南大圳對農民的影響,維基百科說:「嘉南平原生產驟增,60萬農民受惠…每年稻米和甘蔗及雜作的產量高達…」,其實是亂寫亂抄,最簡單的反證就是陳水扁,過去他不斷說自己來自台南佃農家庭,日據時代三代貧農,不識字,只能用粉筆在牆上寫數字,經常只能吃番薯籤。嘉南佃農被殖民當局當奴工使役,吃不上自己種的米,紛紛參與了農民組合的抗爭,他們到底受了八田與一什麼恩惠呢?三餐不繼的台南農民會去集資替八田與一建立銅像嗎?台南佃農是在光復後,實施土地改革後,才從被奴役的慘狀中解放出來。

莫那能對高士部落復建神社的看法:1895年日本人占領台灣後,為了強佔原住民的土地而發佈了所謂「26號日令」,繼續利用「蕃地無主論」,剝奪了原住民的生存命脈,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原住民部族都起而反抗,發生了很多原住民武裝抗暴事件,從1895年到1920年之間,日軍對原住民發動138次戰役,死了7,000多人,占當時原住民總人口十二分之一,馬告地區(台中棲蘭山一帶)也曾發生全面性的激烈對抗,在討伐過程中,日軍甚至用「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來對付原住民部落,以軍警暴力來全面控制原住民固有生存地區,一直到「霧社事件」以後,日本人才開始用「以蕃治蕃」的方式,既恐嚇又拉攏,對於不同的原住民部落使用不同的對待,像是配合「皇民化」政策來收買地方上的意見領袖,例如針對部落頭目、長老來進行攏絡,或像是把魯凱族的警察去派到排灣族部落來進行交叉統治等等,藉以分化台灣的原住民各部族,也因此在日本統治後期越來越多的人和日本統治者有比較密切的連帶關係。

資深媒體人:徐宗懋》別再當山寨版日本人:為何如此呢?我問了一些日本友人,其中旅台日本作家本田善彥先生認為,電影跟真實的日本相差太遠,很假!事實上,戰後日本出過很多有關戰前生活的電影,帶著反省意識,呈現的社會生活都帶著強烈壓抑感,尤其是底層百姓更不離貧窮困苦的描述,譬如向鄰居借錢、被勢利眼的親戚趕出門、遠赴西伯利亞或滿洲的兄弟們戰死、警察街頭凶惡地打人、軍中學長對學弟棍棒交加打得頭破血流,這類情節在電影裡比比皆是,反映的是日本人民的痛苦和不快樂,從來沒有看見像《KANO》說的像人間天堂下日本統治的社會。

日治時期最大規模抗日 噍吧哖受難名單首曝光:戴文鋒表示,當時日人追剿余清芳餘黨,採「清庄」方式,全庄的人都殺光,但過去都是傳說,而從戶籍資料發現,死亡最小的才1歲、最老81歲,全戶最多死亡28口,而這樣的家庭有近百戶

奴才们之所以认为主子好,是因为被虐杀的那个不是它。